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再次定调今年货币政策,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同时,会议还指出,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央行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将逐步向常态回归,但不会急转弯,保持对经济恢复尤其是小微、民企等薄弱环节的必要支持力度。多机构预期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将较2020年稳步回落,不过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的信贷和融资支持将持续加码。
稳健货币政策更灵活精准
回顾2020年全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政策适度、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三大政策取向,搞好跨周期设计。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前瞻性引导利率下降,推动实现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伴随着经济逐渐恢复,一些应对疫情的临时性措施会逐渐退出,宏观政策会逐渐正常化,但不会贸然收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撰文称,目前收紧货币政策不利于稳增长和防风险。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消费仍有待恢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收紧货币政策,会加剧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表示,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过早收紧货币政策的政策取向。在目前低通胀的经济状况下,消费恢复将是一个逐步和缓慢的过程,制造业可能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这些都需要利率维持比较合适的水平,也需要在信贷方面保持一定支持力度。他认为,2021年利率水平大概率会维持现在水平不变。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也认为,货币政策选择以稳为主,未来将主要依靠OMO(公开市场操作)+MLF(中期借贷便利)实现基础货币投放,春节前全面降准概率低。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将加码
业内人士预期,今年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将较2020年稳步回落,与此同时,金融资源将被进一步精准引导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王一峰表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是货币政策松紧度的重要标尺,预计明年M2增速维持在10%左右,信贷、社融增速维持在11%至11.5%,信贷增量19万亿至20万亿元。
兴业研究指出,2021年宏观杠杆率将更为稳定,这意味着2021年M2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将双双出现回落。考虑到经济潜在增速的变化十分缓慢,2021年M2同比增速可能向2019年末的水平靠近,下降至9.0%左右。从社会融资规模的角度来看,2021年贷款、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同比增速都可能下降,而非标融资也将继续收缩,2021年全年社融增速或回落至11.1%。
在整体社融增速缓步回落的同时,金融资源将进一步引导至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央行工作会议指出,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工作会议还特别提及,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报告称,一方面,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性,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平衡好支持经济恢复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王一峰表示,在绿色金融方面,前期央行已制定《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评价指标包括余额/增量占比、余额同比增速以及不良率等,评价结果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并将MLF押品也扩容至绿色贷款,预计2021年央行将在MPA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考核力度。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环球市场业务主管吴英敏也表示,今年信贷投放将偏向于“新基建”方向。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及的环保、碳中和等,也都需要长期投入,这也将是重点投放方向之一。(记者 张莫 实习生 王惠民)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个人净资产升至18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980.6亿元),超越亚马逊CEO贝佐斯荣登全球第一大富豪。特斯拉目前涨幅4.5%,亚马逊涨1.8%。
据CNN商业频道7日消息,特斯拉股价在7日早段上涨超过5%,迫近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180.8元)历史高位,彭博社(Bloomberg)指出,马斯克的身家升至18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072.6亿元),以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元97.1亿元)之差力压贝佐斯,取代对方自2017年以来的全球首富地位。
现年49岁的马斯克的身家在2020年以火箭式急增。2020年初身价2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8.5亿元)、排名仅仅在50名以内。不过受到公司利润表现持续向好,再加上获纳入标普500指数及获华尔街投资者看好,特斯拉股价在去年一共急升743%,也使得马斯克或成为史上财富增长速度最快的人。
据了解,马斯克除了在特斯拉发展电动车外,他旗下的SpaceX也积极拓展太空市场,并表示希望利用自己的财富造福人类,带领人类进入太空旅行时代。
延伸阅读
买辆特斯拉,真的香吗?
近日, 特斯拉官方公布了国产特斯拉Model Y的售价,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的售价为33.99万元,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为36.99万元,而此前,在官网上,这两款车型的预售价分别为48.8万元、53.5万元。
这个价格被称为投向汽车界的一枚“重磅炸弹”,迅速引爆市场,特斯拉官网被挤“崩了”,全国各地门店也被挤爆。网传ModelY官方定价公布十小时内,总订购量就超过了10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流行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有意购车的消费者开始考虑电动汽车,那么你的下一辆车,会考虑电动汽车吗?
驾驶简单 环保轻盈
相较于传统的汽油车,电动汽车的环保优势和轻盈的驾驶体验受到不少人的青睐。
记者体验了一把特斯拉的驾乘感,行驶过程安静,启动和加速时噪音较小,踏板轻加速快,操作简单,同时人性化的辅助驾驶模式也提升了安全系数,整辆车的状态、周围障碍物都能直观地反应在屏幕上,自行设置巡航跟车距离和速度上限也对新手十分友好。
上午10点左右,在中南城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处,记者看到好几位车主正在给车充电。王先生表示,他于3年前就够买了起亚牌电动车,“当时电动汽车刚流行起来,我就看中了它环保的优点,而且因为用电驱动,整个车开起来比较安静。”
刚工作一年的市民小施前不久选购了一辆特斯拉,她表示自己驾驶经验很少,而电动汽车的油门轻,操作简单,非常适合她这样的新手。
颇受青睐 成本大降
小编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人,大多数人对新能源汽车有所了解,也有一些人有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市民王女士现在开的是一辆马自达燃油车,对于下一辆车,她有意愿换成新能源汽车,她认为新能源汽车环保、提速快,而且用电比用燃油省钱。但也有一部分人拒绝购买新能源车,冬季耗电快、充电不方便,不敢驾驶能源车上高速、开长途是拒绝的主要原因
记者来到海门大有境小鹏汽车展位,虽然不是节假日,但还是有不少人来咨询、试驾新能源汽车。销售经理陆帅帅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咨询新能源汽车,节假日最多一天要接待200多组消费者。价格、充电时间、续航能力是客户最最关心的三个点。”
陆帅帅介绍,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污染,即使按照耗电量换算成发电厂的排放,其造成的污染也少于汽油车;同时新能源汽车还能享受国家补贴,免购置税,后续保养花费少。而且,平时燃油家用车百公里耗油量为8、9升,燃油费大概50块左右,而新能源汽车百公里的电费是10块钱左右。
充电问题 最为揪心
由于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相对燃油车较差,需要频繁利用车辆空闲时间充电,因此充电桩的覆盖率成了影响消费者购车意愿的重要因素。
家住中南锦城的施皓喻是名蔚来车主,平日里他经常来中南城充电桩充电:“不同地方充电桩收取费用不一,中南城这里1度电合下来只要1.29元左右,而我使用快充,半小时就能充满70%的电量,能跑250公里左右。”他告诉记者,通过手机上的APP可以查询到附近空的充电桩,并根据实际自身需要选择快充或慢充模式。
而家住三厂的王先生认为城区里的充电桩还不够多,“我目前只知道市区里有三处充电桩,城东花园、中南城、市政府各一处,而我充满一次电只能跑上300公里,因此我2到3天就要来充一次电,以后得在家装一个了。”
据了解,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低温会让续航里程大幅缩水,“如果开着空调,那里程就更低了,如果不开空调,又会影响舒适性。”同为电动汽车车主的丁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