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晴隆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晴隆

晴隆县都田村:人居环境提质增“颜”,绘就振兴最美底色

更新:2024-11-13 09:56|编辑:山遇水|浏览:797|评论: 0 |来源: 百姓关注
摘要: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都田村位于花贡镇东北部,距镇政府距离全程17公里。东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毛口乡接壤,南连本镇坪山村,西接新寨村、河塘社区,北以中营镇的大马鞍山至八岗山脉为界。全村布依族占90%,汉族、苗 ...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都田村位于花贡镇东北部,距镇政府距离全程17公里。东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毛口乡接壤,南连本镇坪山村,西接新寨村、河塘社区,北以中营镇的大马鞍山至八岗山脉为界。全村布依族占90%,汉族、苗族等占10%民族,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的、以布依族为主要民族的村落。

都田村地质距今约3.5亿年形成,最古老地层为石炭系,岩性以深色石灰岩及泥贡岩为主,夹有大量硅、质沙岩。最高峰是海拔2657米的花岗岩,最低点是海拔585米的光照湖,落差2072米。四季分明的都田村,年降雨量在 1200毫米以上。

2009年,投入财政资金130万元为花贡镇都田村五里牌修串户路5千米。建成茶亭农贸市场,完成都田村五里碑道路硬化及早熟蔬菜灌溉工程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都田村大力发展经济,促进村民、村财政双增收,村支两委始终以“农民增收,村财增收”为目标,结合实际,调整结构,发挥优势,大力引导村民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多种经营,实现了村级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2013年,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都田村、母洒村8条机耕道路建设,投入资金50万元实施都田村沟渠、山塘治理。
2014年完成都田村小康移民“整村推进”建设,重点推进都田移民安置点扶持生产项目,投入生产扶持12万元用于发展养牛,5万元用于新修蓄水池,42万元用于扶持农户发展养殖(猪),18万元扩于发展种植(烤烟),投入移民后备费208万元建成小水窖146口,整合扶贫资金25万元发展种植(核桃),整合国土资金200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6.67公顷,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60万元实施都田村一、二组污水及垃圾处理,投资46.2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00套,投资40.8万元种植香蕉26.67公顷,配套设施80立方米蓄水池、机耕道3.6千米;2016年,建成花贡都田休闲园。
都田村调整产业结构,结合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步入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
2016年以来,全村成立1个专业生产合作社,1家股份制有限公司,为全村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和农民可支配的经济收入增加创造出一种新模式,闯出了一条新路径。
截至2024年4月,都田村农业总产值较上年增长6%;粮食播种面积2650亩,澳洲坚果种植300亩,花椒种植3000余亩,烤烟种植面积200亩,养牛200余头、生猪1000余头,山羊200余头。
在巩固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完成省道S314道路沥青硬化10公里、花椒产业路11.5公里、广电网络实现全覆盖。

目前,都田村粮食生产谷物类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高粱、小麦、小米种植面积少。养殖业以牛、猪、鸡、鸭、鹅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花椒、茶叶、坚果等为主。

基层治理方面,都田村实行基层社区治理模式,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环境美、生活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打造都田村生态宜居村寨;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全村教育、卫生、文化、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创造良好环境。
文化特色方面,都田村居住的主要民族为布依族,其服饰以黑色为主,彩色为辅,男性常穿长衣和长裤,女性则穿长裙、长袍和对襟衫;同时布依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如歌舞、陆游歌、山歌、器乐、织布、刺绣和银饰等,歌舞以节奏明快、动作热烈、饱含激情的表现形式著称;民俗节日有“三月三”、“六月六”等。
古迹有古驿道、都田都司署遗址。景点有古榕树、河塘段光照湖风景。
都田古驿道历史以来为滇黔要道,旧称阿都田驿站。位于县城北70余公里之花贡镇人民政府驻地东隅12公里处,小马鞍山南麓。314公路横越其地,今为都田村民委会驻地。古驿道一路山高水长,过峡穿帐,峰回路转,九曲十环,风光秀丽。
都田都司署遗址。清雍正七年(1729),总督鄂尔察“以速驿递,以便商民”题请,裁盘江驿改置毛口驿,废毛口以西之列当驿,改置阿都田驿,设都司署。清末,白旗军攻打郎岱,曾经占居都司府,作为布军之地。遗址在都田一组。
在都田村,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名木4棵,生长在都田一组,其中3棵已列入“晴隆县古树大树名木”,于2017年挂牌保护管理。
光照湖宛若一颗高原明珠镶嵌于崇山峻岭之中,是蓄水发电形成的人工湖泊位于北盘江中游,回水长度69公里,蓄水面积51.45平方公里,库容量32.45亿立方米,是贵州省最大的人工湖泊。其具有高山、峡谷、平湖一体的独有景色,雄、奇、险、峻、秀为一体的绝美风光,是最具魅力、最具潜力的旅游景点之一。
行走古道,触摸时间的留痕,时间穿梭,都田村从旧貌到新颜,人居环境从“净”向“美”转变,“户户见绿、步步皆景”的和美田园风貌,正在化为现实,也勾勒出蓬勃向上的振兴画卷。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晴隆

晴隆县都田村:人居环境提质增“颜”,绘就振兴最美底色

  • 编辑:山遇水浏览:797评论: 0 百姓关注
  •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都田村位于花贡镇东北部,距镇政府距离全程17公里。东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毛口乡接壤,南连本镇坪山村,西接新寨村、河塘社区,北以中营镇的大马鞍山至八岗山脉为界。全村布依族占90%,汉族、苗族等占10%民族,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的、以布依族为主要民族的村落。

    都田村地质距今约3.5亿年形成,最古老地层为石炭系,岩性以深色石灰岩及泥贡岩为主,夹有大量硅、质沙岩。最高峰是海拔2657米的花岗岩,最低点是海拔585米的光照湖,落差2072米。四季分明的都田村,年降雨量在 1200毫米以上。

    2009年,投入财政资金130万元为花贡镇都田村五里牌修串户路5千米。建成茶亭农贸市场,完成都田村五里碑道路硬化及早熟蔬菜灌溉工程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都田村大力发展经济,促进村民、村财政双增收,村支两委始终以“农民增收,村财增收”为目标,结合实际,调整结构,发挥优势,大力引导村民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多种经营,实现了村级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2013年,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都田村、母洒村8条机耕道路建设,投入资金50万元实施都田村沟渠、山塘治理。
    2014年完成都田村小康移民“整村推进”建设,重点推进都田移民安置点扶持生产项目,投入生产扶持12万元用于发展养牛,5万元用于新修蓄水池,42万元用于扶持农户发展养殖(猪),18万元扩于发展种植(烤烟),投入移民后备费208万元建成小水窖146口,整合扶贫资金25万元发展种植(核桃),整合国土资金200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6.67公顷,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60万元实施都田村一、二组污水及垃圾处理,投资46.2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00套,投资40.8万元种植香蕉26.67公顷,配套设施80立方米蓄水池、机耕道3.6千米;2016年,建成花贡都田休闲园。
    都田村调整产业结构,结合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步入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
    2016年以来,全村成立1个专业生产合作社,1家股份制有限公司,为全村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和农民可支配的经济收入增加创造出一种新模式,闯出了一条新路径。
    截至2024年4月,都田村农业总产值较上年增长6%;粮食播种面积2650亩,澳洲坚果种植300亩,花椒种植3000余亩,烤烟种植面积200亩,养牛200余头、生猪1000余头,山羊200余头。
    在巩固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完成省道S314道路沥青硬化10公里、花椒产业路11.5公里、广电网络实现全覆盖。

    目前,都田村粮食生产谷物类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高粱、小麦、小米种植面积少。养殖业以牛、猪、鸡、鸭、鹅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花椒、茶叶、坚果等为主。

    基层治理方面,都田村实行基层社区治理模式,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环境美、生活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打造都田村生态宜居村寨;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全村教育、卫生、文化、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创造良好环境。
    文化特色方面,都田村居住的主要民族为布依族,其服饰以黑色为主,彩色为辅,男性常穿长衣和长裤,女性则穿长裙、长袍和对襟衫;同时布依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如歌舞、陆游歌、山歌、器乐、织布、刺绣和银饰等,歌舞以节奏明快、动作热烈、饱含激情的表现形式著称;民俗节日有“三月三”、“六月六”等。
    古迹有古驿道、都田都司署遗址。景点有古榕树、河塘段光照湖风景。
    都田古驿道历史以来为滇黔要道,旧称阿都田驿站。位于县城北70余公里之花贡镇人民政府驻地东隅12公里处,小马鞍山南麓。314公路横越其地,今为都田村民委会驻地。古驿道一路山高水长,过峡穿帐,峰回路转,九曲十环,风光秀丽。
    都田都司署遗址。清雍正七年(1729),总督鄂尔察“以速驿递,以便商民”题请,裁盘江驿改置毛口驿,废毛口以西之列当驿,改置阿都田驿,设都司署。清末,白旗军攻打郎岱,曾经占居都司府,作为布军之地。遗址在都田一组。
    在都田村,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名木4棵,生长在都田一组,其中3棵已列入“晴隆县古树大树名木”,于2017年挂牌保护管理。
    光照湖宛若一颗高原明珠镶嵌于崇山峻岭之中,是蓄水发电形成的人工湖泊位于北盘江中游,回水长度69公里,蓄水面积51.45平方公里,库容量32.45亿立方米,是贵州省最大的人工湖泊。其具有高山、峡谷、平湖一体的独有景色,雄、奇、险、峻、秀为一体的绝美风光,是最具魅力、最具潜力的旅游景点之一。
    行走古道,触摸时间的留痕,时间穿梭,都田村从旧貌到新颜,人居环境从“净”向“美”转变,“户户见绿、步步皆景”的和美田园风貌,正在化为现实,也勾勒出蓬勃向上的振兴画卷。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