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仁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仁

万警进万家:兴仁鲤鱼村治理有“妙招”

更新:2023-2-3 16:17|编辑:山遇水|浏览:887|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贵州省兴仁市鲤鱼村,28个村组1192户4982人中,少数民族占比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近年来,屯脚派出所积极探索“枫桥经验”,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方法,打造一个“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 ...
  贵州省兴仁市鲤鱼村,28个村组1192户4982人中,少数民族占比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近年来,屯脚派出所积极探索“枫桥经验”,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方法,打造一个“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平安乡村。


  村里家家都装“电子眼”

  以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的兴仁市屯脚派出所鲤鱼村警务室,于2020年12月正式启用,让警务服务延伸的同时,也为村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了技术支撑。

  社区民警李雪峰介绍,为补足“天网”“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资源盲区,屯脚派出所联合乡镇党委在辖区开展“数智乡村·平安守望”政策宣传,发动鲤鱼村村民安装监控并接入公共视频资源,1192户村民,目前已实现“一户两摄”。


  “现在房子里外都装了摄像头,可以实时看到家里,发现异常就及时求助,这样我们在外面干起事来也安心一点!”鲤鱼村村民在谈到安装的“数智乡村.平安守望”监控时表示,不仅平安有保障,还能缓解思乡恋家之情。

  接入“数智乡村.平安守望”公共视频资源的屯脚派出所,在扩大辖区监控覆盖面的同时,还实现鼠标巡逻、探头站岗,对突发性案事件能第一时间发现,打通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屯脚派出所所长董俊云表示:“连续3年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零发生,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我们会再接再厉,让平安的鲤鱼村更加平安!”


  村里人人都是“和事佬”

  警力有限而民力无穷,屯脚派出所依托警务室共建村级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形成“群防群治、源头预防、协调联动”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让基层“末梢”变为治理“前哨”。

  “我们调动包村辅警、网格长、联户长及网格员,将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向家庭延伸,实现‘邻里相望’,让矛盾纠纷早发现、原地解。”屯脚派出所教导员董俊云说道。

  鲤鱼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里,村民姜某和龙某争吵不休。原来,姜家集体安装的排污管道因早年埋得较浅且年久失修,在经过龙某田地时,溢出的生活用水及畜牧排泄物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导致两家起了矛盾,邻里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经屯脚派出所鲤鱼村警务助理杨国祥和联户长调解,双方很快达成和解协议,不仅表示对结果满意,也消除心里的芥蒂。

  刚调解完纠纷的杨国祥说:“大家都是一个村组的,我和联户长都是他们熟悉的人,村民们信任,我们也熟悉情况。平时村里发生小纠纷、小矛盾,都是联户长先行调解,解决不了的才到村里!”

  通过群防群治力量的及时发现和积极参与,鲤鱼村今年以来实现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村里时时都有“宣传员”

  “各位乡亲父老们,大家好!这里是乡村大喇叭普法时刻:请大家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电信诈骗,常见的电信诈骗有以下几种方式……”

  苗语和汉语“双语播报”大喇叭准点响起。鲤鱼村每天12时、17时都通过大喇叭开展近两小时的普法宣传,苗语版本的融入,让部分少数民族村民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这与入户走访宣传、校园“小手拉大手”宣传共同形成大宣传格局,增强鲤鱼村安全文明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针对鲤鱼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屯脚派出所依托“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务群提升警民双向熟悉度,建立微警务群,邀请鲤鱼村每户1人入群,确保户户有人在。由社区民警当群主,纳入村警务助理、包村民警、网格员等为宣传员,为群众提供线上服务,同时每天转发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视频、真实案例等。线下线上齐头并进,确保宣传服务一户不漏,平安发展家家参与。

  “现在不光可以在群里学习,李警官每日转发的‘温馨提示’也让我们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随时能提高警惕。学以致用才能干得好,挣的钱也跑不了!”在浙江务工的鲤鱼坝支部党员岑育伟说。


  此外,屯脚派出所还联合鲤鱼村党委开展“红事白事打招呼”,严格规范农村酒席举办、人员聚餐的安全防范宣传和监督管理,并将酒驾醉驾、农用车和三轮车规范驾驶、消防安全等知识送“宣”上门,多措并举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杨紫云)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仁

万警进万家:兴仁鲤鱼村治理有“妙招”

  • 编辑:山遇水浏览:887评论: 0 兴义之窗
  •   贵州省兴仁市鲤鱼村,28个村组1192户4982人中,少数民族占比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近年来,屯脚派出所积极探索“枫桥经验”,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方法,打造一个“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平安乡村。


      村里家家都装“电子眼”

      以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的兴仁市屯脚派出所鲤鱼村警务室,于2020年12月正式启用,让警务服务延伸的同时,也为村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了技术支撑。

      社区民警李雪峰介绍,为补足“天网”“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资源盲区,屯脚派出所联合乡镇党委在辖区开展“数智乡村·平安守望”政策宣传,发动鲤鱼村村民安装监控并接入公共视频资源,1192户村民,目前已实现“一户两摄”。


      “现在房子里外都装了摄像头,可以实时看到家里,发现异常就及时求助,这样我们在外面干起事来也安心一点!”鲤鱼村村民在谈到安装的“数智乡村.平安守望”监控时表示,不仅平安有保障,还能缓解思乡恋家之情。

      接入“数智乡村.平安守望”公共视频资源的屯脚派出所,在扩大辖区监控覆盖面的同时,还实现鼠标巡逻、探头站岗,对突发性案事件能第一时间发现,打通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屯脚派出所所长董俊云表示:“连续3年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零发生,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我们会再接再厉,让平安的鲤鱼村更加平安!”


      村里人人都是“和事佬”

      警力有限而民力无穷,屯脚派出所依托警务室共建村级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形成“群防群治、源头预防、协调联动”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让基层“末梢”变为治理“前哨”。

      “我们调动包村辅警、网格长、联户长及网格员,将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向家庭延伸,实现‘邻里相望’,让矛盾纠纷早发现、原地解。”屯脚派出所教导员董俊云说道。

      鲤鱼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里,村民姜某和龙某争吵不休。原来,姜家集体安装的排污管道因早年埋得较浅且年久失修,在经过龙某田地时,溢出的生活用水及畜牧排泄物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导致两家起了矛盾,邻里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经屯脚派出所鲤鱼村警务助理杨国祥和联户长调解,双方很快达成和解协议,不仅表示对结果满意,也消除心里的芥蒂。

      刚调解完纠纷的杨国祥说:“大家都是一个村组的,我和联户长都是他们熟悉的人,村民们信任,我们也熟悉情况。平时村里发生小纠纷、小矛盾,都是联户长先行调解,解决不了的才到村里!”

      通过群防群治力量的及时发现和积极参与,鲤鱼村今年以来实现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村里时时都有“宣传员”

      “各位乡亲父老们,大家好!这里是乡村大喇叭普法时刻:请大家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电信诈骗,常见的电信诈骗有以下几种方式……”

      苗语和汉语“双语播报”大喇叭准点响起。鲤鱼村每天12时、17时都通过大喇叭开展近两小时的普法宣传,苗语版本的融入,让部分少数民族村民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这与入户走访宣传、校园“小手拉大手”宣传共同形成大宣传格局,增强鲤鱼村安全文明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针对鲤鱼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屯脚派出所依托“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务群提升警民双向熟悉度,建立微警务群,邀请鲤鱼村每户1人入群,确保户户有人在。由社区民警当群主,纳入村警务助理、包村民警、网格员等为宣传员,为群众提供线上服务,同时每天转发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视频、真实案例等。线下线上齐头并进,确保宣传服务一户不漏,平安发展家家参与。

      “现在不光可以在群里学习,李警官每日转发的‘温馨提示’也让我们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随时能提高警惕。学以致用才能干得好,挣的钱也跑不了!”在浙江务工的鲤鱼坝支部党员岑育伟说。


      此外,屯脚派出所还联合鲤鱼村党委开展“红事白事打招呼”,严格规范农村酒席举办、人员聚餐的安全防范宣传和监督管理,并将酒驾醉驾、农用车和三轮车规范驾驶、消防安全等知识送“宣”上门,多措并举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杨紫云)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