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江与黄浦江的交汇处。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上海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前来游玩。但是令“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记者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漂亮的湿地公园,竟然是在钢渣堆上建起来的。
炮台湾因清代曾在此建造水师炮台而得名。湿地公园绿树成荫,碧水环绕,还很人性化地建了不少亲水平台。据了解,这里的温度,要比市区低3—4度。采访团上午到达时,公园里已有不少市民了,他们或在树荫下乘凉,或沿弯曲的游道漫步,或凭栏望江,每个人都满脸惬意。公园的对面不远处,就是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两艘巨大的白色游轮正停靠在港口。
谁能想到,11年前,这个漂亮的湿地公园里还到处堆放着数量庞大的钢渣。
上世纪60年代起,受限于当时的炼钢技术,周边的上钢一厂、五厂在炼钢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钢渣,工厂便陆续将这些废钢渣回填在这片长江滩涂湿地上。经年累月,这里便形成了一座40多万平方米的钢渣陆域,相当于60个足球场大。
据当地人称,在此后长达三四十年的时间里,这里满眼望去都是一片荒芜的灰白色,给长江和黄浦江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居民生活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2005年,地方政府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决定在这片钢渣堆上规划建造湿地公园。公园的生态修复以钢渣不外运、不产生二次污染为原则。于是,工人们在钢渣地上覆盖了一米多厚的土壤,精心挑选了适合钢渣地的植被种类,在覆土时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将钢渣与种植土进行不同配比的混合。
通过两年多系统地对地形整理、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昔日的钢渣堆终于有了生机。2007年5月,公园一期建成并开放。又经过四年的努力,2011年10月,公园二期建成开放。
宝山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董义介绍,湿地公园包括沿江近海与海岸湿地、园内人工湿地两大部分,总面积106.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达63.6公顷。公园动植物种类丰富,目前有种类植物108种,鸟类14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
公园开放后,立即受到了市民的欢迎。他们说,以前这里许多企业生产时冒出大量烟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如今,政府“还”给了他们一个“生态绿肺”、“天然氧吧”。一位名叫叶林的市民带着读小学的女儿正在公园里游玩。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们一家已经是数次来湿地公园了,这里不但空气质量好,酷暑时节气温还比城区低。到了傍晚和周末,来湿地公园休闲的人更多。
目前,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宣传湿地功能价值、普及湿地保护知识、进行湿地科学研究的推介平台,先后被评为国家4A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五星级公园。(徐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