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正是茭白采收的黄金季节。兴中镇的200亩茭白迎来丰收,当地抢抓时令,积极组织群众采收,由于今年的茭白品质更好,以较好的价格俏销省内外市场。
在位于兴中镇红岩村的茭白种植基地,翠绿的茭白叶片随风摇曳,村民们身穿防水服、水鞋来回穿梭在一米多高的茭白林丛中,娴熟地采收一个个饱满白嫩的茭白,呈现出一幅人勤地丰的美丽画卷。
“从他们打田到种植,到管护、收割,我都在这里务工,每天工资是100块钱,基本上每年我都能在坝区工作半年,每年能挣到10000多块钱补贴家用。”红岩村村民代红飞说。
红岩村海寨坝区土地平整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合茭白种植。兴中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合作社示范带动的运作模式,发展种植茭白200亩,示范带动全镇产业发展的同时,帮助更多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就近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这个季节在我们这里务工的老百姓一天就是30多人,总的一年有4000多人(次),一年发出去的务工费就是40多万。”普安县益兴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茭白基地负责人李自云说。
得益于优良的品质,今年兴中镇的茭白一上市就深受客商青睐,引来省内外客商争先抢收,刚采收的新鲜茭白经分拣打包后就被抢收一空。
“我们几个就是负责分拣打包,把这个茭白分成三种品质,让消费者购买到都是品质优良的。”红岩村村民李启芬说。
“按照预计起来一亩至少要有3500斤左右,总产量将近70万斤左右,今年销售的价格是特别好,平均价值达到3块钱左右,我们就要有收入将近210万元左右,主要销往浙江、贵阳、四川等地方。今年库房里面没有积压的,采收好就被提前预定完了。”普安县益兴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茭白基地负责人李自云说。
近年来,兴中镇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从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分别抽调1名懂经营、善管理、爱农业、爱农村的骨干成员,成立普安县益兴隆种养殖专业合作,坚持“党建引领、支部联建、产业联创、效益共享”的运营模式,抓产业、促就业。通过示范带动,促进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级积累。
“我们镇里面采用支部联建方式,在几个村抽人来组建一个党支部,党支部就成立了合作社来做,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发展产业起到一个示范带动的作用,第二个就是给老百姓解决就业问题。”兴中镇分管领导李自龙说。(于泽江 吴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