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重点围绕提升监测效能、强化帮扶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行部署,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提升监测帮扶效能。发挥贵州大数据优势,建好用好覆盖全体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大数据信息系统,推动实现17家部门数据互通共享,让数据多跑路、干部群众少跑腿。推广“贵州防贫申报”小程序,更多通过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和干部日常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监测识别,紧盯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以县为单位建立健全帮扶政策“工具箱”,因人因户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对已稳定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按程序退出;会同教育、医疗、住建、水利、民政等部门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和兜底保障成果。
强化帮扶措施。一是抓好产业帮扶。中央衔接资金用于发展产业的比例不低于上年度,用于发展产业资金的35%以上继续用于奖补到户。按照“四个一批”要求,指导脱贫地区围绕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抓好就业帮扶。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脱贫劳动力就业跟踪监测,重点关注返乡回流人员、新增脱贫劳动力等,通过实施“雨露计划+”、技能培训“证书直补”,统筹用好东西部劳务协作、乡村公益岗位、帮扶车间、以工代赈、跨省务工交通补贴等政策,促进稳岗就业。三是抓好搬迁后续扶持。持续保障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推进万人以上安置社区“一老一小”社会化服务试点、安置点物业管理实体化公司试点。持续盘活迁出地的“三块地”,规范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四是深化协作帮扶。聚焦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安置区重点区域,集成政策、资源等力量倾斜支持。持续深化粤黔东西部协作,推动两省年度协作协议落地落实,抓实抓好“四项行动”,促消费、增就业、兴产业。做好驻村干部优化调整和集中轮换,推动真蹲实驻、真帮实扶。持续加强与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的沟通对接、服务保障,争取更大支持。动员社会力量抓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动员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健全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三机制一制度”建设,探索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措施。一是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二是探索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三是健全帮扶项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推动经营性帮扶项目资产收益下沉到村到户、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四是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制定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洪英杰 胡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