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贵州“红飘带”试运营一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更新:2024-10-21 11:29|编辑:小点点|浏览:504|评论: 0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摘要:  每当飞机临近降落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时,透过舷窗可看见一座红色的巨型建筑似丝带一般逶迤铺展在青山绿水间,这就是位于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 ...
  每当飞机临近降落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时,透过舷窗可看见一座红色的巨型建筑似丝带一般逶迤铺展在青山绿水间,这就是位于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被许多游客作为打卡贵州的第一站。


  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贵州以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红飘带”集文化、科技、艺术于一体,由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和《红飘带·多彩飞越》两大部分组成,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自试运营以来,成为贵州红色文化景点顶流打卡地和研学地。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2023年10月22日,红色文化与前沿科技完美融合的“红飘带”正式启动试运营。通过“全域行浸”和数字科技,带着观众重走长征路,沉浸式体验远征的艰苦卓绝、红军的英勇壮烈、长征的可歌可泣、精神的永垂不朽。


  “感动!”“震撼!”……很多参观体验过“红飘带”的游客争相在网络平台留言推荐。同时,“红飘带”试运营被央视报道10次、省内外媒体报道300余次,曝光量破5亿次,黔贵大地上升腾起一抹耀眼的“红”。

  “‘红飘带’让我深刻体验了长征精神。”今年国庆假期,慕名而来的湖南游客田锋观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社会效益日益显现的同时,“红飘带”的经济效益也逐渐凸显。负责“红飘带”建设运营的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柳启阳介绍:“截至目前,合计演出超8300场,接待省内外入园游客100万人次、购票观演游客近80万人次。《红飘带·伟大征程》单日最高演出11场、《红飘带·多彩飞越》单日最高演出82场,单日最大接待游客2万人次。”


  与此同时,省内红色旅游也热力四射。近年来,贵州持续加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力度,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运用不断投入,让红色旅游持续保持热度。

  “创新推动红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建成长征文化展示的‘双子星’——‘红飘带’和《伟大转折》演艺项目,加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建设管理,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显著提升。深植文化根脉,用好用活红色文化,保证了红色文化的鲜活生命力,实现了红色文化在培根铸魂中的教育功能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功能。”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军星认为。

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作用不断发挥

  “在科技与文化高水平结合的《伟大征程》中进行学习、接受教育,仿佛置身历史长河,穿越时空、直击心灵。”10月17日,2024年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人培训班成员走进“红飘带”开展情景教学活动,观看完《伟大征程》,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副处长范嵘动容地说,作为党的诞生地的一名宣传干部,要学习兄弟省的先进做法,用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打开更多观众的心灵,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伟力,共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柳启阳介绍,“红飘带”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场馆空间,围绕音乐思政课、音乐党课、科创美育三大类,自研开发了12门课程,因材施教,将党史学习教育生动鲜活地融入思政教育,充分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

  “目前有多家大专院校或系统单位将‘红飘带’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或培训基地,已有多个社会团体和组织前往‘红飘带’开展情景教学。”柳启阳介绍,“红飘带”现已接待团客50万人次,其中参与“红飘带”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成人团队超25万人次,研学的学生团队超7万人次。


  “‘红飘带’为学院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培养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提供全新的资源与场域。”2023年12月13日,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授牌“红飘带”红色文化教学基地。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处长杨华洋表示,学院将“红飘带”作为红色文化教学基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进入统一战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助推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工作。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曾表示,建设好包括“红飘带”在内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是发掘好、利用好丰富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红色文化宣讲重要举措,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科技赋能拓展文化业态

  作为我省新兴的红色旅游景点,“红飘带”被央视誉为“打开多彩贵州之旅的第一站”。“红飘带”项目总导演、总设计王志鸥介绍,作为首个全域行浸式红色文旅数字体验馆,“红飘带”拥有业界最复杂的实景异形显示系统,集合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最新科技手段,数字化全景式再现长征之路。


  以“数字科技+红色故事”的呈现方式,带给观众震撼的参观体验,正是我省不断探索科技赋能拓展文化业态的创新举措。1月15日,在遵义市伟大转折剧场进行首次试演的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伟大转折》剧目,同样是贵州以科技赋能红色文旅的新尝试。

  贵州伟大转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通告诉记者,该剧舞台动效机械装置是为该演出剧目专门定制,整套系统设计复杂,布满剧场各个空间,这些机械设备可按照剧情需求升降、平移、旋转、翻转,同时配合声、光、视频效果,使舞台时空不断发生变化,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目前,该剧正在申请“观众席瀑布水效装置”等8项科技专利。


  近年来全省各地在摸清“红色家底”的基础上,将分散零落的红色资源连点成线、串珠成链,让更多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柳启阳介绍,当前,“红飘带”正努力发挥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积极与其他红色场馆、文旅项目形成互补、联动,与《伟大转折》等红色演艺强化合作、形成叠加效应,从而为现有红色文化资源的活态转化运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有助于推动其他红色场馆和演艺与科技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打造贵州红色文化的烫金名片。(黄若佩)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贵州“红飘带”试运营一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 编辑:小点点浏览:504评论: 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   每当飞机临近降落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时,透过舷窗可看见一座红色的巨型建筑似丝带一般逶迤铺展在青山绿水间,这就是位于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被许多游客作为打卡贵州的第一站。


      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贵州以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红飘带”集文化、科技、艺术于一体,由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和《红飘带·多彩飞越》两大部分组成,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自试运营以来,成为贵州红色文化景点顶流打卡地和研学地。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2023年10月22日,红色文化与前沿科技完美融合的“红飘带”正式启动试运营。通过“全域行浸”和数字科技,带着观众重走长征路,沉浸式体验远征的艰苦卓绝、红军的英勇壮烈、长征的可歌可泣、精神的永垂不朽。


      “感动!”“震撼!”……很多参观体验过“红飘带”的游客争相在网络平台留言推荐。同时,“红飘带”试运营被央视报道10次、省内外媒体报道300余次,曝光量破5亿次,黔贵大地上升腾起一抹耀眼的“红”。

      “‘红飘带’让我深刻体验了长征精神。”今年国庆假期,慕名而来的湖南游客田锋观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社会效益日益显现的同时,“红飘带”的经济效益也逐渐凸显。负责“红飘带”建设运营的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柳启阳介绍:“截至目前,合计演出超8300场,接待省内外入园游客100万人次、购票观演游客近80万人次。《红飘带·伟大征程》单日最高演出11场、《红飘带·多彩飞越》单日最高演出82场,单日最大接待游客2万人次。”


      与此同时,省内红色旅游也热力四射。近年来,贵州持续加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力度,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运用不断投入,让红色旅游持续保持热度。

      “创新推动红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建成长征文化展示的‘双子星’——‘红飘带’和《伟大转折》演艺项目,加强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建设管理,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显著提升。深植文化根脉,用好用活红色文化,保证了红色文化的鲜活生命力,实现了红色文化在培根铸魂中的教育功能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功能。”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军星认为。

    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作用不断发挥

      “在科技与文化高水平结合的《伟大征程》中进行学习、接受教育,仿佛置身历史长河,穿越时空、直击心灵。”10月17日,2024年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人培训班成员走进“红飘带”开展情景教学活动,观看完《伟大征程》,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副处长范嵘动容地说,作为党的诞生地的一名宣传干部,要学习兄弟省的先进做法,用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打开更多观众的心灵,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伟力,共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柳启阳介绍,“红飘带”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场馆空间,围绕音乐思政课、音乐党课、科创美育三大类,自研开发了12门课程,因材施教,将党史学习教育生动鲜活地融入思政教育,充分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

      “目前有多家大专院校或系统单位将‘红飘带’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或培训基地,已有多个社会团体和组织前往‘红飘带’开展情景教学。”柳启阳介绍,“红飘带”现已接待团客50万人次,其中参与“红飘带”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成人团队超25万人次,研学的学生团队超7万人次。


      “‘红飘带’为学院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培养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提供全新的资源与场域。”2023年12月13日,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授牌“红飘带”红色文化教学基地。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处长杨华洋表示,学院将“红飘带”作为红色文化教学基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进入统一战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助推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工作。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曾表示,建设好包括“红飘带”在内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是发掘好、利用好丰富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红色文化宣讲重要举措,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科技赋能拓展文化业态

      作为我省新兴的红色旅游景点,“红飘带”被央视誉为“打开多彩贵州之旅的第一站”。“红飘带”项目总导演、总设计王志鸥介绍,作为首个全域行浸式红色文旅数字体验馆,“红飘带”拥有业界最复杂的实景异形显示系统,集合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最新科技手段,数字化全景式再现长征之路。


      以“数字科技+红色故事”的呈现方式,带给观众震撼的参观体验,正是我省不断探索科技赋能拓展文化业态的创新举措。1月15日,在遵义市伟大转折剧场进行首次试演的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伟大转折》剧目,同样是贵州以科技赋能红色文旅的新尝试。

      贵州伟大转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通告诉记者,该剧舞台动效机械装置是为该演出剧目专门定制,整套系统设计复杂,布满剧场各个空间,这些机械设备可按照剧情需求升降、平移、旋转、翻转,同时配合声、光、视频效果,使舞台时空不断发生变化,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目前,该剧正在申请“观众席瀑布水效装置”等8项科技专利。


      近年来全省各地在摸清“红色家底”的基础上,将分散零落的红色资源连点成线、串珠成链,让更多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柳启阳介绍,当前,“红飘带”正努力发挥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积极与其他红色场馆、文旅项目形成互补、联动,与《伟大转折》等红色演艺强化合作、形成叠加效应,从而为现有红色文化资源的活态转化运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有助于推动其他红色场馆和演艺与科技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打造贵州红色文化的烫金名片。(黄若佩)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