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全国首部!贵州出台《条例》保护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更新:2024-12-31 15:01|编辑:柠檬树|浏览:13009|评论: 0 |来源: 天眼新闻
摘要:  “我们始终把保护红色资源作为职责所在,让红色根脉永续相传。”12月30日,在中共贵州省委“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 ...
  “我们始终把保护红色资源作为职责所在,让红色根脉永续相传。”12月30日,在中共贵州省委“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提到,运用法治力量提升保护成效,出台实施《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涉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性法规。

 “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智 刘杨)

  《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是什么?为何在会上被提及?

  早在2021年5月27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并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新闻发布会。图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据介绍,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指中央红军以及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行经、驻扎、战斗过的区域,其范围包括中央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活动的地方和线路及其周边与红军长征相关联的重要不可移动文物、会议会址、活动遗址、纪念设施、村落以及相关旅游景区、景点等。

  《条例》注重从制度上解决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在保护方面,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新发现的长征遗址遗存的价值,依法将其认定为相应级别的文物并做好建档工作。

  在规范建设上,《条例》明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当统筹规划,突出长征文化主题,体现公园属性,并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相协调的原则。

  同时,鼓励对长征遗址遗存和长征文化资源的宣传、学术研究交流以及长征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功能价值,推动合理利用。

  《条例》还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虚构、否定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以及相关人物、英雄烈士、事件。如有违反,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或者退役军人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贵州拥有丰富的红军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范围涉及全省9个市(州)的60多个县(市、区),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全省现有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0多处,可移动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

位于贵阳市见龙洞路和彩湖路交汇处的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乔啟明 摄

  在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一条嵌入大地的“红飘带”格外耀眼——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这是贵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创新之举和生动缩影。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红飘带·伟大征程》实景演绎。张加林 摄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红飘带”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广大观众透过精彩绝伦的科技艺术盛宴,深切感悟那段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红色历程。

位于贵阳市见龙洞路和彩湖路交汇处的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局部。乔啟明 摄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根本、文化科技融合为方向,创造性打造了“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形成了呈现长征文化的“双子星”、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的新样板,推出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等文艺精品力作,让红色文化在市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持续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全国首部!贵州出台《条例》保护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 编辑:柠檬树浏览:13009评论: 0 天眼新闻
  •   “我们始终把保护红色资源作为职责所在,让红色根脉永续相传。”12月30日,在中共贵州省委“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提到,运用法治力量提升保护成效,出台实施《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涉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性法规。

     “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智 刘杨)

      《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是什么?为何在会上被提及?

      早在2021年5月27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并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新闻发布会。图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据介绍,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指中央红军以及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行经、驻扎、战斗过的区域,其范围包括中央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活动的地方和线路及其周边与红军长征相关联的重要不可移动文物、会议会址、活动遗址、纪念设施、村落以及相关旅游景区、景点等。

      《条例》注重从制度上解决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在保护方面,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新发现的长征遗址遗存的价值,依法将其认定为相应级别的文物并做好建档工作。

      在规范建设上,《条例》明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当统筹规划,突出长征文化主题,体现公园属性,并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相协调的原则。

      同时,鼓励对长征遗址遗存和长征文化资源的宣传、学术研究交流以及长征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功能价值,推动合理利用。

      《条例》还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虚构、否定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以及相关人物、英雄烈士、事件。如有违反,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或者退役军人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贵州拥有丰富的红军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范围涉及全省9个市(州)的60多个县(市、区),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全省现有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0多处,可移动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

    位于贵阳市见龙洞路和彩湖路交汇处的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乔啟明 摄

      在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一条嵌入大地的“红飘带”格外耀眼——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这是贵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创新之举和生动缩影。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红飘带·伟大征程》实景演绎。张加林 摄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红飘带”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广大观众透过精彩绝伦的科技艺术盛宴,深切感悟那段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红色历程。

    位于贵阳市见龙洞路和彩湖路交汇处的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局部。乔啟明 摄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根本、文化科技融合为方向,创造性打造了“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形成了呈现长征文化的“双子星”、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的新样板,推出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等文艺精品力作,让红色文化在市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持续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