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安县江西坡镇以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村施策,持续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管理模式,采取镇党委商议,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共同提议的“三议”工作法,围绕产业发展是否能循环可持续、是否符合规划、是否能抱团取暖融合发展等,共同帮助筛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切实把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人员纳入村集体合作社,健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组织。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为契机,通过上台汇报、基层党建观摩等形式,交流经验,找差距、学先进,查找不足,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集思广益提出村产业发展方向,选好“一村一品”发展路子。
以“全国优质早茶核心产区”和1.01万亩早茶的资源优势为载体,采取党委政府、村(社区)、茶企、茶农联合治理模式,落实“宣传引导、茶企动员、技术培训、市场监督、设立专柜、巡查监督和严厉奖惩”七项措施,持续开展“绿色防控”净山行动。
借助“普安红”品牌影响力和现有茶叶加工厂、茶叶基地资源,建好“智慧茶园”,做好2400亩“早茶”核心区产业示范带的气象、土壤、虫情监测,牢牢守护“绿色、有机、干净”的生命线。并由村合作社牵头申办生产许可证(SC)和条形码,优化村集体茶叶加工厂资质,为村集体“自我造血”积蓄了不断动力。2023年以来,村集体收购茶青6.75万公斤,出产成品干茶1.3万公斤,产值近300万元,示范带动约300人返乡就近就业。
同时,走生产服务型路子,把乡土人才“软实力”转变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村(社区)具体负责,组织当地蔬果种植土专家、邀请当地种茶制茶能手等开展技能技术培训,有效提高茶农种管护技术水平,推动茶园增产增收。今年以来,把茶园管护技术培训班开到家门口,邀请当地种茶制茶能手针对茶叶种植、茶树修枝等进行实地教学,开展培训22场次,培训茶农2000多户。
通过“帮扶单位下单+村委会接单+村集体收购”以及“村委会对接批发市场批发商+合作社对接农户”的方式,进一步创新村级产业组织形式,发挥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提振产业发展的信心。
此外,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产业。该镇下山村利用林地和生态山泉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发展林下养乌鸡0.8万羽、“活泉鱼”养殖鲟鱼0.9万条,发展青辣椒种植基地50余亩;高潮村以“全国优质早茶核心产区”为中心,积极探索“茶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传承”新业态,逐步推进茶文旅融合,增加茶山附加值,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杨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