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普定县,贫困是长久挥之不去的标签,截至2016年,162个行政村中,无集体经济积累的“空壳”村有87个,占比53.7%,村级集体经济“短板”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面对此情景,该县结合“三变”等先进经验,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村企合一”发展路子,对全县172个村居投入1.72亿元“资金池”,每村100万元,创办村级公司,每个公司自主发展产业,将破碎的田地连成一片,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迈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激活了农村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盘活资金要素,有力破解了空壳村和空心化问题,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了群众脱贫致富。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规划是前提。普定县根据每个乡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部门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服务措施和产业发展规划,不仅为每个乡村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还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了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是关键。普定县通过“一村一企”发展规划,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和产业发展模式,成立公司,设立公司“资金池”,做好融资和资金划转工作,让每个公司有新兴产业主体、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每个村级公司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确保了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找准致富带头人是保障。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而支部强不强,关键在于是否有致富带头人。普定县把一批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村支书、主任培育成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有效提升了农村致富带头人对接市场、对接客户的能力,夯实了集体经济基础,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
当前,全省掀起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生动实践,这不仅关系到280万贫困人口,还关系到贵州2000万农民奔小康的根本目标。普定县的“一村一企”可以说是产业革命生动实践的具体体现,为推动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主要提出的“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施工队长’职责,牢牢把握好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全面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来论】
普定县的“一村一企”可以说是产业革命生动实践的具体体现,为推动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