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安龙

2024年水稻高产栽培安龙示范点现场测产验收

更新:2024-10-8 10:01|编辑:嘉丽|浏览:889|评论: 0 |来源: 安龙新闻
摘要:  日前,由省、州、县农技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组对2024年水稻高产栽培安龙示范点进行临田测产验收。  走进招堤街道海庄村,大片大片的金色稻田映入眼帘,饱满的稻穗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验收组专 ...
  日前,由省、州、县农技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组对2024年水稻高产栽培安龙示范点进行临田测产验收。


  走进招堤街道海庄村,大片大片的金色稻田映入眼帘,饱满的稻穗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验收组专家来到水稻高产栽培安龙示范点,严格按照测产程序,选取典型田块精准测量面积,采用收割机进行收割、脱粒,最后进行称重。


  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发丽介绍道:“通过田间全田实测、实割,测量水分、测量面积、测量重量,通过一系列的折算,就得到实际产量。”经过仔细统计和认真核算,最高亩产达967.17公斤,平均亩产达867.07公斤。


  据了解,此次测产验收的是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安龙县海庄村实施的“2024年贵州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黔西南州综合试验站”项目,也是省级“揭榜挂帅”百亩方水稻高产示范项目实施范畴。该点位选用了泰优808和甬优1540等水稻品种,种植面积为50亩,采用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水稻“两增一调”高产栽培技术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依据水稻生育进程开展科学施肥和水分管理,种植出的水稻植株生长健壮、穗层整齐,有效提升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发丽说:“农机、农艺、品种三者结合得比较好的,今天的这个示范点,算是我们结合得比较到位的,技术到位率比较高的一个示范点。”

  接下来,安龙县将继续推广实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种植,不断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通过良种良法、绿色发展,实现传统水稻的提质增产增收。(唐金 韦华春)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安龙

2024年水稻高产栽培安龙示范点现场测产验收

  • 编辑:嘉丽浏览:889评论: 0 安龙新闻
  •   日前,由省、州、县农技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组对2024年水稻高产栽培安龙示范点进行临田测产验收。


      走进招堤街道海庄村,大片大片的金色稻田映入眼帘,饱满的稻穗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验收组专家来到水稻高产栽培安龙示范点,严格按照测产程序,选取典型田块精准测量面积,采用收割机进行收割、脱粒,最后进行称重。


      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发丽介绍道:“通过田间全田实测、实割,测量水分、测量面积、测量重量,通过一系列的折算,就得到实际产量。”经过仔细统计和认真核算,最高亩产达967.17公斤,平均亩产达867.07公斤。


      据了解,此次测产验收的是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安龙县海庄村实施的“2024年贵州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黔西南州综合试验站”项目,也是省级“揭榜挂帅”百亩方水稻高产示范项目实施范畴。该点位选用了泰优808和甬优1540等水稻品种,种植面积为50亩,采用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水稻“两增一调”高产栽培技术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依据水稻生育进程开展科学施肥和水分管理,种植出的水稻植株生长健壮、穗层整齐,有效提升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发丽说:“农机、农艺、品种三者结合得比较好的,今天的这个示范点,算是我们结合得比较到位的,技术到位率比较高的一个示范点。”

      接下来,安龙县将继续推广实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种植,不断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通过良种良法、绿色发展,实现传统水稻的提质增产增收。(唐金 韦华春)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