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仁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仁

兴仁市薏品田园街道: “三向发力”为乡村振兴赋能续航

更新:2025-2-19 09:23|编辑:小点点|浏览:269|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近年来,兴仁市薏品田园街道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从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三向发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近年来,兴仁市薏品田园街道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从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三向发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建强队伍,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以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抓手,依托街道党校、线上学习平台等载体,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30余次,覆盖1000余人次。二是建立帮带机制。建立街道领导班子“3+1”结对帮带机制(1名街道党政主要领导、1名班子成员、1名社区干部+回引干部)和“五个一”帮带模式(每月了解1次思想状态、掌握1次工作情况、指导1次业务、解读1项政策、解决1个问题),指导组织社区两委主动作为,提升群众工作、基层治理履职能力。三是优化队伍结构。建立社区两委成员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紧盯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重点人群,按照“每个社区至少2名后备干部”标准,摸底建立人才信息台账,为人才队伍规范化、精准化管理奠定基础。2024年以来,储备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9名、社区后备干部34名。

  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一是依托优势带动。依托街道“一园一区”(农工厂产业园、重要农产品保供区),按照“盘活一批”工作思路,大力发展食用菌和小黄姜等产业,探索形成“龙头企业+示范户”模式带动创业、“社区+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2024年以来,产业带动就近就业2800余人次。二是依托人才助推。邀请农技专家等力量到社区开办“田间课堂”,开展农作物种植、管护和采收等技术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农户问题。2024年以来,“田间课堂”开办10期,帮助协调解决12个问题。三是依托政策激励。依托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积极吸引党员、致富能手等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逐级审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工作,促进农户增收致富。2024年以来,辖区内家庭农场达13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场2家、县级示范性农场2家。

  共商共治,助推基层治理。一是优化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基础,全面提升“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效能,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夜间巡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风险排查、隐患消除能效。二是搭建共治平台。深入运用好“居民说事室”“人大代表联络室”等载体,整合社区两委、退休老干部等力量组建12个说事议事“智囊团”,发挥人员资源优势,收集并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以来,运用共商议事载体开展说事议事25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9个。三是增强自治意识。充分利用积分兑换等作用,将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积分制项目评分,构建“正向加分+负向扣分”的积分框架,激发辖区党员、志愿者、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王彦)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仁

兴仁市薏品田园街道: “三向发力”为乡村振兴赋能续航

  • 编辑:小点点浏览:269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近年来,兴仁市薏品田园街道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从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三向发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建强队伍,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以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抓手,依托街道党校、线上学习平台等载体,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30余次,覆盖1000余人次。二是建立帮带机制。建立街道领导班子“3+1”结对帮带机制(1名街道党政主要领导、1名班子成员、1名社区干部+回引干部)和“五个一”帮带模式(每月了解1次思想状态、掌握1次工作情况、指导1次业务、解读1项政策、解决1个问题),指导组织社区两委主动作为,提升群众工作、基层治理履职能力。三是优化队伍结构。建立社区两委成员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紧盯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重点人群,按照“每个社区至少2名后备干部”标准,摸底建立人才信息台账,为人才队伍规范化、精准化管理奠定基础。2024年以来,储备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9名、社区后备干部34名。

      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一是依托优势带动。依托街道“一园一区”(农工厂产业园、重要农产品保供区),按照“盘活一批”工作思路,大力发展食用菌和小黄姜等产业,探索形成“龙头企业+示范户”模式带动创业、“社区+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2024年以来,产业带动就近就业2800余人次。二是依托人才助推。邀请农技专家等力量到社区开办“田间课堂”,开展农作物种植、管护和采收等技术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农户问题。2024年以来,“田间课堂”开办10期,帮助协调解决12个问题。三是依托政策激励。依托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积极吸引党员、致富能手等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逐级审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工作,促进农户增收致富。2024年以来,辖区内家庭农场达13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场2家、县级示范性农场2家。

      共商共治,助推基层治理。一是优化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基础,全面提升“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效能,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夜间巡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风险排查、隐患消除能效。二是搭建共治平台。深入运用好“居民说事室”“人大代表联络室”等载体,整合社区两委、退休老干部等力量组建12个说事议事“智囊团”,发挥人员资源优势,收集并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以来,运用共商议事载体开展说事议事25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9个。三是增强自治意识。充分利用积分兑换等作用,将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积分制项目评分,构建“正向加分+负向扣分”的积分框架,激发辖区党员、志愿者、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王彦)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