2015年,家住七舍镇糯泥村的吴天启发现了野生山桐子,并利用野生山桐子种子育苗,发展山桐子种植。近年来,他不仅与合伙人成立了公司,大力发展山桐子产业,还带动了不少群众一起种植山桐子,助力乡村振兴。
1月3日,笔者一行在糯泥村原村干部吴天启的引领下前往七舍镇糯泥村丁家湾山桐子种植基地采访,已经接近小寒,基地附近的山桐子还在挂满枝头,其颜色红彤彤的,加上山桐子树下排列竖横有序的茶叶构成一幅靓丽的风景,美不胜收,基地附近,几名工人正在栽种山桐子,村里也发放山桐子苗给村,正抢抓冬闲栽植。
据贵州省旭林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监事吴天启介绍,摸索山桐子产业,我搞了将近十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以前一直认为是四年挂果,实际有三年挂果的,多数四年挂果,它非常抗病虫害,目前我们掌握的是在海拔1000米左右以上的都可以种植,越是海拔高的越好,从2015年发现之后,我就把它概括为十二个字: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广,作用大。成立公司以后,本公司已经发展到黔西南州近三万亩了。以后公司的打算是可能一产到三产都要发展,我们准备安装机器,增强农户发展的信心。我的出发点是想把这个产业做大,从黔西南州推起,尽量推向全省,甚至全国去。2019年我们已经榨出油了,我们也注册了商标,以后逐步把产品推上去,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我们认为在我们山区发展山桐子是个好产业。据资料介绍,东方山桐子,西方橄榄油。山桐子全身都是宝,山桐子籽粒可以榨油,还可以药用,还可以作为景观,其用途很广,
山桐子籽粒内含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树上油库”。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植物,落叶乔木,高8—21米。浆果成熟期紫红色,扁圆形,果梗细小,长0.6—2厘米。种子红棕色,圆形,像一串串珍珠引人注目。据悉,山桐子具有产量高、油品好、观赏价值高等特点,黔西南州具有发展山桐子产业的天然优势,可采取农旅融合、茶园套种等模式发展,有效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目前,国家林业草原局、省、州、市林业局非常重视山桐子产业,我们公司发展山桐子前景越来越好,我们也会更加努力,争取把黔西南山桐子产业做得更精更好,做成全省乃至全国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吴天启充满信心如是说。(李天亮 胡恩李婷 李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