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义龙新区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打好机制牌、铁军牌、治理牌、宣传牌“四张牌”,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
一、打好“机制”牌,体系建设规范化。组建由区工(管)委“一把手”任双组长,分管生态环境的副主任为执行组长,其他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机制,对各轮次中央、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集中排查发现的58个问题按照“最高标准、最大力度、最快速度、最好效果”“四最”要求督促推进整改,确保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得到解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力改善。进一步完善全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治理体系、监管体系、考核体系、防控体系,逐步形成行业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大环保格局。组建由区纪工委、区督查室等部门形成的4个巡查组聚焦大气、噪声、水、粉尘、土壤、固体废物、露天焚烧秸秆等重点问题治理、整改、管控开展现场督查、巡查,同时将巡查工作纳入常态化监管。
二、打好“铁军”牌,队伍建设专业化。根据出台《黔西南州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二十守则”》,围绕“纠四风、兴三风、转作风”要求,不断锤炼干部队伍。在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的“一进两送”活动,靠前服务企业、主动联系群众,走访项目、企业共24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办事的动力,做好生态环境领域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截止目前,办实事6件,有力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在全区生态环境系统着力带队伍、促改革,进一步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围绕执法大练兵,深入开展违法排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凝聚“争、比、赶、超”的工作氛围,所有执法人员全程参与“现场调查-执法取证-笔录制作-案件讨论-处罚决定-督查整改”的过程,不断提升执法能力。目前,全区共出动执法2230人次,检查企业900家次,下达执法文书1844份,行政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起,移送司法机关1起,罚款金额253.2万元。
三、打好“治理”牌,生态建设绿色化。建立健全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低效林、人工造林、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工作机制,严格生态护林员选聘和监督管理。目前,完成退耕还林建设25000亩;封山育林5155.65亩;低效林改造8651.55亩;人工造林1258.05亩,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协议签订面积26058亩,森林覆盖率达61.47%。落实县(区)、镇、村三级河长制责任网格化体系,以流域、水系为网,水库为格,逐网逐格落实责任。全区37条河流共设县级河长6名,镇级河长39名,村级河长77名,聘请河湖义务监督员145名,河湖保洁员271名,基本实现河流、水库等各类水域河、库长制全覆盖。全区重点河流马别河、白水河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优良率达100%。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节肥节药节膜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在示范点大力推行平衡配方施肥,秸杆还田、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对病虫草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能力。
四、打好“宣传”牌,阵地建设法治化。以“建”促“管”,在生态文明宣传阵地建设上下功夫,根据《关于建设生态环境系统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工作方案》,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系统专业优势,建设专业网络宣传、评论监管队伍,不断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主导权。推荐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熟悉生态环境保护业务知识,对生态环境热点话题、重大事件、突发事件,能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的人员具体负责,并开展专业培训,让宣传阵地建设走上法治化轨道,不断增强宣传舆论势能,唱响生态环境保护主旋律,营造浓厚的环保宣传舆论氛围。围绕“世界环境日”“贵州生态日”主题活动,组织学校、企业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四进”教育,组织郑屯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的500多名学生分批次参观全省第一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粤丰环保发电过程,从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邰贵林)
为推动县域青少年足球事业的蓬勃发展,点燃足球未来之星,同时借助足球运动助力儿童全
为持续净化黔西南州烟草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及走私烟草专卖品违法行为
2月15日,黔西南州2024年新春大返岗系列就业服务活动暨册亨县有组织劳务输出活动启动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