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普安

美丽乡村!贵州普安细寨村欢迎您!

更新:2024-12-23 10:21|编辑:逗逗|浏览:1734|评论: 0 |来源: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摘要:  细寨村位于普安县茶源街道东南方向,距街道办事处4.6公里,距沪昆高速、晴兴高速交汇处收费站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8.18平方公里,下辖细寨、朗寨、东南、响贡等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57户409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 ...
  细寨村位于普安县茶源街道东南方向,距街道办事处4.6公里,距沪昆高速、晴兴高速交汇处收费站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8.18平方公里,下辖细寨、朗寨、东南、响贡等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57户409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聚村,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回族、汉族、黎族、彝族等6个民族,是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旅发委命名挂牌少数民族特色村,并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等荣誉称号。

  细寨村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一年四季薄雾笼罩。加之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阶梯状斜坡地带,是典型的山区地貌,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森林覆盖率高达75%,森林和茶叶资源丰富,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上有林,树下有茶,茶林相间”的天然景观。


  细寨村全村现有耕地5383亩,茶园超过1.2万亩,主产优质水稻和茶叶,是普安县久负盛名的“茶叶大寨、鱼米之村”。细寨村茶叶资源丰富,全村共有茶园超过1.2万亩,人均茶园面积达3亩,是“普安红”茶叶优质原料基地,茶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细寨村已形成了茶叶育、种、管、采、制完整的茶产业链,现有茶叶育苗基地6处50余亩,涉茶企业、合作社及小作坊近30家,产业发展欣欣向荣。2023年以来,细寨村联合旅游公司共同打造了“进自然”乡村旅游和民宿项目,建造了茶学馆 1 座、民宿 2 家、村食馆1家、茶叶研学基地1个,构建起“宜居、宜游、宜养、宜乐”的融农、文、旅为一体的康养生活体系,茶旅融合发展态势向好。

  茶叶种植:满山青绿,茶韵悠悠,细寨村“多云雾、少日照、高海拔、低纬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生长,这里的土壤在冬季还能借助地热保持温度,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茶叶品种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孕育出独特的品质,村民们在长期的茶叶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种茶也成为细寨村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之一,全村共有茶园超过1.2万亩,人均茶园面积达3亩。

  茶叶加工:对于种茶历史悠久的细寨,制茶工艺历经一代又一代人得以传承下来。从采摘的鲜叶到成品茶,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加工。很多现代加工技术、先进设备的引进使用,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上,提高茶叶加工的效率和产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同时,也有助于精确地控制温度、湿度和加工时间等参数,更好地保障茶叶的品质。

  喝茶吃茶:在细寨村当地,喝茶、吃茶是村民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村民们一般习惯用当地的泉水冲泡自家制作的茶叶,使茶的香气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回甘更强烈。在品茶过程中,他们能够分辨出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和不同加工工艺的茶叶之间的细微差别。除此之外,聪明的布依族群众还巧妙地将茶融入日常饮食中,以茶入膳,制作成擂茶汤圆、红茶熏鸡蛋等,深受外地游客喜爱。

  茶旅融合:细寨村以茶旅一体化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农、文、旅、康”茶旅融合的发展新模式,让游客“住茶园、品茶饮、购茶产”,依托茶文化研学基地,开展茶文化知识讲座、茶艺表演、茶叶品鉴等活动,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普及茶文化知识,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为细寨茶文化注入活力,提供更丰富、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满山碧绿,茶色青青,作为细寨村乃至整个茶源街道的支出产业,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以及重要的经济价值,贯古通今,融进细寨的家家户户、融入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普安

美丽乡村!贵州普安细寨村欢迎您!

  • 编辑:逗逗浏览:1734评论: 0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   细寨村位于普安县茶源街道东南方向,距街道办事处4.6公里,距沪昆高速、晴兴高速交汇处收费站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8.18平方公里,下辖细寨、朗寨、东南、响贡等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57户409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聚村,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回族、汉族、黎族、彝族等6个民族,是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旅发委命名挂牌少数民族特色村,并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等荣誉称号。

      细寨村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一年四季薄雾笼罩。加之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阶梯状斜坡地带,是典型的山区地貌,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森林覆盖率高达75%,森林和茶叶资源丰富,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上有林,树下有茶,茶林相间”的天然景观。


      细寨村全村现有耕地5383亩,茶园超过1.2万亩,主产优质水稻和茶叶,是普安县久负盛名的“茶叶大寨、鱼米之村”。细寨村茶叶资源丰富,全村共有茶园超过1.2万亩,人均茶园面积达3亩,是“普安红”茶叶优质原料基地,茶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细寨村已形成了茶叶育、种、管、采、制完整的茶产业链,现有茶叶育苗基地6处50余亩,涉茶企业、合作社及小作坊近30家,产业发展欣欣向荣。2023年以来,细寨村联合旅游公司共同打造了“进自然”乡村旅游和民宿项目,建造了茶学馆 1 座、民宿 2 家、村食馆1家、茶叶研学基地1个,构建起“宜居、宜游、宜养、宜乐”的融农、文、旅为一体的康养生活体系,茶旅融合发展态势向好。

      茶叶种植:满山青绿,茶韵悠悠,细寨村“多云雾、少日照、高海拔、低纬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生长,这里的土壤在冬季还能借助地热保持温度,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茶叶品种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孕育出独特的品质,村民们在长期的茶叶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种茶也成为细寨村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之一,全村共有茶园超过1.2万亩,人均茶园面积达3亩。

      茶叶加工:对于种茶历史悠久的细寨,制茶工艺历经一代又一代人得以传承下来。从采摘的鲜叶到成品茶,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加工。很多现代加工技术、先进设备的引进使用,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上,提高茶叶加工的效率和产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同时,也有助于精确地控制温度、湿度和加工时间等参数,更好地保障茶叶的品质。

      喝茶吃茶:在细寨村当地,喝茶、吃茶是村民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村民们一般习惯用当地的泉水冲泡自家制作的茶叶,使茶的香气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回甘更强烈。在品茶过程中,他们能够分辨出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和不同加工工艺的茶叶之间的细微差别。除此之外,聪明的布依族群众还巧妙地将茶融入日常饮食中,以茶入膳,制作成擂茶汤圆、红茶熏鸡蛋等,深受外地游客喜爱。

      茶旅融合:细寨村以茶旅一体化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农、文、旅、康”茶旅融合的发展新模式,让游客“住茶园、品茶饮、购茶产”,依托茶文化研学基地,开展茶文化知识讲座、茶艺表演、茶叶品鉴等活动,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普及茶文化知识,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为细寨茶文化注入活力,提供更丰富、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满山碧绿,茶色青青,作为细寨村乃至整个茶源街道的支出产业,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以及重要的经济价值,贯古通今,融进细寨的家家户户、融入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