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义龙

兴义义龙:农业机械化助农增产增收

更新:2023-10-16 08:38|编辑:潘建康|浏览:68659|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割机轰隆运转,打谷、脱粒、装袋、运输,一气呵成  近年来,兴义市义龙新区立足区域特点,围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两条主线,紧紧抓住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在保证农资供应和农资监管的同时,积极对接省、州 ...

割机轰隆运转,打谷、脱粒、装袋、运输,一气呵成

  近年来,兴义市义龙新区立足区域特点,围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两条主线,紧紧抓住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在保证农资供应和农资监管的同时,积极对接省、州、市专家,引导稻农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持续推进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加大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水稻高产、高质、高效栽培,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提升粮食产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丰收时节,谷收仓满,在义龙新区德卧镇毛杉树坝区,一台台收割机轰隆运转,来回工作在田间地头,打谷、脱粒、装袋、运输,一气呵成,将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秋收,在龙广镇纳桃村水稻“揭榜挂帅”种植示范基地,省农业农村厅邀请相关专家组,组织州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测产验收相关人员,对纳桃村实施的水稻全程机械化及百亩高产示范田块进行了测产验收。

  今年以来,龙广镇以纳桃村为示范点,通过专家“揭榜挂帅”技术,实行统一品种、统一全程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施肥、机械化进行病虫害防治,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服务,以此补齐水稻产业发展短板,保障水稻单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并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该镇水稻产业发展,实现水稻稳产增产。

  “我们主要用‘两增一调’的技术,动员老百姓增加每亩水稻种植密度,增加钾肥施用量,调整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同时结合机械化技术,全部采用插秧机,每亩密度在9000至12000窝,和传统种植5000至8000窝相比有了突破,通过技术的实施,水稻产量得到提高,增加群众收入。通过统一育苗,统一机插,统一飞防,统一机收,实现今年平均亩产达到857.3公斤,比去年平均亩产增加了102公斤。”龙广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韦鑫说。

  近年来,兴义义龙积极推广高效施肥、施药技术,减少农药化肥和面源污染,扭转长期原始粗放的种植方式,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兴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徐道艺介绍,今年兴义义龙水稻种植面积18.2万亩,主要采取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通过采用“两增一调”技术措施,提高水稻产量,建立了水稻高产示范点13个,同时通过技术引领,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把农业技术传授到田间地头,实现由专家田向农民田的转变、高产品种向优质品种转变、专家管理向农民管理转变,让农民了解技术、掌握技术、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全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义龙

兴义义龙:农业机械化助农增产增收

  • 编辑:潘建康浏览:68659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割机轰隆运转,打谷、脱粒、装袋、运输,一气呵成

      近年来,兴义市义龙新区立足区域特点,围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两条主线,紧紧抓住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在保证农资供应和农资监管的同时,积极对接省、州、市专家,引导稻农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持续推进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加大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水稻高产、高质、高效栽培,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提升粮食产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丰收时节,谷收仓满,在义龙新区德卧镇毛杉树坝区,一台台收割机轰隆运转,来回工作在田间地头,打谷、脱粒、装袋、运输,一气呵成,将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秋收,在龙广镇纳桃村水稻“揭榜挂帅”种植示范基地,省农业农村厅邀请相关专家组,组织州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测产验收相关人员,对纳桃村实施的水稻全程机械化及百亩高产示范田块进行了测产验收。

      今年以来,龙广镇以纳桃村为示范点,通过专家“揭榜挂帅”技术,实行统一品种、统一全程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施肥、机械化进行病虫害防治,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服务,以此补齐水稻产业发展短板,保障水稻单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并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该镇水稻产业发展,实现水稻稳产增产。

      “我们主要用‘两增一调’的技术,动员老百姓增加每亩水稻种植密度,增加钾肥施用量,调整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同时结合机械化技术,全部采用插秧机,每亩密度在9000至12000窝,和传统种植5000至8000窝相比有了突破,通过技术的实施,水稻产量得到提高,增加群众收入。通过统一育苗,统一机插,统一飞防,统一机收,实现今年平均亩产达到857.3公斤,比去年平均亩产增加了102公斤。”龙广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韦鑫说。

      近年来,兴义义龙积极推广高效施肥、施药技术,减少农药化肥和面源污染,扭转长期原始粗放的种植方式,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兴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徐道艺介绍,今年兴义义龙水稻种植面积18.2万亩,主要采取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通过采用“两增一调”技术措施,提高水稻产量,建立了水稻高产示范点13个,同时通过技术引领,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把农业技术传授到田间地头,实现由专家田向农民田的转变、高产品种向优质品种转变、专家管理向农民管理转变,让农民了解技术、掌握技术、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全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