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兴义之窗教育> 教育资讯> 医疗

吗啡该不该肌内注射?

更新:2017-6-29 14:22|编辑:computer|浏览:2191|评论: 0 |来源:
摘要:  吗啡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特别是癌痛治疗领域。但吗啡“肌内注射"现象普遍存在,可是您知道吗?这是超说明书用药。  实例  患者,女性,72 岁。确诊恶性淋巴瘤 20 月余,头痛 2 周余入院。有高血 ...
  吗啡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特别是癌痛治疗领域。但吗啡“肌内注射"现象普遍存在,可是您知道吗?这是超说明书用药。

  实例

  患者,女性,72 岁。确诊恶性淋巴瘤 20 月余,头痛 2 周余入院。有高血压病、胃溃疡史多年。入院后,头颅 CT 未见明显异常,但考虑淋巴瘤侵犯,疼痛科会诊后建议:加巴喷丁胶囊 0.3 bid 口服,必要时加量;甲钴胺片 0.5 mg tid 口服;疼痛时用吗啡止痛。一天后患者头痛剧烈,医嘱予盐酸吗啡注射液 10 mg 肌注,立即。


分析

  1:说明书上并未推荐肌内注射
  药品说明书上关于盐酸吗啡注射液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及手术后镇痛注入硬膜外间隙,如果肌内注射,则属于超说明书用药。

  2:不符合 WHO 癌痛治疗原则
  癌痛治疗有 5 项基本原则: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剂量个体化、注意具体细节。

  对于癌痛患者首选口服给药,《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 年版)中对于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患者的剂量滴定原则,建议使用吗啡即释片进行剂量滴定。案例中的患者目前尚能经口服途径给药,建议口服给药滴定,而非通过注射途径。

  3:皮下注射更简单、安全。肌内注射适用于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肌内注射相比皮下注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注射部位的精确定位。吗啡的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及皮下注射后 10~30 min 达到血浆峰浓度并持续释放至血浆内,45~90 min 产生最大镇痛效应,持续作用近 4 h。吗啡皮下注射局部刺激小,吸收更稳定,同时起效快,操作相对简单,皮下注射完全能达到肌注同样的要求。

  欧洲姑息治疗协会关于吗啡注射途径的建议是:一般来说,没有肌肉内应用吗啡治疗慢性癌痛的指征,因为皮下途径更简单而且疼痛较轻。

  综上所述,不建议吗啡肌内注射。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会计
医疗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