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辣椒遇上鸡
成就香辣软糯的贵州辣
糍粑辣椒是贵州人非常家常的一种调味品,就是把辣椒一起捣碎,最后形成一团像糯米糍粑一样富有黏性的辣椒泥。
辣香软糯的辣子鸡 记者 彭高琴 摄
说到糍粑辣椒,当然少不了当地特色糍粑辣子鸡。
01
用水将线椒、丘北辣椒、子弹头泡三至十个小时,煮五个小时,再把煮过的辣椒加盐像打糍粑一样捶打,打碎备用。
选用四斤左右,生长达到九至十二个月的本地跑山鸡。
鸡块中加入盐、料酒抓拌均匀腌制,油温七十摄氏度鸡肉下锅中火炸8分钟,大火高温快速爆炒紧皮,捞出备用。
02
一斤半的油下锅烧热,快速下入姜、蒜瓣炸焦黄出香,再下糍粑辣椒炒香,随后加入炸好的鸡肉继续翻炒,下少许青花椒粉、茴香粉和卤豆腐水,出锅后点缀上葱段。
窍门一:提前在糍粑辣椒中放入盐,是为了避免炒出苦涩味。
窍门二:卤豆腐水主要用于去腥和增香。
糍粑辣子鸡,恰到好处的火候,鸡皮酥脆,鸡肉嫩滑,辣而不浓,油而不腻,脆而不焦。
盘江鱼与酸辣椒同煮
一口吃尽酸鲜辣
布依族是黔西南州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布依族喜食酸辣味,有“宁少猪肉,不可缺酸辣”的说法。
酸辣鲜香的盘江鱼 通讯员 柯戴红 摄
对于依山傍水而居的布依族来说,鱼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布依酸笋鱼则称得上是黔西南州的酸辣代表。
01
酸辣椒的制作:将子弹头、朝天椒、本地鲜辣椒、大蒜和生姜混合剁碎,再用盐和酒拌匀,随后放入土坛子中封存一个月。
02
热锅冷油,迅速倒入菜籽油、猪油、姜片、大蒜爆香,随后放入酸辣椒炒香,再加入小番茄炒,等待两种酸味融合,酸鲜度被炒出来后加入山泉水。
03
鱼冷水下锅,随后陆续放入酸笋、盐、白糖和胡椒粉,大火煮五分钟开锅后盛出,放上刺芹增香便可食用。
刺芹,刺芹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做汤的时候加上少许可以提香,帮助去除腥味。
布依酸笋鱼,鱼肉软嫩,酸笋脆爽,两种口感交替,酸笋遇到辣,越吃越过瘾。
村超球员最爱的锅巴牛
吃完踢球最带劲
今年夏天,比天气和辣椒更火热的,是在黔贵大地精彩上演的“村超”赛事。来自兴仁市的薏仁米足球队正紧锣密鼓的训练中,这也是黔西南州唯一一支“村超”足球队。
为什么会将球队取名为薏仁米呢?原来,兴仁市是“中国薏仁米之乡”。
当地是典型的高原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充足的水资源,土地分层较厚,非常适合薏仁米的生长与栽培。在这里种植的薏仁米色泽洁白,颗粒饱满,当地人喜好有薏仁米来烹饪各种美食。
提到薏仁米的菜肴大多偏清淡养生,那么在黔西南薏仁米遇上辣椒这又是种什么搭配呢?
01
将泡发十二个小时并蒸过的薏仁瓣米、盐、油和薏仁粉(薏仁粉和薏仁米的比例为1:5)搅拌均匀备用。
薏仁瓣米和薏仁全米的区别
薏仁瓣米,外形为半碎颗粒状,是把薏仁全米切碎、研磨加工而成;在烹饪过程中能释放更多淀粉,容易熟透,口感更软糯。
薏仁全米,经过加工抛去种皮的天然整粒薏仁米。
02
热锅下油,关火,将薏仁瓣米铺在锅底,用勺子轻轻按压均匀;开火,不停旋转锅底让薏仁米饼受热均匀;关火下油围边,再开火煎十分钟即可出锅,待锅巴变凉后改刀成小块备用。
03
把牛里脊、盐、醋、薏仁米酒、蚝油和花椒粉混合腌十分钟备用。
窍门:腌制牛肉时加醋是为了去腥。
起锅烧油,八成油温下入牛肉,大火炸三至五分钟,捞出备用。
锅中下入二荆条、红美人椒、青美人椒和鲜花椒爆香,加入牛肉,倒入花椒粉、花椒油和香油翻炒均匀,最后加入锅巴翻炒片刻即可出锅。
薏仁锅巴牛,微酸中辣,锅巴酥脆且不失糯性,越嚼越香。
鸡汤配上白壳辣椒
碰撞出麻鲜辣神奇口味
黔西南州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当地盛产各种辣椒,这些新鲜辣椒都在傍晚交易,经过一整晚的运输,第二天早上将会出现在贵川渝大大小小的餐厅桌上。
对于贵州人来说,辣椒几乎是每道菜的必备调料,除了烘干的辣椒之外,他们也善于用各种方式加工辣椒来做菜。黔西南人就用一种特制的辣椒煲出了一种带辣味的鸡汤,这又是种什么吃法呢?
白壳辣椒,白壳辣椒是一种保存辣椒的方式,为了保持辣椒的肉质和辣度,晾晒过程中不能破壳。
01
新鲜线椒焯水,经过四至五天暴晒,白壳辣椒就制作完成了。
02
将鸡油爆香,把油煎出来,加入泡过水的白壳辣椒炒至金黄,放入切好的五黑鸡鸡块大火爆炒,待鸡肉表皮收缩后加入少许盐、水、半碗啤酒、胡椒粉,小火焖二十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可放竹荪一起炖煮,在出锅前放入鲜花椒增加麻味。
五黑鸡
黑冠、黑羽、黑皮、黑肉、黑骨。
白壳辣子鸡,微微的酸味最先冲破味蕾,辛辣与鲜辣融合在一起,鲜香浓郁。
(摘自中央电视台《回家吃饭》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