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宫
贞丰布依古城原称“珉谷”,是传统布依语“MIANZGUZ”(“绵谷”或“缅谷”)的音译。原是布依族先民的古集镇,启始于汉代之前,初址位于珉球(珉谷)大寨,后扩至珉球东麓及凤山西麓之间的田坝(现址),持续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若干朝代。600年来,布依古城中的明清一条街,从大明洪武年间至今,逐渐形成了汉民族与多民族互融的通外商埠,繁荣一时。贞丰县布依古城,文化厚重,属于贞丰的文化珍宝和珍贵记忆。
行走在古城老街上
清雍正五年(1727),朝廷设置永丰州、州治长坝,建有土城及东、南、西三座城门,名称分别叫做“长春门”“宣化门”“金华门”,北门有讳未建。雍正七年(1729),州治移珉球(珉谷),同样建东、南、西三座城门,名称不变。雍正九年(1731),在凤山西麓建州署,时称“州署衙门”,后称“县署衙门”。
大西门(明清一条街)
乾隆五年(1742)在原址建石城,占地三里三分有余,环城筑有石墙,雉堞1265堵,东、南、西三座城门依旧维修加固,名称分别叫做“东门”“南门”和“大西门”,北门仍因有忌而未建。后来相继建成文庙、珉球书院、两湖会馆、两广会馆、阁楼、长坝游击署(马二元帅府)、文昌宫、望海楼和许多寺庙、道观等20多处,贞丰古城从此固定未发生多大变化。
清嘉庆三年(1797),永丰州改名“贞丰州”;民国二年(1913),全国废州立县,贞丰州改为“贞丰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贞丰县划为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年(1941)恢复贞丰县,直至1949年10月,贞丰县城仍然固定不变。
贞丰布依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贞丰县布依族人民历代居住之所,形成了布依文化独特的符号特征。古城原有的古建筑,绝大多数居民院落基本保持完好,部分公用古建筑已经损毁和消失。
近年来,贞丰县委和县政府加大力度保护、开发古城,并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招商引资修复古城。
特色建筑
贞丰古城项目占地20.19公顷,规划总投资37.4385亿元。新建商业配套区,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恢复建设县衙、文庙、城隍庙、观音寺、天主教堂、望海楼、阁楼、大西门、小西门、南门,新建游客中心、公共卫生间、休闲广场、休闲会所、民族戏台、民宿酒店、特色购物街、典当行、美食广场、酒吧街、茶馆、客栈,修缮提升马二元帅府、文昌宫、两湖会馆,完善景观小区、彩光工程、标识系统、停车场、步游道等配套设施。
老屋
项目建设本着修旧如旧、复古如古、还原历史、再现古城明清民国风韵的原则。立足打造古朴历史民族文化,吸引游客到古城观光旅游,寻找历史记忆和美丽乡愁,使古城恢复往日的繁荣,让古城人民富起来,城市靓起来。
古城一期项目中街建设,明清一条街(一期中街)是贞丰古城旅游项目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核心区,涉及房屋60户,总建筑面积为10908.86㎡。配套道路、雨水、污水、综合管网、管井工程,实施了大西门城楼建设,项目总投资0.5亿元。
夜市
古城二期项目建设,范围主要是马草巷、旧城街、南大街、后排街,涉及210户129栋(座)房屋(院落)风貌改造加固修复修缮及10个文物景点的恢复及保护性修缮(其中沿街房屋〈院落〉89栋〈座〉),总投资1.5亿元,现已基本完成投资。建设内容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及地下管网、供排水排污、强弱电、美化亮化等工程)、房屋风貌改造、景区景点恢复修复打造。
今年9月30日,贞丰布依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开街暨布依古城大西门揭牌仪式举行。历时一年半的改造,古城明清一条街已呈雏形,复建了大西门城楼和民居外立面、街道等,古城明清一条街装扮一新,迎接四方宾客。
酸汤鱼馆
国庆节假日,贞丰布依古城非常热闹,住在贞丰县城的人们,茶余饭后,特别是傍晚过后,都选择到古城闲情漫步,一睹古城新的容颜,穿越时空浮想,寻找历史的记忆和美丽的乡愁。到贞丰的县外游客,要么慕名前往,要么在贞丰县城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实地感受了古城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文化。(毛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