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薏仁米收割现场
金秋十月,兴仁市薏仁米进入收割期,一株株薏仁米长势喜人,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薏米穗压弯了枝头,薏仁米种植基地里或人工收割,或机器采收,呈现出一片火热的丰收场景。
图为测产现场
10月9日早上,记者跟随市农业农村局来到回龙镇的薏苡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只见农户们一大早便来到地里进行收割、脱粒、装袋薏仁米,等待由省、州、市专业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到现场进行测产,并现场出售。
图为王显贵接受采访
兴仁市薏仁米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显贵说:“今天贵州省农科院热作所、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兴仁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组成专家组到回龙镇对薏仁米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基地进行临田测产验收,专家组随机抽取3块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地进行测产验收。经过测产验收,(折干后)最高亩产为332.55公斤,通过对三块试验田的加权平均测算,最终测产的数据为(折干后)亩产为313.09公斤。”
同一时间,在下山镇茅坪村的薏仁米种植基地里,3台收割机穿梭在地间,随着机器驶过,薏仁米植株被源源不断地卷入机器,收割、脱粒、除杂、吐秆一气呵成,机器的超高效率让种植大户凌礼胜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也坚定了他继续种植薏仁米的决心。
图为凌礼胜接受采访
下山镇薏仁米种植大户凌礼胜说:“今年,我种有600多亩薏仁米,和公司签的协议是七块钱一公斤,预计产量在二十来万斤,这两天正在收割,有3台收割机,预计要四天左右收完,产值在七十万元左右。”
图为薏仁米
据了解,兴仁市今年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以“订单种植”的方式发展薏仁米产业,位于巴铃镇的贵州兴仁薏仁米产业公司是市内今年订单种植的8家企业之一,该公司今年收购的合同单价为3.5元/斤,高于目前市场价。
图为夏召和接受采访
贵州兴仁薏仁米产业公司总经理夏召和说:“我们公司是十月一日就开秤了,今年的薏仁米比往年的要略早12天,我们今年收购是采用‘订单种植’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按照绿色有机,每斤三块五的出田谷给老百姓订单收。今年,我们公司预计收二万四千亩薏仁谷,从10月1日持续到10月30日左右,集中在这个月收购,收购以后我们进行及时烘干,保证薏仁米的品质提质增效。”
在下山镇民族村订单收购现场,已然有许多农户按照订单合同的面积将自家包装好的薏仁米拖到指定地点等待收购人员检查、称重、上车。交易完成后,公司现场将账款直接打到农户的账户上,收到货款的农户们笑声四起,大家在交易中感受到产业振兴、勤劳致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图为黄成强接受采访
下山镇民族村种植户黄成强说:“今天公司的人过来收薏仁米,我家有一亩的订单,卖了600斤,收入2000多块钱,剩下的还有1000多斤,不是基地的,还是一样的卖给公司里面,钱是立马到账的,非常的开心。”
薏仁米是兴仁市的主要经济农作物之一,为继续发展壮大薏仁米产业,市农业农村局将在薏仁米溯源、优质品种研发、特色品牌打造、产品提质增量、健全产业链条等方面狠下功夫,以产业促乡村振兴,以农业促农民增收,以经济促农村发展。
王显贵说:“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薏仁米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二是开展薏仁米单产提升工程,提高薏仁米单产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快薏仁米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增加薏仁米附加值;四是加强薏仁米大数据中心建设,重点在薏仁米溯源系统建设。”
(兴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正雄 李荣欢 杜维 熊庭波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