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图说金州
> 本地资讯> 图说金州

黔西南州文化底蕴厚重人文景观

更新:2014-10-25 17:01|编辑:小叶子|浏览:8283|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黔西南州文化底蕴厚重。有古人类文明遗址、万屯、交乐汉墓、战国—东汉铜鼓山遗址、古夜郎国遗址、驿道、南明皇宫、徐霞客游行线路、清道光试院、安龙十里荷塘、民国风云人物故里、何应钦故居、兴义笔山书院、贞丰老 ...

  黔西南州文化底蕴厚重。有古人类文明遗址、万屯、交乐汉墓、战国—东汉铜鼓山遗址、古夜郎国遗址、驿道、南明皇宫、徐霞客游行线路、清道光试院、安龙十里荷塘、民国风云人物故里、何应钦故居、兴义笔山书院、贞丰老城街等景区景点,历史跨度大,内容丰富。形成了跨时空的“历史长廊”。


  罗英才 摄影


  何应钦故居位于兴义市城南部45公里处。何应钦先生曾担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风波弯故居依山势筑石为堡,房屋于堡内,石垣上设有炮口枪洞,遇有攻击,可依堡自守。门窗、柱础采用透浮相间的中国传统雕刻手法,刻制诸多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狮虎龙凤图案,既典雅庄严,又富贵美观。在泥凼街上的故居由前厅、两厢及正厅构成四合大院,院中天井用石板镶嵌。院内石雕木刻图案多达百余幅。何应钦故居已修葺一新,成为全国陈列何应钦先生生平资料最多的陈列室,也是全国著名的历史人物旅游点。


  罗英才 摄影


  安龙招堤位于安龙县城东北隅,是省级风景名胜区。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安龙镇游击招国遴为根治水患,保护城垣,沟通陂塘海子东西两岸,亲自率领工匠开山采石,抬土挖泥,用一年时间筑起一条长80余丈、宽8尺的石堤,后人为纪念招国遴,取名为“招堤”。 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兴义知府张瑛又将招堤加高五尺,并在大堤北边海子种植荷花,形成垂柳夹岸、荷花十里的美丽画卷。张瑛之子,晚清名臣、湖广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近代洋务派领袖张之洞,曾在安龙度过少年时代。他11岁时,在招堤西侧金星山的半山亭上,一气咏成790余言的《半山亭记》,用“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沙明荷净,舞翠摇红”等佳句,盛赞招堤十里荷花的美景。如今的安龙招堤,已成为贵州最大的赏荷避署胜地。每逢盛夏时节,荷花绽放,喜迎四面八方的游人。曲桥彩亭浮在花海之上,各色鱼儿戏于莲叶底下,清风徐来,暗香浮动。游人漫步桥上亭中,或观鱼,或赏荷,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图说金州

黔西南州文化底蕴厚重人文景观

  • 编辑:小叶子浏览:8283评论: 0 兴义之窗
  •   黔西南州文化底蕴厚重。有古人类文明遗址、万屯、交乐汉墓、战国—东汉铜鼓山遗址、古夜郎国遗址、驿道、南明皇宫、徐霞客游行线路、清道光试院、安龙十里荷塘、民国风云人物故里、何应钦故居、兴义笔山书院、贞丰老城街等景区景点,历史跨度大,内容丰富。形成了跨时空的“历史长廊”。


      罗英才 摄影


      何应钦故居位于兴义市城南部45公里处。何应钦先生曾担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风波弯故居依山势筑石为堡,房屋于堡内,石垣上设有炮口枪洞,遇有攻击,可依堡自守。门窗、柱础采用透浮相间的中国传统雕刻手法,刻制诸多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狮虎龙凤图案,既典雅庄严,又富贵美观。在泥凼街上的故居由前厅、两厢及正厅构成四合大院,院中天井用石板镶嵌。院内石雕木刻图案多达百余幅。何应钦故居已修葺一新,成为全国陈列何应钦先生生平资料最多的陈列室,也是全国著名的历史人物旅游点。


      罗英才 摄影


      安龙招堤位于安龙县城东北隅,是省级风景名胜区。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安龙镇游击招国遴为根治水患,保护城垣,沟通陂塘海子东西两岸,亲自率领工匠开山采石,抬土挖泥,用一年时间筑起一条长80余丈、宽8尺的石堤,后人为纪念招国遴,取名为“招堤”。 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兴义知府张瑛又将招堤加高五尺,并在大堤北边海子种植荷花,形成垂柳夹岸、荷花十里的美丽画卷。张瑛之子,晚清名臣、湖广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近代洋务派领袖张之洞,曾在安龙度过少年时代。他11岁时,在招堤西侧金星山的半山亭上,一气咏成790余言的《半山亭记》,用“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沙明荷净,舞翠摇红”等佳句,盛赞招堤十里荷花的美景。如今的安龙招堤,已成为贵州最大的赏荷避署胜地。每逢盛夏时节,荷花绽放,喜迎四面八方的游人。曲桥彩亭浮在花海之上,各色鱼儿戏于莲叶底下,清风徐来,暗香浮动。游人漫步桥上亭中,或观鱼,或赏荷,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