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人才作用发挥,兴仁市持续在人才思想、业务技能和服务能力培训提升上发力,通过搭平台、优机制、拓渠道,进一步凝聚人才思想共识助发展,提升人才综合能力强服务。
强化理论培训“聚思想”。坚持分层分类精准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党校主阵地作用,结合人才队伍组成情况,科学制定人才培训计划,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首要内容,将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必学内容,不断丰富理论培训内容组成。今年以来,县乡两级党校组织开展科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20余期,培训各类人才1300余人次。坚持把“走出去”学经验作为人才培训重要渠道,组织各类人才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培训5期270人次,切实强化人才队伍理论学习,凝聚人才思想共识助力发展。
强化技能培训“促融合”。结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推动产才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充分整合市人社局、市职校等培训资源,聚焦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需求情况,举办烧焊、石墨加工、加工中心操作等技术培训9期430余人次;结合服务领域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举办美容师、老年人技术护理、网络直播、粤菜师傅等培训11期490余人次,持续推动技能人才培训与产业发展双融双促。
强化实践锻炼“强服务”。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挂牌成立兴仁市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助力打造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依托“双报到”机制,搭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治理平台,整合医疗、教育、农技等领域专家人才组成“服务团”下沉村(社区),持续开展“专家人才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乡村服务质量。持续用好省、州选派科技特派员赋能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行动,动员200余名农技人员通过现场教学、联系培养、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乡土人才致富能力。截至目前,累计深入现场服务584天,组织开展技术培训510人次,开展技术咨询(含科技需求征集、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请等)148次,组织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17项,组织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21个,建成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14个,帮扶企业、合作社21个,帮扶农户133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