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茶”上产业振兴的“翅膀” —— 普安县江西坡镇茶园绿色发展见闻

更新:2025-2-21 15:56|编辑:小点点|浏览:461|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初春时节,走进普安县江西坡镇,放眼望去到处是茶山,漫山的绿意扑面而来,茶香飘飘……  满山的茶叶,不仅成为江西坡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在该镇高潮村罗家地茶园,一 ...
  初春时节,走进普安县江西坡镇,放眼望去到处是茶山,漫山的绿意扑面而来,茶香飘飘……

  满山的茶叶,不仅成为江西坡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在该镇高潮村罗家地茶园,一片茶山连着一片茶山,这里的乌牛早茶叶已经长出芽苞,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高潮村邓家湾组种植户肖军介绍,他家种了40多亩茶,每年单靠种茶,除去请采茶工、管理等成本外,纯收入在8万元到9万元之间。特别是在每年1月至4月,采茶用工量大,每天都要十多人帮助采茶青,采得快的每天可收入300多元。

  “茶叶是江西坡镇群众主要致富产业,特别是高潮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茶叶,房前是茶、房后也是茶,多的人家有上百亩,少的人家也有3亩至4亩,很多群众通过种茶叶,家庭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盖上了洋房,买了小车……”肖军说。

  在江西坡,劳动密集型的茶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务工挣钱的渠道,特别是老人,他们难以外出务工,就可通过在家门口采茶赚钱。

  “种什么好老百姓最有话语权,种什么能赚钱、种什么不赚钱,老百姓比我们清楚,要种什么、怎么管理都是老百姓说了算。”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刚说,近年来,很多老百姓通过多年经验,种茶尝到甜头赚到钱,盖起了房子,生活越来越富裕。

  据了解,该镇紧紧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茶山增质、茶企增效、茶农增收。

  “在过去到茶地去采茶,走的全是泥巴路和羊肠小道,有的茶地要爬坡过坎,走路到茶地就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骑车、开车都很方便,10多分钟就可以到茶地。”茶农蒋华能高兴地说。

  据介绍,江西坡镇不断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修好茶产业路、茶间步道,建好茶青交易市场等,还在茶园安装了智慧生态系统设备,实时对茶园的虫情、土壤、气象进行监控,提前预防各种虫害及气象灾害。

  茶产业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茶农在日常出行、茶园管护、产品交易等各个环节提供了便利,有效降低了茶叶管护过程中的人工和时间成本,让茶农在采茶时延长了采摘时间。并且通过智慧茶园的科学管理,促进茶园产量稳步增长,助茶农增收增效。

  “绿油油的这一片,就是高潮村规划的2400亩茶叶核心产区,是该镇‘早茶’产业示范带,也是‘全国优质早茶核心产区’之一。”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派驻江西坡镇技术员刘云介绍,这里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普安县“全国优质早茶核心产区”的称号。

  据悉,该镇现有茶园种植面积1.3万余亩,其中投产茶园1.1万余亩,主要有乌牛早、黄金芽、特早白、安吉白茶、奶白茶等品种。镇党委政府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定位,全力抓好产业设施建设、茶园绿色防控、产业品牌打造等方面工作,着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茶园绿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帮助茶农做好这片“黄金叶”,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杨景贵)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普安

“茶”上产业振兴的“翅膀” —— 普安县江西坡镇茶园绿色发展见闻

  • 编辑:小点点浏览:461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初春时节,走进普安县江西坡镇,放眼望去到处是茶山,漫山的绿意扑面而来,茶香飘飘……

      满山的茶叶,不仅成为江西坡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在该镇高潮村罗家地茶园,一片茶山连着一片茶山,这里的乌牛早茶叶已经长出芽苞,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高潮村邓家湾组种植户肖军介绍,他家种了40多亩茶,每年单靠种茶,除去请采茶工、管理等成本外,纯收入在8万元到9万元之间。特别是在每年1月至4月,采茶用工量大,每天都要十多人帮助采茶青,采得快的每天可收入300多元。

      “茶叶是江西坡镇群众主要致富产业,特别是高潮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茶叶,房前是茶、房后也是茶,多的人家有上百亩,少的人家也有3亩至4亩,很多群众通过种茶叶,家庭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盖上了洋房,买了小车……”肖军说。

      在江西坡,劳动密集型的茶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务工挣钱的渠道,特别是老人,他们难以外出务工,就可通过在家门口采茶赚钱。

      “种什么好老百姓最有话语权,种什么能赚钱、种什么不赚钱,老百姓比我们清楚,要种什么、怎么管理都是老百姓说了算。”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刚说,近年来,很多老百姓通过多年经验,种茶尝到甜头赚到钱,盖起了房子,生活越来越富裕。

      据了解,该镇紧紧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茶山增质、茶企增效、茶农增收。

      “在过去到茶地去采茶,走的全是泥巴路和羊肠小道,有的茶地要爬坡过坎,走路到茶地就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骑车、开车都很方便,10多分钟就可以到茶地。”茶农蒋华能高兴地说。

      据介绍,江西坡镇不断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修好茶产业路、茶间步道,建好茶青交易市场等,还在茶园安装了智慧生态系统设备,实时对茶园的虫情、土壤、气象进行监控,提前预防各种虫害及气象灾害。

      茶产业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茶农在日常出行、茶园管护、产品交易等各个环节提供了便利,有效降低了茶叶管护过程中的人工和时间成本,让茶农在采茶时延长了采摘时间。并且通过智慧茶园的科学管理,促进茶园产量稳步增长,助茶农增收增效。

      “绿油油的这一片,就是高潮村规划的2400亩茶叶核心产区,是该镇‘早茶’产业示范带,也是‘全国优质早茶核心产区’之一。”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派驻江西坡镇技术员刘云介绍,这里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普安县“全国优质早茶核心产区”的称号。

      据悉,该镇现有茶园种植面积1.3万余亩,其中投产茶园1.1万余亩,主要有乌牛早、黄金芽、特早白、安吉白茶、奶白茶等品种。镇党委政府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定位,全力抓好产业设施建设、茶园绿色防控、产业品牌打造等方面工作,着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茶园绿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帮助茶农做好这片“黄金叶”,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杨景贵)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