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西南州博物馆打造的展览——“夜郎的疑问-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正式开放。
黔西南州博物馆位于兴义市桔山广场民族文化中心二楼,以收藏、研究、修复、陈列汉代出土文物为主。利用黔西南州文物优势及近年来征集到的精品民间藏品,博物馆今年四月完成了对原馆展览的改陈和“夜郎的疑问-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布展。
贵州是“夜郎故地”,是荆楚、南越、巴蜀和滇文化的碰撞之地,是18个世居民族“耕田邑聚”的家园。尽管夜郎起源、民族、疆域乃至中心城址至今成谜,但夜郎归汉的时间相对清晰,即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通过研究,夜郎归汉后迅速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从发掘的大量东汉文物可见一斑,纹饰更精美,形状更规则,工艺更科学,是汉夷文化融合与文明进步的体现。
黔西南州虽然偏安贵州一隅,却是贵州省汉代珍贵文物出土数量最多、最精美的地区,利用黔西南州文物优势举办“夜郎的疑问-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实至名归。整个展览分为6个厅,总面积3300平方米,展出文物500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0余件(套),是整个西南地区目前最大的一个汉代文物专题展。
据黔西南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抚琴俑、铜车马、摇钱树可以称为三大镇馆之宝,其中最精美,也最令人惊叹的是从贵州兴仁交乐汉墓群出土的摇钱树,竟与远在巴蜀的三星堆通天神树有很多相似之处。青铜摇钱树上展翅欲飞的神鸟,东汉时期道家神仙的形象,以及底座石羊与各种动物合力将摇钱树托起的雕刻艺术,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生活在黔西南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高超的制造手艺与丰富的想象力。
整个展览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完全是一个纯文物的展览,仅在第三厅使用了一个场景搭建,总面积不到30平方米。另外还有一些数字化展示服务区,占用的面积也不大。大量的面积留给了文物本身。
据了解,在这次的展览中,一些珍贵文物,例如抚琴俑、铜车马、摇钱树、连枝灯、提梁壶、一字格剑等都已被列入国家精品文物名录。
注:展览地点:贵州省兴义市桔山广场黔西南州博物馆
展览时间:全年开放无休(上午9点-下午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