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册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册亨

73枚手印背后的深情与期盼

更新:2025-4-9 11:51|编辑:山遇水|浏览:717|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近日,秧佑村村民们的一个举动,令驻村第一书记谭斌眼眶湿润,也打动了无数人。73枚鲜红的手印,承载着村民们最质朴的情感和最诚挚的挽留;658个字的留任申请书,诉说着一位第一书记与村庄的不解之缘。  在贵 ...
  近日,秧佑村村民们的一个举动,令驻村第一书记谭斌眼眶湿润,也打动了无数人。73枚鲜红的手印,承载着村民们最质朴的情感和最诚挚的挽留;658个字的留任申请书,诉说着一位第一书记与村庄的不解之缘。

  在贵州省册亨县弼佑镇的偏远山区,坐落着一个布依族聚居的小村落——秧佑村。曾经,秧佑村深陷贫困泥沼,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过,助力其成功摘掉贫困帽子。然而,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就在这时,驻村第一书记谭斌来到了秧佑村。

  秧佑村一角(侬吉金 摄)

  谭斌是黔西南州政务服务中心的干部,原本派驻晴隆县沙子镇联盟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22年7月刚从那里撤回不久。听闻组织研究干部下基层后,他主动请缨,再次投身驻村帮扶工作。

  初到秧佑村,谭斌便遭遇不小的阻碍。不少村民对他的工作能力心存疑虑。“这位书记年纪有点偏大,不知能有多少精力投入工作?” 有村民小声嘀咕。他们担忧谭斌年岁渐长,体力和精力难以支撑高强度的农村工作,思维也跟不上如今的发展节奏,而且语言不通也是一大难题。村民们大多习惯用方言交流,谭斌和村民交流时,常常一脸茫然。村民们热情地说着当地土话,他却只能尴尬地笑笑,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连话都听不懂,咋开展工作哟?”村民们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但谭斌并未因村民的质疑而退缩。到任后,他迅速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尽快了解村情民意,他不辞辛劳,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到农户家走访。听不懂方言,他就带上纸笔,一边比划一边写,用最质朴的方式与村民沟通交流。短短几个月时间,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记满了厚厚几本民情日记,也逐渐能和村民用日常用语简单交流。

  布依戏台(班定生 摄)

  针对秧佑村的实际情况,谭斌积极谋划产业发展。他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资金,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首先实施油茶低产改造项目,邀请专家实地指导,对衰老的油茶树进行修剪、施肥、嫁接、喷药,以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其次,充分利用闲置坡地,发展速成林(桉树)种植1.2万亩,推广艾纳香中草药种植400亩,采取“以短养长”的发展模式,促进村民收入稳定。同时,他与省内外养蚕龙头企业对接合作,动员党员杨通宇带头示范种桑养蚕,开辟新的增收途径,让村民们踏上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较谭斌刚到任时增长了8%,增收1708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除经济发展外,谭斌也十分重视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他多方筹措资金,修建廉洁文化宣传长廊、议事亭、布依戏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还积极向上级申请弼佑镇至秧佑村道路拓宽、秧佑村至八渡镇通村路修复、秧佑五组通组路硬化等项目的立项。在他的带领下,秧佑村正稳步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曾经质疑他的村民,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打心眼里佩服这位一心为民的第一书记。

  如今,谭斌任期即将届满,村民们得知后,内心满是不舍。“书记来了之后,我们村变化太大了,乡村振兴正关键,我们离不开他!”村民杨镇文说。为表达挽留之情,73位村民代表按下鲜红手印,联名向派出单位递交申请,希望谭斌能继续留任。

  面对村民们的深情挽留,谭斌动容地说:“这手印是信任,更是责任。只要组织批准,我愿意继续扎根这里,和大家一起把乡村振兴的路走得更稳更远!”目前,秧佑村村民委员会已收到申请书,正准备报送州政务服务中心。这份带着73枚手印的申请书,不仅是村民对谭斌的深情与期盼,更是乡村振兴路上干群一心、携手奋进的生动见证,相信在这份信任与责任的支撑下,秧佑村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黄国正)

  留任申请书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册亨

73枚手印背后的深情与期盼

  • 编辑:山遇水浏览:717评论: 0 兴义之窗
  •   近日,秧佑村村民们的一个举动,令驻村第一书记谭斌眼眶湿润,也打动了无数人。73枚鲜红的手印,承载着村民们最质朴的情感和最诚挚的挽留;658个字的留任申请书,诉说着一位第一书记与村庄的不解之缘。

      在贵州省册亨县弼佑镇的偏远山区,坐落着一个布依族聚居的小村落——秧佑村。曾经,秧佑村深陷贫困泥沼,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过,助力其成功摘掉贫困帽子。然而,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就在这时,驻村第一书记谭斌来到了秧佑村。

      秧佑村一角(侬吉金 摄)

      谭斌是黔西南州政务服务中心的干部,原本派驻晴隆县沙子镇联盟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22年7月刚从那里撤回不久。听闻组织研究干部下基层后,他主动请缨,再次投身驻村帮扶工作。

      初到秧佑村,谭斌便遭遇不小的阻碍。不少村民对他的工作能力心存疑虑。“这位书记年纪有点偏大,不知能有多少精力投入工作?” 有村民小声嘀咕。他们担忧谭斌年岁渐长,体力和精力难以支撑高强度的农村工作,思维也跟不上如今的发展节奏,而且语言不通也是一大难题。村民们大多习惯用方言交流,谭斌和村民交流时,常常一脸茫然。村民们热情地说着当地土话,他却只能尴尬地笑笑,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连话都听不懂,咋开展工作哟?”村民们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但谭斌并未因村民的质疑而退缩。到任后,他迅速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尽快了解村情民意,他不辞辛劳,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到农户家走访。听不懂方言,他就带上纸笔,一边比划一边写,用最质朴的方式与村民沟通交流。短短几个月时间,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记满了厚厚几本民情日记,也逐渐能和村民用日常用语简单交流。

      布依戏台(班定生 摄)

      针对秧佑村的实际情况,谭斌积极谋划产业发展。他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资金,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首先实施油茶低产改造项目,邀请专家实地指导,对衰老的油茶树进行修剪、施肥、嫁接、喷药,以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其次,充分利用闲置坡地,发展速成林(桉树)种植1.2万亩,推广艾纳香中草药种植400亩,采取“以短养长”的发展模式,促进村民收入稳定。同时,他与省内外养蚕龙头企业对接合作,动员党员杨通宇带头示范种桑养蚕,开辟新的增收途径,让村民们踏上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较谭斌刚到任时增长了8%,增收1708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除经济发展外,谭斌也十分重视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他多方筹措资金,修建廉洁文化宣传长廊、议事亭、布依戏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还积极向上级申请弼佑镇至秧佑村道路拓宽、秧佑村至八渡镇通村路修复、秧佑五组通组路硬化等项目的立项。在他的带领下,秧佑村正稳步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曾经质疑他的村民,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打心眼里佩服这位一心为民的第一书记。

      如今,谭斌任期即将届满,村民们得知后,内心满是不舍。“书记来了之后,我们村变化太大了,乡村振兴正关键,我们离不开他!”村民杨镇文说。为表达挽留之情,73位村民代表按下鲜红手印,联名向派出单位递交申请,希望谭斌能继续留任。

      面对村民们的深情挽留,谭斌动容地说:“这手印是信任,更是责任。只要组织批准,我愿意继续扎根这里,和大家一起把乡村振兴的路走得更稳更远!”目前,秧佑村村民委员会已收到申请书,正准备报送州政务服务中心。这份带着73枚手印的申请书,不仅是村民对谭斌的深情与期盼,更是乡村振兴路上干群一心、携手奋进的生动见证,相信在这份信任与责任的支撑下,秧佑村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黄国正)

      留任申请书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