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聚焦二十大> 代表风采
> 聚焦二十大> 代表风采

【党代表的贴心话】余留芬:四届党代表,为民造福不停歇

更新:2022-10-21 09:18|编辑:山遇水|浏览:374|评论: 0 |来源: 多彩贵州
摘要:  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是贵州唯一一位出席过四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基层代表。  “产业类型更优了,产业规模更大了,偏远村子更美了,人民生活更好了。”一提起岩博村, ...
  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是贵州唯一一位出席过四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基层代表。

  “产业类型更优了,产业规模更大了,偏远村子更美了,人民生活更好了。”一提起岩博村,余留芬总有说不完的话。


  余留芬接受记者采访(杜朋城 摄)

  2007年,是余留芬第一次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来北京之前,我组织村里开了一个会。”她说,“当时在会上我很激动,但更多的是思考,村里的基础条件差,产业规模小,前面的路怎么走还不清晰。”

  她回忆说,2007年以前村里发展了蔬菜大棚、藏龙农庄、岩博酒厂、砂石厂、砖厂等产业,但是布局零、散、碎,聚焦不了龙头。

  “我们总是在想,什么时候才可以走向更好的未来?”余留芬说。

  从北京回来后,余留芬开始琢磨产业升级。2008年,岩博村建成了20万羽规模的绿壳蛋鸡养殖基地、3000头规模的野猪养殖基地,2009年又带领村民投资186万元建成了兴农养殖场、春雨养殖场等,岩博村开始小有名气。

  村集体产业“滚雪球式”地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养鸡场由于每天会停十几次电,极大地影响了鸡苗的存活率;交通不好,产业走不出去,市场找不回来;酒厂的生产许可证办不下来,资金无数次断链,大学生招不来、就连办公室人员都很难招聘;产业有发展,但没有真正带富老百姓。


  岩博党性教育基地

  2012年,余留芬在出发去北京之前,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仍然困扰着她。这一年,党的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给岩博村带来新机遇。省里出台的产业发展新政,给岩博酒厂送来“春风”。

  “新的政策提出,达到5000吨发展规模的酒企,可以申领许可证。”余留芬说,2013年他们基本砍掉了所有的产业,只留下岩博酒厂和养鸡场。她一边拼了命地找人给酒厂做规划、设计,一边到处贷款、融资,1000多万元卖了加油站,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贷款入股”三种方式融资1300多万元,“硬是用2300多万元撬动了6000万元的项目”。

  同样是2013年,在余留芬的积极奔走呼吁下,岩博酒厂发展中的水、电、路三大“拦路虎”解决了:专项电拉了起来,水库建了起来,4米宽的路修了起来;这一年,酿酒大师季克良来了,成为酒厂的技术顾问,酿酒博士黄永光来了,酒厂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厂里的工人越来越多了。

  2014年,5000吨生产规模的岩博酒厂投产。2015年,岩博实现整村脱贫。

  发展起来的岩博村联合邻近的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成立了岩博联村党委,余留芬任联村党委书记。联村党委发动苏座、鱼纳两个村的村民以贷款入股的方式融资2000万元,以村集体代持方式入股酒厂。

  岩博酒厂

  “酒厂的规模起来了,但市场没打开,销售和利润起不来。”余留芬告诉记者,她的心中还担忧着市场、团队、资金。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与余留芬的对话在网上热传,余留芬和人民小酒声名大振。

  “十九大后的两个月,我瘦了十几斤。”余留芬说,对话之后的第二天就有人抢注“人民小酒”商标,几天后就有人拿着照片去假冒招商。接踵而来的是,她一边忙着打假、起诉侵权,一边忙着规范公司的制度、规划人民小酒的长远技术路线和产能规模。

  随后一段时间,岩博酒业的员工楼、办公楼、每天接待量可达1000人的基层党员培训基地起来了。公司有了405名大学生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45%;总经办、法务、研发、财务、文工团等现代化企业的运作架构逐步建立起来;原来招不到人的办公室,现在有了几十个人……

  村里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提升了。酒界有“女人不入窖”的说法,但余留芬介绍说,酒厂的第一批员工就有46名女工,2017年达到160人,现在酒厂的一线女工达到了400多人,有的还担任班组长。

  随后,村里的游泳馆、健身房、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也建起来了。

  余留芬告诉记者,目前岩博酒业年销售额超5亿元,带动了1015户村民成为股东、工人,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和分红。2021年,岩博村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村集体经济达到1286万元。

  岩博村新貌

  “岩博村的产业走出了大山,岩博人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道路。”她说,2022年初岩博村的产业又添“新丁”,建成了集露营、烧烤、山地摩托于一体的“露营基地”,全面推进“红旅、文旅、体旅、农旅、酒旅”多旅融合发展。

  “打造酒业优秀团队,发展北京、河南、浙江、福建、广东五大重点市场,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远近文明幸福村……”第四次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余留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岩博村又将迎来新的嬗变。(本网记者 彭奇伟)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聚焦二十大 > 代表风采

【党代表的贴心话】余留芬:四届党代表,为民造福不停歇

  • 编辑:山遇水浏览:374评论: 0 多彩贵州
  •   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是贵州唯一一位出席过四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基层代表。

      “产业类型更优了,产业规模更大了,偏远村子更美了,人民生活更好了。”一提起岩博村,余留芬总有说不完的话。


      余留芬接受记者采访(杜朋城 摄)

      2007年,是余留芬第一次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来北京之前,我组织村里开了一个会。”她说,“当时在会上我很激动,但更多的是思考,村里的基础条件差,产业规模小,前面的路怎么走还不清晰。”

      她回忆说,2007年以前村里发展了蔬菜大棚、藏龙农庄、岩博酒厂、砂石厂、砖厂等产业,但是布局零、散、碎,聚焦不了龙头。

      “我们总是在想,什么时候才可以走向更好的未来?”余留芬说。

      从北京回来后,余留芬开始琢磨产业升级。2008年,岩博村建成了20万羽规模的绿壳蛋鸡养殖基地、3000头规模的野猪养殖基地,2009年又带领村民投资186万元建成了兴农养殖场、春雨养殖场等,岩博村开始小有名气。

      村集体产业“滚雪球式”地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养鸡场由于每天会停十几次电,极大地影响了鸡苗的存活率;交通不好,产业走不出去,市场找不回来;酒厂的生产许可证办不下来,资金无数次断链,大学生招不来、就连办公室人员都很难招聘;产业有发展,但没有真正带富老百姓。


      岩博党性教育基地

      2012年,余留芬在出发去北京之前,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仍然困扰着她。这一年,党的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给岩博村带来新机遇。省里出台的产业发展新政,给岩博酒厂送来“春风”。

      “新的政策提出,达到5000吨发展规模的酒企,可以申领许可证。”余留芬说,2013年他们基本砍掉了所有的产业,只留下岩博酒厂和养鸡场。她一边拼了命地找人给酒厂做规划、设计,一边到处贷款、融资,1000多万元卖了加油站,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贷款入股”三种方式融资1300多万元,“硬是用2300多万元撬动了6000万元的项目”。

      同样是2013年,在余留芬的积极奔走呼吁下,岩博酒厂发展中的水、电、路三大“拦路虎”解决了:专项电拉了起来,水库建了起来,4米宽的路修了起来;这一年,酿酒大师季克良来了,成为酒厂的技术顾问,酿酒博士黄永光来了,酒厂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厂里的工人越来越多了。

      2014年,5000吨生产规模的岩博酒厂投产。2015年,岩博实现整村脱贫。

      发展起来的岩博村联合邻近的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成立了岩博联村党委,余留芬任联村党委书记。联村党委发动苏座、鱼纳两个村的村民以贷款入股的方式融资2000万元,以村集体代持方式入股酒厂。

      岩博酒厂

      “酒厂的规模起来了,但市场没打开,销售和利润起不来。”余留芬告诉记者,她的心中还担忧着市场、团队、资金。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与余留芬的对话在网上热传,余留芬和人民小酒声名大振。

      “十九大后的两个月,我瘦了十几斤。”余留芬说,对话之后的第二天就有人抢注“人民小酒”商标,几天后就有人拿着照片去假冒招商。接踵而来的是,她一边忙着打假、起诉侵权,一边忙着规范公司的制度、规划人民小酒的长远技术路线和产能规模。

      随后一段时间,岩博酒业的员工楼、办公楼、每天接待量可达1000人的基层党员培训基地起来了。公司有了405名大学生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45%;总经办、法务、研发、财务、文工团等现代化企业的运作架构逐步建立起来;原来招不到人的办公室,现在有了几十个人……

      村里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提升了。酒界有“女人不入窖”的说法,但余留芬介绍说,酒厂的第一批员工就有46名女工,2017年达到160人,现在酒厂的一线女工达到了400多人,有的还担任班组长。

      随后,村里的游泳馆、健身房、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也建起来了。

      余留芬告诉记者,目前岩博酒业年销售额超5亿元,带动了1015户村民成为股东、工人,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和分红。2021年,岩博村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村集体经济达到1286万元。

      岩博村新貌

      “岩博村的产业走出了大山,岩博人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道路。”她说,2022年初岩博村的产业又添“新丁”,建成了集露营、烧烤、山地摩托于一体的“露营基地”,全面推进“红旅、文旅、体旅、农旅、酒旅”多旅融合发展。

      “打造酒业优秀团队,发展北京、河南、浙江、福建、广东五大重点市场,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远近文明幸福村……”第四次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余留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岩博村又将迎来新的嬗变。(本网记者 彭奇伟)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