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黔西南城区两车头盔佩戴率上升70%

更新:2025-5-8 15:09|编辑:山遇水|浏览:151|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
摘要: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凭借经济实惠、灵活便捷的特性,成为大众短途出行的首要选择。但这类交通工具防护力弱,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超速行驶、闯红灯等违法驾驶行为,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为此,黔西南公 ...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凭借经济实惠、灵活便捷的特性,成为大众短途出行的首要选择。但这类交通工具防护力弱,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超速行驶、闯红灯等违法驾驶行为,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为此,黔西南公安持续狠抓“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坚持科技赋能查处与宣传教育劝导相结合,推动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实现“要我戴”到“我要戴”的转变,全力筑牢群众出行安全防线。


  “陈先生,早上好!您昨天下午骑摩托车途经桔山大道时未佩戴安全头盔。鉴于这是首次,就以教育为主不予处罚,但今后出行一定要规范佩戴。”4月27日,在兴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李德耀通过交通违法智能筛查系统,对抓拍到的违规骑乘人员进行电话提醒。

  兴义公安在城区重点路口、路段布设智能抓拍设备,这些设备可精准识别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违停等违法行为。后台民警对抓拍数据进行人工复核后,开展“一对一”电话安全教育,通过典型案例讲解、法规普及,强化群众安全意识。

  对于多次被抓拍、查实存在无证驾驶、超员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交警大队依法传唤驾乘人员到现场接受处罚,并同步开展警示教育。兴义公安还定期通过新媒体平台曝光典型违法案例,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形成有力震慑。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黔西南公安积极推行柔性管理举措,避免“一抓了之”“一罚了之”。针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以劝导教育为主要惩处方式。

  “请靠边停车,为什么没戴安全头盔?”日前,册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付正国在攀枝花大桥路段开展路面查缉,蒙女士懊悔不已地解释道:上班快迟到了,没来得及戴。

  付正国得知缘由,便走向警车,拿出一个安全头盔递到蒙女士手中,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后,才放心让其赶往工作岗位。临别时,付正国不忘叮嘱蒙女士注意骑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为有效解决群众因疏忽忘戴头盔、天气炎热不愿佩戴等情况,册亨公安结合实际,由相关部门牵头批量订购6000余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头盔,并在后续执勤过程中将头盔借给未戴头盔的驾驶员,登记其身份信息,提示10日内归还。这一举措,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坚持“刚”“柔”并济、“管”“服”并重,黔西南公安交管部门转变执法理念和方式,采取社会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为了让“一盔一带”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黔西南公安构建起多元宣传矩阵。

  在安龙县,交警深入辖区外卖企业、社区、校园,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组织观看交通事故警示片、现场讲解交通法规等形式,用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

  在普安县,宣传民警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到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向村民讲解逆行、疲劳驾驶、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有效树立了“人戴盔、车上牌、行守法”理念。

  如今,走在黔西南州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市民规范佩戴头盔骑行。自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以来,全州城区头盔佩戴率上升70%,农村头盔佩戴率上升50%,两车事故数一季度同比下降11.56%,道路交通环境更加安全有序。(张琪薰)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黔西南城区两车头盔佩戴率上升70%

  • 编辑:山遇水浏览:151评论: 0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
  •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凭借经济实惠、灵活便捷的特性,成为大众短途出行的首要选择。但这类交通工具防护力弱,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超速行驶、闯红灯等违法驾驶行为,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为此,黔西南公安持续狠抓“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坚持科技赋能查处与宣传教育劝导相结合,推动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实现“要我戴”到“我要戴”的转变,全力筑牢群众出行安全防线。


      “陈先生,早上好!您昨天下午骑摩托车途经桔山大道时未佩戴安全头盔。鉴于这是首次,就以教育为主不予处罚,但今后出行一定要规范佩戴。”4月27日,在兴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李德耀通过交通违法智能筛查系统,对抓拍到的违规骑乘人员进行电话提醒。

      兴义公安在城区重点路口、路段布设智能抓拍设备,这些设备可精准识别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违停等违法行为。后台民警对抓拍数据进行人工复核后,开展“一对一”电话安全教育,通过典型案例讲解、法规普及,强化群众安全意识。

      对于多次被抓拍、查实存在无证驾驶、超员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交警大队依法传唤驾乘人员到现场接受处罚,并同步开展警示教育。兴义公安还定期通过新媒体平台曝光典型违法案例,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形成有力震慑。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黔西南公安积极推行柔性管理举措,避免“一抓了之”“一罚了之”。针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以劝导教育为主要惩处方式。

      “请靠边停车,为什么没戴安全头盔?”日前,册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付正国在攀枝花大桥路段开展路面查缉,蒙女士懊悔不已地解释道:上班快迟到了,没来得及戴。

      付正国得知缘由,便走向警车,拿出一个安全头盔递到蒙女士手中,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后,才放心让其赶往工作岗位。临别时,付正国不忘叮嘱蒙女士注意骑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为有效解决群众因疏忽忘戴头盔、天气炎热不愿佩戴等情况,册亨公安结合实际,由相关部门牵头批量订购6000余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头盔,并在后续执勤过程中将头盔借给未戴头盔的驾驶员,登记其身份信息,提示10日内归还。这一举措,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坚持“刚”“柔”并济、“管”“服”并重,黔西南公安交管部门转变执法理念和方式,采取社会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为了让“一盔一带”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黔西南公安构建起多元宣传矩阵。

      在安龙县,交警深入辖区外卖企业、社区、校园,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组织观看交通事故警示片、现场讲解交通法规等形式,用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

      在普安县,宣传民警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到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向村民讲解逆行、疲劳驾驶、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有效树立了“人戴盔、车上牌、行守法”理念。

      如今,走在黔西南州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市民规范佩戴头盔骑行。自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以来,全州城区头盔佩戴率上升70%,农村头盔佩戴率上升50%,两车事故数一季度同比下降11.56%,道路交通环境更加安全有序。(张琪薰)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