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3日,兴义农商银行派出工作组到广东省开展外出就业创业人员金融服务,历时4天,辗转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等地,实地走访种植户、企业共计11家,召开4次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现场办理社保卡63张,注册黔农云84户,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100余个,将家乡农商银行的慰问与关怀送到千里之外,用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的金融服务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21日下午,工作组首先看望慰问了在粤就业创业人员代表,并为他们送去家乡农商银行的中秋祝福与关怀。
随后,工作组走访了在粤创业人员代表,草莓种植大户史仕兴。史仕兴基地种下的草莓90天后将迎来今年的大丰收,50余亩草莓在烈日炎炎下被盖上了一层薄纱,一眼望去满载着辛劳的收获与希望。“今年差不多有50多万了,比去年少几万块”。史仕兴说,“有钱大家赚,今年从老家到广东跟着我学习种植草莓的老乡就有10多个人,户均种植10余亩,产量高了,整体售价自然会下降些。”
这一派生机盎然,很难想象被大家誉为致富带头人的史仕兴,此前一度濒临破产。产业发展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金融服务也不例外。一直以来,兴义农商银行在持续不断地向外出就业创业人员“输血”的同时,也在转变传统的信贷方式,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促使在外人员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当年来到佛山市务工,穷困潦倒,靠着兴义农商银行的3万元贷款种起了蔬菜,通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啊”。中共贵州省兴义市泥凼镇外出务工集中地广东佛山支部委员会书记王本发回忆称,在外乡创业不易,融资难、融资贵,现在在粤创业就业的老乡均得到了兴义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数十年如一日,持续不断,现在种植户一年至少赚10多万,生活的窘境被逐步打破,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贵州农信追随贵州籍农民工已15年。“服务跟着农民走”不仅体现在时间洪流的波涛汹涌中,也蕴含在共产党员的使命初心上,农信人的责任担当里。
新形势下,为做好外出务工人员与新市民金融工作,兴义农商银行党委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带领党员同志冲在一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心真情带动和帮助群众致富奔小康。
“乡亲们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2019年,兴义农商银行前台营销支部与泥凼镇外出务工集中地广东佛山支部依托“党建联盟”,围绕“四能服务”要求,建立“三联动”和“睦邻+”服务百姓民生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金融为民作用,聚焦外出创业就业人员的有效金融需求,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并积极将金融服务嵌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增收。据统计,截止目前,兴义市外出就业创业人员12.81万人,已建档户数7.6万人,已评级户数4.3万户,授信金额41.8亿元。贷款余额24.5亿元,其中,通过外出务工人员专属产品“乡情贷”发放3.1亿元,社保卡10.01万张。
为了家庭生活,千千万万农民工背上行囊远赴他乡闯荡,收入多了,乡愁浓厚了,留守故乡的亲人身体怎么样、生活怎样是他们最担心、最记挂的事。兴义农商银行想他们所盼,急他们所难,自2020年以来,通过“金惠人”返岗先锋队、服务先锋队、护航先锋队3个党员先锋队,每年为兴义市辖内留守老人和儿童提供免费体检、上门办理社保卡、寒暑假教育辅导等服务3000余次,同时为返乡农民工补贴车票,专列送行返岗,用心用情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走出去服务的同时,工作组还时刻不忘“引凤还巢”,积极吸引外出创业的兴义籍乡贤代表返乡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刘勇是兴义市鲁布格镇人,离黔到粤创业多年,现在已经是当地小有成就的企业家,他对农信社“百姓银行”的定位非常认可,他对工作组说,“农信社的金融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氛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返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离黔到粤创业就业的老百姓很多,因得到农商银行支持发展到上亿销售额的企业就不少,传帮带已成为常态,大家抱团取暖,欣欣向荣。”广东省贵州黔西南商会副会长董顺成很激动,“农商银行工作组每年都来看望我们,组织座谈会,问需纾困,向我们传递党的声音和农信政策,像家人一样亲近,非常感谢他们”。
外出服务期间,工作组还召集外出创业就业代表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在外人员的就业创业情况及金融需求,并开展网络电信诈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款保险等金融知识宣讲,现场办理了相关业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临新时代金融服务的新要求与任务,兴义农商银行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建设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百姓银行的发展愿景,以深入推进“黔农贵客”服务品牌打造为抓手,坚持金融创新与金融暖心融合推进,将外出就业创业金融服务作为金融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铆足干劲在提升社会贡献度、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持续用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百姓银行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