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望谟县最东面的桑郎镇,房屋错落有致,农田阡陌纵横,桑郎河水悠悠,远处山峰云雾缭绕,宛如诗人笔下的桃源画境。
小镇入口处,一栋蓝白相间的两层小楼依河而建,这是望谟县公安局麻山中心派出所桑朗警务室,警务室里的民警辅警共同守护着桑郎镇的2895户村民。
“走吧,咱们先去韦大爷家看看。”8月13日8时许,新来的社区民警吴文彬拿上笔记本、走访登记表、矛盾纠纷回访表,与驻村辅警黄经虎一起去桑郎村走访。
吴文彬深知要想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与群众交心,获得他们的信任。为此,他一有时间就去村子里“晃”,边“晃”边向村民“推销”自己。
“每天在村子里‘晃’果然有用,昨晚韦大爷与人发生争吵,就立即给我打了电话。”吴文彬首先来到了韦大爷家。
原来,8月12日23时,韦大爷的邻居小韦酒后回家情绪高涨,长时间大声嚷嚷,吵得韦大爷无法入睡,韦大爷让其小声些,小韦不但不听,反而言语辱骂韦大爷。接到报警后,吴文彬迅速赶到,经过一番劝解,小韦向韦大爷道了歉,双方握手言和。
“吴警官快来屋里坐,昨晚真是多亏了你。”还未走进家门,韦大爷就热情地招呼着。
二人回访结束,继续往村子里走。
一路上,黄经虎不断介绍着:河边卖菜的黄奶奶是一个人居住、韦某平喝了酒就爱找人吵架、12岁的小华比较贪玩,警务室已经找过好几回……一个小时下来,吴文彬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满了一页纸。
桑郎镇有6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一名包村辅警,黄经虎就是桑郎村的包村辅警,工作8年以来,他一直协助社区民警开展治安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所以对村民的情况十分了解。
“吴警官,我们这边有人吵起来了……”两人刚踏进卖芒果的韦老板家,吴文彬就接到八合村网格员韦国东的电话。
匆忙赶到现场后,只见黄大娘与收辣椒的王老板吵得面红耳赤,双方全程用布依话交流,这让听不懂布依话的吴文彬犯了难。韦国东一句一句地翻译给吴文彬听,他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最后一批辣椒成熟,王老板给黄大娘的定价是1.8元/斤,谁知行情不好,王老板想降至1.3元/斤,黄大娘说什么都不愿意,还觉得王老板是故意砍价。
“大家各退一步,咱们折中一下,以1.5元/斤来算怎么样?”吴文彬劝道。经韦国东翻译,双方均同意了这个价格,看着800斤辣椒都被收走,黄大娘终于展开了笑颜。
“基层工作就是这样,大纠纷没有,小矛盾不断。”吴文彬说,像这样的问题,网格员发现后都会第一时间告知社区民警,并及时开展调解,小镇居民邻里关系愈发和谐了。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借助网格员“第一触手”人熟、地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每个村的网格员都成为了村居平安稳定的“守门员”。
19时许,七星桥下吃烧烤的游客越来越多,吴文彬与包村辅警、网格员一起规范着装后,来到桑浪河畔巡防“打招呼”。
放眼远望,榕树下,老人乘凉唠着家常;广场上,小孩儿你追我赶;桑郎河里,游客戏水打闹;河岸边,不时走过民警辅警……一幅平安和谐的美好画卷,在桑郎镇的街头小巷徐徐展开。(张琪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