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万屯镇写好“牛文章” 做强“牛经济”打造“肉牛小镇”

更新:2023-11-27 09:15|编辑:梗号叁|浏览:4609|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近年来,义龙新区万屯镇擦亮“国家农业农村部定点牲畜市场”这块招牌,以肉牛小镇为定位,强化产业发展规划、经营主体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抓手,探索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发展模式 ...
  近年来,义龙新区万屯镇擦亮“国家农业农村部定点牲畜市场”这块招牌,以肉牛小镇为定位,强化产业发展规划、经营主体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抓手,探索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发展模式,逐渐形成种、养、销、食的全链条肉牛产业。全镇通过念好“养牛经”,做强“牛经济”,带领群众“犇”出致富路,过上“牛日子”。

  每到星期二,位于万屯镇万屯村五组的万屯大牲畜交易市场就格外热闹。只见一头头牛有序排开,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价还价、牵牛装车、现金结算,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交易现场。

  “每个星期二我们都来,一早上要收购100头左右,有的时候甚至150到200头,选择来这里收购,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牛吃的是新鲜的、优质的牧草,肉质、品质我们都很满意,单价也不会比其他地方相差太多。”贵州采购商朱明宏说。

  万屯大牲畜交易市场作为西南地区最大最成熟的大牲畜交易市场,吸引了广西、浙江、福建、云南等全国各地的客商。来自本地及周边的养牛户也纷纷将家里的优质肉牛拉到市场进行交易。这些肉牛将由客商收购向国内20多个省市进行销售。

  万屯大牲畜交易市场管理员李书卓说:“万屯牛市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上每个省都有,最多的是广西、广东、浙江、福建、上海、云南这几个省份。每个星期二,交易量多的时候在2500到3000头之间。这段时间数量要少一点,大概在1300到1500头之间。每周二的交易金额大概在2300万元到2500万元之间。”

  万屯大牲畜交易市场不仅给养牛户和客商提供了交易的平台,万屯镇也结合市场优势,引导群众发展起了种草养牛产业。距离万屯镇20公里的全心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离万屯牛市也近,去这里买牛也便宜,又有草料加工厂,买草料也方便,

  ‘金牛贷’利息也不算高,一年养下来还是有个七八万的收入。”全心村养牛大户刘朝芳说。

  全心村群众一直都有养牛的传统习惯。2022年年初,全心村被义龙新区确定为“六方合作”肉牛养殖示范村之一。随着资金、保险、销售等方面更有保障,村里的养殖户也逐渐多了起来,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

  全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衣赢说:“目前全村养牛存栏有600余头,种草有800余亩,其中养牛十头以上的有6户,种草养牛已成为全心村的一个主导产业。我们将依托万屯交易市场和‘六方合作’养牛示范村之一的优势,继续扩大和带动更多的养牛农户加入到种草养牛的行业中来,持续增加农户的收入。”

  同样,纳玉村也是依托交易市场发展种草养牛产业的村寨之一。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和群众养牛传统基础,纳玉村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持续做大做强牛产业。位于这个村的贵州天一恒升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蓬梅说:“我们是从2013年开始养牛的,最大规模时存栏量800多头,现在出栏了400多头,现有存栏量300多头。”

  “农户一年养一头牛纯收入应该有2000-3000元。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明年我们准备把全村养牛的产业翻一番,牛的存栏量达到3000头,种草的面积翻一番,达到6000亩。”万屯镇纳玉村村委会副主任付红说。

  在发展家庭农场养殖的同时,万屯镇还相继引入、培育了一批肉牛龙头企业,并采取“龙头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共同壮大肉牛产业,推进肉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贵州兴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冠良说:“我们布局是2000亩草场,9600多头牛的存栏量。现在有11家销售门店和一家餐饮店。我们牛博园一期2019年已经建成,二期工程预计在明年六七月份建成。建成后,一、二期总共存栏量在3万头左右,能带动周边合作社、养殖户大概有7万多头的规模化效应。”

  养牛数量增多后,万屯镇致力于强化产业基础设施配套,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投资500万元建设草料仓储中心,切实就地就近解决冬季肉牛饲草料的供应短板问题。该中心一期于2023年1月试投产,二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犇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成绍兴说:“这个机器每小时能生产15吨,一天工作下来有100吨左右。目前青贮草卖420一吨,青贮玉米卖620一吨。一期和二期建成后,一年能存放1万吨以上草料,能满足万屯周边养殖户的冬季养牛缺草问题。”

  依托交易市场平台,万屯镇在肉牛养殖扩量、提质增效的同时,还延链、强链、补链,增加牛肉附加值,形成集种养、交易、美食为一体的牛产业链。目前,万屯美食牛杂一条街及周边的牛杂餐饮店已达50余家。

  “牛”劲十足产业兴,“畜”势腾飞正当时。如今,种草养牛产业已经在万屯镇实现了全覆盖。牵牢“牛鼻子”,做强“牛经济”,万屯镇走出了一条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牛路子”。

  万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艳说:“万屯镇以打造肉牛小镇为定位,依托种、养、销、食全链条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实现了养殖户从2022年的1681户增加到现在的1972户、牧草种植面积从8000余亩增加到9000余亩、牛存栏从1.5万头增至1.86万头的‘三增’目标。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打造肉牛小镇,将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使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义龙

万屯镇写好“牛文章” 做强“牛经济”打造“肉牛小镇”

  • 编辑:梗号叁浏览:4609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近年来,义龙新区万屯镇擦亮“国家农业农村部定点牲畜市场”这块招牌,以肉牛小镇为定位,强化产业发展规划、经营主体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抓手,探索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发展模式,逐渐形成种、养、销、食的全链条肉牛产业。全镇通过念好“养牛经”,做强“牛经济”,带领群众“犇”出致富路,过上“牛日子”。

      每到星期二,位于万屯镇万屯村五组的万屯大牲畜交易市场就格外热闹。只见一头头牛有序排开,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价还价、牵牛装车、现金结算,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交易现场。

      “每个星期二我们都来,一早上要收购100头左右,有的时候甚至150到200头,选择来这里收购,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牛吃的是新鲜的、优质的牧草,肉质、品质我们都很满意,单价也不会比其他地方相差太多。”贵州采购商朱明宏说。

      万屯大牲畜交易市场作为西南地区最大最成熟的大牲畜交易市场,吸引了广西、浙江、福建、云南等全国各地的客商。来自本地及周边的养牛户也纷纷将家里的优质肉牛拉到市场进行交易。这些肉牛将由客商收购向国内20多个省市进行销售。

      万屯大牲畜交易市场管理员李书卓说:“万屯牛市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上每个省都有,最多的是广西、广东、浙江、福建、上海、云南这几个省份。每个星期二,交易量多的时候在2500到3000头之间。这段时间数量要少一点,大概在1300到1500头之间。每周二的交易金额大概在2300万元到2500万元之间。”

      万屯大牲畜交易市场不仅给养牛户和客商提供了交易的平台,万屯镇也结合市场优势,引导群众发展起了种草养牛产业。距离万屯镇20公里的全心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离万屯牛市也近,去这里买牛也便宜,又有草料加工厂,买草料也方便,

      ‘金牛贷’利息也不算高,一年养下来还是有个七八万的收入。”全心村养牛大户刘朝芳说。

      全心村群众一直都有养牛的传统习惯。2022年年初,全心村被义龙新区确定为“六方合作”肉牛养殖示范村之一。随着资金、保险、销售等方面更有保障,村里的养殖户也逐渐多了起来,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

      全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衣赢说:“目前全村养牛存栏有600余头,种草有800余亩,其中养牛十头以上的有6户,种草养牛已成为全心村的一个主导产业。我们将依托万屯交易市场和‘六方合作’养牛示范村之一的优势,继续扩大和带动更多的养牛农户加入到种草养牛的行业中来,持续增加农户的收入。”

      同样,纳玉村也是依托交易市场发展种草养牛产业的村寨之一。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和群众养牛传统基础,纳玉村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持续做大做强牛产业。位于这个村的贵州天一恒升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蓬梅说:“我们是从2013年开始养牛的,最大规模时存栏量800多头,现在出栏了400多头,现有存栏量300多头。”

      “农户一年养一头牛纯收入应该有2000-3000元。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明年我们准备把全村养牛的产业翻一番,牛的存栏量达到3000头,种草的面积翻一番,达到6000亩。”万屯镇纳玉村村委会副主任付红说。

      在发展家庭农场养殖的同时,万屯镇还相继引入、培育了一批肉牛龙头企业,并采取“龙头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共同壮大肉牛产业,推进肉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贵州兴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冠良说:“我们布局是2000亩草场,9600多头牛的存栏量。现在有11家销售门店和一家餐饮店。我们牛博园一期2019年已经建成,二期工程预计在明年六七月份建成。建成后,一、二期总共存栏量在3万头左右,能带动周边合作社、养殖户大概有7万多头的规模化效应。”

      养牛数量增多后,万屯镇致力于强化产业基础设施配套,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投资500万元建设草料仓储中心,切实就地就近解决冬季肉牛饲草料的供应短板问题。该中心一期于2023年1月试投产,二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犇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成绍兴说:“这个机器每小时能生产15吨,一天工作下来有100吨左右。目前青贮草卖420一吨,青贮玉米卖620一吨。一期和二期建成后,一年能存放1万吨以上草料,能满足万屯周边养殖户的冬季养牛缺草问题。”

      依托交易市场平台,万屯镇在肉牛养殖扩量、提质增效的同时,还延链、强链、补链,增加牛肉附加值,形成集种养、交易、美食为一体的牛产业链。目前,万屯美食牛杂一条街及周边的牛杂餐饮店已达50余家。

      “牛”劲十足产业兴,“畜”势腾飞正当时。如今,种草养牛产业已经在万屯镇实现了全覆盖。牵牢“牛鼻子”,做强“牛经济”,万屯镇走出了一条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牛路子”。

      万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艳说:“万屯镇以打造肉牛小镇为定位,依托种、养、销、食全链条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实现了养殖户从2022年的1681户增加到现在的1972户、牧草种植面积从8000余亩增加到9000余亩、牛存栏从1.5万头增至1.86万头的‘三增’目标。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打造肉牛小镇,将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使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