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交通“天亮了” 贵州“更贵了”

更新:2018-6-13 11:44|编辑:山遇水|浏览:3336|评论: 0 |来源: 贵州日报
摘要:  贵州的路,是打开山门的开放之路,是推动经济的振兴之路,是摆脱贫困的致富之路,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和谐之路。  云端架高路,山地变“平原”。2015年12月31日,一个让4000万贵州人民骄傲自豪的日 ...
  贵州的路,是打开山门的开放之路,是推动经济的振兴之路,是摆脱贫困的致富之路,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和谐之路。

  云端架高路,山地变“平原”。2015年12月31日,一个让4000万贵州人民骄傲自豪的日子,一个载入贵州发展史册的日子——贵州县县通“高速”,西部拔头筹!今天,我们已迈入“高铁时代”、进入“高速时代”,交通“天亮了”,贵州“更贵了”。

  回想往昔,“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贵州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因交通落后历来被视为畏途。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给贵州带来了经济社会的相对“欠发达、欠开发”——2011年,贵州贫困人口高达一千多万人,贫困发生率33.4%。因为慢,贵州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过程中处于越落越远的尴尬境地;因为慢,贵州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内生支撑;因为慢,贵州民生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夯实基础,破浪前行。贵州人清醒地认识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在交通,实现兴黔富民愿望的钥匙也在交通,只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实现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垫好交通发展基石,才能有力撬动经济腾飞的支点。省委、省政府前瞻性谋划、高起点布局,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气势恢宏。如今的贵州,北上川渝、南下两广、东入湘鄂、西进滇缅的大通道已经架设成型。贵州人民将58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变为走出去的“梦想大道”,越过莽莽群山,快速通达相邻省份及长三角、珠三角。从此,山海相连便能天涯咫尺,多彩贵州更是八面来风。

  打开山门,活力无限。贵州交通的变化,感触最深的要数贵州的老百姓。笔者的老家在织金,这些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交通改善带来的便利,以前回家是两头黑,绕山跨河、路窄弯多、事故频发,遇到堵车更是不知道要等多久,现在一个多小时就能从贵阳回到家乡。以前家乡的路,“风一刮黄沙漫天,雨一来泥沙俱下”,现在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密如蛛网的国省干道、乡村公路紧密连接,将城乡串联起来。从此,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不再为进趟城筹谋许久,驶入村里的小轿车也不再让大家感到新奇,荞凉粉、臭豆腐这些充满家乡味的美食也不再让我魂牵梦萦,嘴馋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来趟说走就走的家乡美食之行。路通了,大家的观念变了、生活好了、环境美了。洞开的山门,把贵州的诸多优势,真正转化于开放的优势、发展的优势,成为了引爆发展正能量的导线和引擎,让贵州干群一心,同心同行。

  快马加鞭,腾空飞跃。从建成一条路到带动一大片地区的崛起繁荣,交通建设一次次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58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实现了同全省规划的产业园区,以及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连接。越来越多的产业沿着高速公路通道集聚,形成更加密集的工业带和城镇带,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及特色农业等众多领域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林立。旅游也不再像零星散落在云贵高原上的珍珠,而是形成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跨越发展。思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让“黔北小江南”湄潭的旅游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惠罗高速的通车,让罗甸县的果蔬农户们激动不已。从此,黔山好货不再“待字闺中”,从江香猪、赫章核桃、盘县火腿……这些曾经不起眼的土特产成了如今外地人抢手的原生态食品。

  好风起兮云飞扬,破浪前行征途长。大开放带动大发展,大合作推动大跨越,大交流促进大繁荣。今天的贵州,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速铁路穿越时空,民航事业飞出新高……经过6年的努力,贵州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5.65%,2017年,贵州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75%,减少贫困人口近900万人。贵州经济不再垫底,经济增速连续7年保持全国前3位,今年一季度位列全国第1位。贫穷落后不再是贵州固有的标签,千山万水挡不住贵州提速奋进的脚步。对贵州人民来说,大山不可怕,贫困不可怕,人心齐、泰山移。见山开路,遇河架桥,裁弯取直,精神迸发力量,力量创造速度。高原上挺立起的“贵州精神”,成为贵州一路奋进、后发赶超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也是一路奋进的勇气。

  今天的贵州,驱车高原如履平川,这里有架设于云端的桥,有穿行于群山的路。贵州的路,是打开山门的开放之路,是推动经济的振兴之路,是摆脱贫困的致富之路,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和谐之路。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交通“天亮了” 贵州“更贵了”

  • 编辑:山遇水浏览:3336评论: 0 贵州日报
  •   贵州的路,是打开山门的开放之路,是推动经济的振兴之路,是摆脱贫困的致富之路,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和谐之路。

      云端架高路,山地变“平原”。2015年12月31日,一个让4000万贵州人民骄傲自豪的日子,一个载入贵州发展史册的日子——贵州县县通“高速”,西部拔头筹!今天,我们已迈入“高铁时代”、进入“高速时代”,交通“天亮了”,贵州“更贵了”。

      回想往昔,“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贵州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因交通落后历来被视为畏途。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给贵州带来了经济社会的相对“欠发达、欠开发”——2011年,贵州贫困人口高达一千多万人,贫困发生率33.4%。因为慢,贵州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过程中处于越落越远的尴尬境地;因为慢,贵州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内生支撑;因为慢,贵州民生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夯实基础,破浪前行。贵州人清醒地认识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在交通,实现兴黔富民愿望的钥匙也在交通,只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实现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垫好交通发展基石,才能有力撬动经济腾飞的支点。省委、省政府前瞻性谋划、高起点布局,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气势恢宏。如今的贵州,北上川渝、南下两广、东入湘鄂、西进滇缅的大通道已经架设成型。贵州人民将58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变为走出去的“梦想大道”,越过莽莽群山,快速通达相邻省份及长三角、珠三角。从此,山海相连便能天涯咫尺,多彩贵州更是八面来风。

      打开山门,活力无限。贵州交通的变化,感触最深的要数贵州的老百姓。笔者的老家在织金,这些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交通改善带来的便利,以前回家是两头黑,绕山跨河、路窄弯多、事故频发,遇到堵车更是不知道要等多久,现在一个多小时就能从贵阳回到家乡。以前家乡的路,“风一刮黄沙漫天,雨一来泥沙俱下”,现在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密如蛛网的国省干道、乡村公路紧密连接,将城乡串联起来。从此,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不再为进趟城筹谋许久,驶入村里的小轿车也不再让大家感到新奇,荞凉粉、臭豆腐这些充满家乡味的美食也不再让我魂牵梦萦,嘴馋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来趟说走就走的家乡美食之行。路通了,大家的观念变了、生活好了、环境美了。洞开的山门,把贵州的诸多优势,真正转化于开放的优势、发展的优势,成为了引爆发展正能量的导线和引擎,让贵州干群一心,同心同行。

      快马加鞭,腾空飞跃。从建成一条路到带动一大片地区的崛起繁荣,交通建设一次次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58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实现了同全省规划的产业园区,以及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连接。越来越多的产业沿着高速公路通道集聚,形成更加密集的工业带和城镇带,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及特色农业等众多领域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林立。旅游也不再像零星散落在云贵高原上的珍珠,而是形成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跨越发展。思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让“黔北小江南”湄潭的旅游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惠罗高速的通车,让罗甸县的果蔬农户们激动不已。从此,黔山好货不再“待字闺中”,从江香猪、赫章核桃、盘县火腿……这些曾经不起眼的土特产成了如今外地人抢手的原生态食品。

      好风起兮云飞扬,破浪前行征途长。大开放带动大发展,大合作推动大跨越,大交流促进大繁荣。今天的贵州,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速铁路穿越时空,民航事业飞出新高……经过6年的努力,贵州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5.65%,2017年,贵州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75%,减少贫困人口近900万人。贵州经济不再垫底,经济增速连续7年保持全国前3位,今年一季度位列全国第1位。贫穷落后不再是贵州固有的标签,千山万水挡不住贵州提速奋进的脚步。对贵州人民来说,大山不可怕,贫困不可怕,人心齐、泰山移。见山开路,遇河架桥,裁弯取直,精神迸发力量,力量创造速度。高原上挺立起的“贵州精神”,成为贵州一路奋进、后发赶超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也是一路奋进的勇气。

      今天的贵州,驱车高原如履平川,这里有架设于云端的桥,有穿行于群山的路。贵州的路,是打开山门的开放之路,是推动经济的振兴之路,是摆脱贫困的致富之路,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和谐之路。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