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以“信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更新:2018-6-20 17:24|编辑:山遇水|浏览:1856|评论: 0 |来源: 贵州日报
摘要: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以“信用+”为驱动,以制度力量培育诚信自觉,着力擦亮“诚信贵州”新名片值得一赞。  6月18日《贵州日报》报道:6月14日,记者从贵州省发改委召开的2018年社会信用 ...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以“信用+”为驱动,以制度力量培育诚信自觉,着力擦亮“诚信贵州”新名片值得一赞。

  6月18日《贵州日报》报道:6月14日,记者从贵州省发改委召开的2018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全省着力擦亮“诚信贵州”新名片,在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联合奖惩、信用发展环境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所看重。而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作用在于,记录社会主体信用状况,揭示社会主体信用优劣,警示社会主体信用风险,并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以此充分调动市场自身的力量净化环境,降低发展成本,降低发展风险,弘扬诚信文化。建成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贵州);建立完善“信用中国(贵州)”网站;加强红黑名单公布和管理;创新融资方式,促进信用资源金融化;将围绕“做大数据、做大应用、做大机制、做实考核”四大核心;评选省级年度十大诚信人物,以“信用+”营造了良好市场环境。

  “言不信者,行不果。”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而言,诚信是黄金资产,是其生存发展的“通行证”,是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诚信缺失、不讲信用,环境保护失信、工商失信方面、纳税方面失信等,必然会破坏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甚至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还会影响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当然,信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仅仅靠道德教化,它需要通过不断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维护,让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让失信者得到惩处,从而筑起坚实的社会道德保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品德。正所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纵观古今“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人们心向往之、行践履之。以省级年度十大诚信人物的公开认定,进一步激发全省群众争做诚信榜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将诚信人物与享受有关部门的联合激励政策挂钩,在全社会营造“守信者畅通无阻、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人都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必然让社会信用建设成为多彩贵州的蔚然风尚。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对与整个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是整个社会关系的无形链条。早在2014年,国务院便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去年12月7日,全国第一朵“信用云”在贵州“飘”起来,充分运用技术“赋能”,自觉树立“信用+”的意识,多角度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释放出经济新时代诚信动力。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以“信用+”为驱动,以制度力量培育诚信自觉,着力擦亮“诚信贵州”新名片值得一赞。相信,只要让失信者为其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让守信者真正踏实做事,维护良好社会诚信氛围。那么,一个优良信用环境必将更为可期,也必将有利于提升贵州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以“信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 编辑:山遇水浏览:1856评论: 0 贵州日报
  •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以“信用+”为驱动,以制度力量培育诚信自觉,着力擦亮“诚信贵州”新名片值得一赞。

      6月18日《贵州日报》报道:6月14日,记者从贵州省发改委召开的2018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全省着力擦亮“诚信贵州”新名片,在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联合奖惩、信用发展环境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所看重。而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作用在于,记录社会主体信用状况,揭示社会主体信用优劣,警示社会主体信用风险,并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以此充分调动市场自身的力量净化环境,降低发展成本,降低发展风险,弘扬诚信文化。建成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贵州);建立完善“信用中国(贵州)”网站;加强红黑名单公布和管理;创新融资方式,促进信用资源金融化;将围绕“做大数据、做大应用、做大机制、做实考核”四大核心;评选省级年度十大诚信人物,以“信用+”营造了良好市场环境。

      “言不信者,行不果。”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而言,诚信是黄金资产,是其生存发展的“通行证”,是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诚信缺失、不讲信用,环境保护失信、工商失信方面、纳税方面失信等,必然会破坏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甚至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还会影响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当然,信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仅仅靠道德教化,它需要通过不断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维护,让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让失信者得到惩处,从而筑起坚实的社会道德保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品德。正所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纵观古今“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人们心向往之、行践履之。以省级年度十大诚信人物的公开认定,进一步激发全省群众争做诚信榜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将诚信人物与享受有关部门的联合激励政策挂钩,在全社会营造“守信者畅通无阻、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人都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必然让社会信用建设成为多彩贵州的蔚然风尚。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对与整个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是整个社会关系的无形链条。早在2014年,国务院便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去年12月7日,全国第一朵“信用云”在贵州“飘”起来,充分运用技术“赋能”,自觉树立“信用+”的意识,多角度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释放出经济新时代诚信动力。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以“信用+”为驱动,以制度力量培育诚信自觉,着力擦亮“诚信贵州”新名片值得一赞。相信,只要让失信者为其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让守信者真正踏实做事,维护良好社会诚信氛围。那么,一个优良信用环境必将更为可期,也必将有利于提升贵州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