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贞丰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贞丰

贞丰县珉城构建“互嵌式”和谐社区

更新:2024-7-31 09:26|编辑:嘉丽|浏览:531|评论: 0 |来源: 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摘要:  清晨的阳光洒在矗立的高楼上,犹如抹上一层金色。珉城社区的集市上,售货摊主忙着埋头整理各自的货物,准备好迎接赶集购物人们的到来。  珉城社区建成于2017年10月,位于贞丰县丰茂街道中心地段。全社区共有33 ...
  清晨的阳光洒在矗立的高楼上,犹如抹上一层金色。珉城社区的集市上,售货摊主忙着埋头整理各自的货物,准备好迎接赶集购物人们的到来。

  珉城社区建成于2017年10月,位于贞丰县丰茂街道中心地段。全社区共有3324户14626人,来自全县15个乡(镇)122个村,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

  珉城社区

  贞丰县珉城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服务社区各民族群众为重心,构建“互嵌式”和谐社区为目标,推动社区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党建引领,搭建“连心桥”。社区以党总支为核心,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堡垒建设。实行街道、社区、物业“三位一体”协商共管的议事模式,构建“1+3+N”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标准化党群服务平台,配齐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将辖区划分为4个民族工作服务网格,把98名社区党员和4名物业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和服务联建共管格局。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了解各族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精细、暖心的“嵌入式”服务,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族团结食堂太方便我们了!我天天带孙子来吃饭,饭菜好吃又便宜,环境干净又卫生,节省了好多麻烦。社区就是我们大家的幸福家园!”从鲁容乡纳腊村搬来的陆德成笑呵呵地说。

  民族团结食堂

  办好“食”事,描绘“同心圆”。民生“食”事无小事,关系千家万户。珉城社区聚焦“一老一小”的生活琐事,因地制宜创办“民族团结食堂”,切实解决各族居民“食”事。社区基于来自各乡(镇)各民族生活习惯的实际,通过上门征求意见,召开群众会,把文明新风作为移风易俗的切入点,兴办“民族团结食堂”。不仅解决了各族群众办喜事的难题,并且降低成本,减轻负担,倡导了文明新风尚。对居家的“一老一小”带来生活方便,社区各族群众的一日三餐,有了保障,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目前,每天在食堂用餐的群众有300人左右,多时达到500余人。扎实有效的服务工作,实现社区居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同吃一桌饭”的目标,凝聚了人心,赢得了民心,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生福祉。

  “我过去在广东打工,身体不好,回到社区自己做民族服装,利用赶场天在社区集市卖,一个月也有二、三千元收入,既照顾了家庭又有收入。”社区居民吴光情一边卖衣服一边开心地说。

  热闹的集市

  落实就业,共唱“团结曲”。就业是社区最大的民生,关系社区基层治理的稳定。珉城社区把就业作为改善各族群众生活保障、构建“互嵌式”发展社区的重点工作。形成了县、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登记、岗位信息等“一条龙”就业服务。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家电修理、理发、厨艺、民族服饰裁剪等技能培训,让社区各族居民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创建社区就业帮扶车间,在社区建立一周一次的集市,帮助方便吸纳社区劳动力就近就业。

  今年以来,社区组织各族群众到省外务工人员2842人,社区大学毕业生考入机关事业单位23人;租赁门面固定经营小超市7家;利用赶场天固定摆摊卖小吃25家,摆临时摊点145家。

  “我们还要不断完善社区功能,为各族群众提供舒适的生活服务,有效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珉城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朱洪秀说。(文/图 通讯员 陈湘飚)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贞丰

贞丰县珉城构建“互嵌式”和谐社区

  • 编辑:嘉丽浏览:531评论: 0 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   清晨的阳光洒在矗立的高楼上,犹如抹上一层金色。珉城社区的集市上,售货摊主忙着埋头整理各自的货物,准备好迎接赶集购物人们的到来。

      珉城社区建成于2017年10月,位于贞丰县丰茂街道中心地段。全社区共有3324户14626人,来自全县15个乡(镇)122个村,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

      珉城社区

      贞丰县珉城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服务社区各民族群众为重心,构建“互嵌式”和谐社区为目标,推动社区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党建引领,搭建“连心桥”。社区以党总支为核心,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堡垒建设。实行街道、社区、物业“三位一体”协商共管的议事模式,构建“1+3+N”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标准化党群服务平台,配齐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将辖区划分为4个民族工作服务网格,把98名社区党员和4名物业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和服务联建共管格局。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了解各族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精细、暖心的“嵌入式”服务,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族团结食堂太方便我们了!我天天带孙子来吃饭,饭菜好吃又便宜,环境干净又卫生,节省了好多麻烦。社区就是我们大家的幸福家园!”从鲁容乡纳腊村搬来的陆德成笑呵呵地说。

      民族团结食堂

      办好“食”事,描绘“同心圆”。民生“食”事无小事,关系千家万户。珉城社区聚焦“一老一小”的生活琐事,因地制宜创办“民族团结食堂”,切实解决各族居民“食”事。社区基于来自各乡(镇)各民族生活习惯的实际,通过上门征求意见,召开群众会,把文明新风作为移风易俗的切入点,兴办“民族团结食堂”。不仅解决了各族群众办喜事的难题,并且降低成本,减轻负担,倡导了文明新风尚。对居家的“一老一小”带来生活方便,社区各族群众的一日三餐,有了保障,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目前,每天在食堂用餐的群众有300人左右,多时达到500余人。扎实有效的服务工作,实现社区居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同吃一桌饭”的目标,凝聚了人心,赢得了民心,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生福祉。

      “我过去在广东打工,身体不好,回到社区自己做民族服装,利用赶场天在社区集市卖,一个月也有二、三千元收入,既照顾了家庭又有收入。”社区居民吴光情一边卖衣服一边开心地说。

      热闹的集市

      落实就业,共唱“团结曲”。就业是社区最大的民生,关系社区基层治理的稳定。珉城社区把就业作为改善各族群众生活保障、构建“互嵌式”发展社区的重点工作。形成了县、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登记、岗位信息等“一条龙”就业服务。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家电修理、理发、厨艺、民族服饰裁剪等技能培训,让社区各族居民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创建社区就业帮扶车间,在社区建立一周一次的集市,帮助方便吸纳社区劳动力就近就业。

      今年以来,社区组织各族群众到省外务工人员2842人,社区大学毕业生考入机关事业单位23人;租赁门面固定经营小超市7家;利用赶场天固定摆摊卖小吃25家,摆临时摊点145家。

      “我们还要不断完善社区功能,为各族群众提供舒适的生活服务,有效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珉城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朱洪秀说。(文/图 通讯员 陈湘飚)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