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仁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仁

万警进万家:两桩十年“老矛盾”一朝化解“展新颜”

更新:2023-2-6 10:11|编辑:山遇水|浏览:715|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
摘要:  土地纠纷14年、邻里矛盾12年……  在“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中,贵州省兴仁市公安机关尽锐出战、全力以赴,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集中力量、及时发现调处了两桩“老矛盾”批矛盾纠纷,让群 ...
  土地纠纷14年、邻里矛盾12年……

  在“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中,贵州省兴仁市公安机关尽锐出战、全力以赴,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集中力量、及时发现调处了两桩“老矛盾”批矛盾纠纷,让群众在新年展新颜。


  “如您或身边人存在双方意见分歧过大、容易激化的矛盾,务必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通过合法、合理、合情渠道解决!”1月23日,兴仁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在巴铃镇三家寨村走访宣传。

  “我们村赵某和王某两家多年不说话,积怨很深!”民警听群众这样一说,立即向该村社区民警和警务助理了解详细情况。

  三家寨村警务助理骆弟江称,赵某、王某两家确实存在土地纠纷14年,但由于王某家一直在外务工,未能成功化解。为避免两家矛盾激化,民警前往赵某家了解情况。


  两家的矛盾源于2009年,当年3月和5月,赵某、王某的父亲尚某义分别向同村村民蒋某武各购买一块土地,后尚某义去世。由于两块土地相隔较近,赵某、王某就蒋某武出售的土地产生争执,均称两家买的是同一块土地,面对民警的调解,双方都不让步,第一次调解未成功。

  对此,禁毒大队决定做足工作,找准问题根源后,再组织矛盾双方调解。2月1日,禁毒大队联合村干部、警务助理、综治部门、法律工作者等,并叫上蒋某武一起共商土地事宜。

  从清晨到傍晚,民警讲事实、摆道理,终于促成三方各自作出让步,同意对土地权属重新进行确定,载上新界石,握手言和,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按下手印时。“他们两家终于和好了,都是一个村的,和和睦睦相处才好嘛!”围观群众纷纷鼓起掌来,当事人也喜笑颜开。

  无独有偶,民警在鲁础营乡开展走访工作时,也发现并耐心劝导群众解开了一个长达12年的“死疙瘩”。

  “谢谢警察同志,帮助我们把话说开。小香姐,真是不好意思!”

  “没事,讲开了就好,玉米也不值多少钱,本来就是件小事,大家都是邻居,不要伤了和气!”2月2日,参与调解的鲁础营派出所民辅看到矛盾矛盾纠纷双方握手言和,内心溢出成就感。

  当天,民警走访排查到居住在该鲁础营乡清水河村川洞组的村民姜某芬与同村杨某香存在邻里纠纷,立即向双方了解情况。

  原来早在2011年,杨某香家因玉米被掰,怀疑是姜某芬家小孩掰的。孩子告诉妈妈不是自己所为,双方争吵了几句,认为对方欺负人的姜某芬心里有了“疙瘩”,12年来双方互不搭理。

  知晓事情起因经过后,民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开导双方当事人。杨某香听了民警的开解,又听到姜某芬的解释,释怀地说当时自己拉不下脸开口和好,并主动向姜某芬道歉。

  经过半小时的调解,双方言归于好,并签订了调解书。

  将“万警进万家”实打实地干,努力消除矛盾纠纷隐患,让人民群众在公安机关的走访调解中感受更多的用心、耐心、暖心、安心,兴仁公安正在进一步深入推进工作。当地按照“局党委包乡镇(街道)+机关民警包村+派出所全警参与”模式,实行局机关民警与社区民警“双重包保”,目前298名民警职工正在156个村居(社区)深耕包保的“责任田”。(刘丽芳)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仁

万警进万家:两桩十年“老矛盾”一朝化解“展新颜”

  • 编辑:山遇水浏览:715评论: 0 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
  •   土地纠纷14年、邻里矛盾12年……

      在“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中,贵州省兴仁市公安机关尽锐出战、全力以赴,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集中力量、及时发现调处了两桩“老矛盾”批矛盾纠纷,让群众在新年展新颜。


      “如您或身边人存在双方意见分歧过大、容易激化的矛盾,务必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通过合法、合理、合情渠道解决!”1月23日,兴仁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在巴铃镇三家寨村走访宣传。

      “我们村赵某和王某两家多年不说话,积怨很深!”民警听群众这样一说,立即向该村社区民警和警务助理了解详细情况。

      三家寨村警务助理骆弟江称,赵某、王某两家确实存在土地纠纷14年,但由于王某家一直在外务工,未能成功化解。为避免两家矛盾激化,民警前往赵某家了解情况。


      两家的矛盾源于2009年,当年3月和5月,赵某、王某的父亲尚某义分别向同村村民蒋某武各购买一块土地,后尚某义去世。由于两块土地相隔较近,赵某、王某就蒋某武出售的土地产生争执,均称两家买的是同一块土地,面对民警的调解,双方都不让步,第一次调解未成功。

      对此,禁毒大队决定做足工作,找准问题根源后,再组织矛盾双方调解。2月1日,禁毒大队联合村干部、警务助理、综治部门、法律工作者等,并叫上蒋某武一起共商土地事宜。

      从清晨到傍晚,民警讲事实、摆道理,终于促成三方各自作出让步,同意对土地权属重新进行确定,载上新界石,握手言和,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按下手印时。“他们两家终于和好了,都是一个村的,和和睦睦相处才好嘛!”围观群众纷纷鼓起掌来,当事人也喜笑颜开。

      无独有偶,民警在鲁础营乡开展走访工作时,也发现并耐心劝导群众解开了一个长达12年的“死疙瘩”。

      “谢谢警察同志,帮助我们把话说开。小香姐,真是不好意思!”

      “没事,讲开了就好,玉米也不值多少钱,本来就是件小事,大家都是邻居,不要伤了和气!”2月2日,参与调解的鲁础营派出所民辅看到矛盾矛盾纠纷双方握手言和,内心溢出成就感。

      当天,民警走访排查到居住在该鲁础营乡清水河村川洞组的村民姜某芬与同村杨某香存在邻里纠纷,立即向双方了解情况。

      原来早在2011年,杨某香家因玉米被掰,怀疑是姜某芬家小孩掰的。孩子告诉妈妈不是自己所为,双方争吵了几句,认为对方欺负人的姜某芬心里有了“疙瘩”,12年来双方互不搭理。

      知晓事情起因经过后,民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开导双方当事人。杨某香听了民警的开解,又听到姜某芬的解释,释怀地说当时自己拉不下脸开口和好,并主动向姜某芬道歉。

      经过半小时的调解,双方言归于好,并签订了调解书。

      将“万警进万家”实打实地干,努力消除矛盾纠纷隐患,让人民群众在公安机关的走访调解中感受更多的用心、耐心、暖心、安心,兴仁公安正在进一步深入推进工作。当地按照“局党委包乡镇(街道)+机关民警包村+派出所全警参与”模式,实行局机关民警与社区民警“双重包保”,目前298名民警职工正在156个村居(社区)深耕包保的“责任田”。(刘丽芳)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