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人,尤其是外科急性创伤,最主要也是患者最容易描述的一个体症便是剧烈疼痛,而在急诊救治过程中即时止痛也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临床上使用的止痛剂也是多种多样,然而许多药物在使用后都可能出现不同的副作用,急诊最近常用的地佐辛也不例外,这两天已有三例患者连续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一例甚至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案例一
患者,男性,21岁,因电瓶车与电瓶三轮车相撞导致右足第一趾骨粉碎性骨折,于17点平车推入科。入科时患者主诉头晕、恶心、干呕,否认其他疾病史、否认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有撞击;并主诉入院后在急诊注射过止痛针一针,注射后开始才觉得有头晕恶心症状。查询门诊病历卡得知患者正是使用了地佐辛5mg肌肉注射。由于患者上述症状一直未缓解,遵医嘱给与胃复安10毫克肌肉注射后2小时患者症状减轻。
案例二
患者,男性,24岁 因机器伤导致左手掌贯通伤,于23:00平车推入科。入科时患者主诉头晕、恶心、干呕明显并伴有呼吸困难,患者否认其他病史否认头外伤等;同时主诉入院时在急诊科注射止痛针一支,上述症状也是在打止痛针后出现的。入科后护士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生命体征监测示生命体佂平稳,患者心率波动在68-72次/分,血压波动在120-130/69-70mmHg,血氧98%-100%,约15分钟后患者上述症候缓解,护士予破伤风皮试结果阴性后予以破伤风1500个单位肌肉注射。注射10分钟之后,即23:35左右患者突发牙关紧闭、全身抽搐、血压下降至90/50mmHg,症状持续约1分钟,但期间血氧饱和度未下降,在97%上下。医嘱立即予10毫克地塞米松静脉推注,于23:50患者彻底好转血压上升至106/60mmHg。
案例三
患者,男性,26岁 工厂上班机器不慎砸伤导致左手掌长骨骨折,于凌晨4点钟入院,入院后于急诊注射地佐辛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一次,否认其他疾病及头部外伤史,1小时后患者自行缓解。
案例分析:
三例患者存在的共性问题
1 临床症状极其相似:三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 否认其他疾病史:均否认其他疾病史、否认头部外伤史。
3 使用了相同的药物:地佐辛5mg肌肉注射
4 出现症状时间相同:三人都是在注射后半小时内出现的症状。连续三例病人出现相同症状,不得不让人重视,于是小编赶紧翻阅了地佐辛的说明书:
药理作用
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本品有可能产生显著的呼吸抑制、减少供氧量,也有可能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或诱发谵妄。能缓解患者疼痛,其镇痛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与吗啡相当,注射本品可完全快速吸收。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发生率在3%-9%
头晕发生率在1%-3%
低血压发生率<1%
注意事项中还提到,本品和酒精合用可加重中枢抑制作用,但都未提及使用后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案例2中患者先是注射了地佐辛,后又注射了破伤风然后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到底是哪个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似乎破伤风的可能更大一些,但也不排除是地佐辛引起的过敏。所以在使用这个药物时不宜后应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使用注意要点:
1、使用时不宜用酒精消毒皮肤,以免加重中枢抑制作用。
2、常见不良反应:有无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头晕谵妄等。
3、使用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有症状者尽量不要再使用其他可能导致过敏的药物
4、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加强巡视,使用2小时内治疗盘及时备抢救盒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