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们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报告主题鲜明、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兴义供电局党委书记吴卫,谈及自己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说。
吴卫表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我们将积极推进“两网融合发展”,围绕黔西南州工业强州战略,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做好电网数字化转型,加快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电力保障,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据了解,南方电网与兴义地方电网成功实现“两网融合”、为黔西南州工业强州战略注入强大动力的时间要追溯到2018年6月14日凌晨5时这一标志性时刻,随着“啪”的一声,万峰电力220千伏兴仁巴铃变向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铝厂变输电开关合上,供电电源由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220千伏白腊变切换到金州电力公司220千伏巴铃变,登高公司正在运行的26台电解铝设备显示供电正常。次日0时13分,已经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并通过验收的220千伏白腊变恢复向登高公司铝厂变供电。“两网”的成功切换,互为安保、互为备用为登高供电,标志着“两网融合发展”战略成功落地,共同为黔西南州深入实施“大电强网+大产业”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两网融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电力体制改革探索中,2019年1月26日,兴仁登高铝业长期供电线路正式投运,“两网融合”第一阶段的标志性工程圆满完成。
2020年11月12日,由贵州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黔西南州国资委、万峰电力共同出资的黔西南州融泰售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进一步推进了“两网融合”向深发展。
2020年12月27日,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和贵州电网公司共同签署了“两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电网规划、电力设施保护、脱贫攻坚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致力于实现“顺应改革、政府主导、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多方共赢”发展格局,“两网融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021年3月,双方再次签署《贵州电网与兴义地方电网220千伏联网合作协议》,约定在6月底实现贵州电网与地方电网的220千伏互联互通。
2021年6月10日,兴义地方电网与广西百色地方电网断开连接,兴义地方电网与贵州电网实现互联互通,黔西南州电力供给的“老大难”问题彻底成为历史。“两网联网”为黔西南州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将推动黔西南州社会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2021年9月27日,贵州电网220千伏安龙变和兴义地方电网220千伏龙广变联络工程正式建成投运,标志着“联姻”三年的“两网融合”从局部合作到互联互通,最终进入全面融合时代,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强网”,为黔西南州“工业强州”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劲的电力保障……
这些时间节点有力地诠释了央企与地方党委政府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提出的“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指示精神。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时期,是黔西南州工业转型升级、产业振兴发展、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时期。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增加值五年累计增长39.72%,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560亿元。而“两网融合”无疑为黔西南州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结构趋优、质效齐升、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兴义供电局总经理刘远洋介绍,“十三五”期间,兴义供电局投入39.29亿元建设黔西南电网,有力地助推了黔西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快速提升,仅2020年,黔西南州全社会用电量128亿千瓦时,较2016年翻一番,到2022年底,黔西南州总用电量预计超过200亿千瓦时。“两网联网”、互联互通,将为黔西南州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兴义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综合数据班是党的二十大代表龙福刚所在的班组,班组15名技术人员集中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聆听了报告后,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时俱进,向党的二十大代表龙福刚同志学习,在做好日常输电线路运维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职工创新实践,立足工作实际研发出更多实用型安全工器具,守护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守护好万家灯火,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南网力量。
下一步,兴义供电局将根据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及广大群众生活的用电需要,进一步加大电网建设力度,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着力打造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以专业化、多样化服务,满足现代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