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争日,秋争时,又到了高粱收割的季节。眼下,义龙新区6万亩高粱迎来成熟期,秋收工作正在全面开展。今年,为保障高粱颗粒归仓,兴义市农业部门组织25台收割机,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参与收割工作,让秋收跑出“加速度”。
走进德卧镇坡告村,只见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高粱地里来回穿梭,时进时退、忽快忽慢,火红的高粱一下子就被机器“吞”进肚里,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村民陈相流转了60多亩土地来种植高粱,他告诉记者,农机收割速度非常快,两台收割机一天就能把60多亩的高粱收割完,直接就用车运回家,很方便,省了很多劳动力。如果是请人工来收,要收好几天,很费力,收割机确确实实为种植户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据了解,按照义龙新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总体布局,以领办粮食高产示范田为目标,在新桥镇荷花村、雨樟镇上坝田村分别领办镇级高粱高产示范点,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培育壮大一批社会化服务主体,进而转化新区农业生产关系,解决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收入,推动农村生产、生活质量整体提升。今年以来,机械化收割就是新培育的社会化服务内容之一,在全区组织实施收割面积1.5万亩。随着一辆辆现代化的收割机走进田间地头,许多村民当起了“甩手掌柜”。
“我们目前在义龙片区收割高粱1.5万亩左右,一亩收割费用130元,收割了拿回去不用管理,直接可以卖。我们合作社总共有25台收割机,每个镇(街道)、村、组都有收割机在收割。”致远机械收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呈远说。
在新桥镇荷花村,只见一台收割机在高粱地里高速来回作业,一个小时左右就把4亩的高粱收割完毕。今年韦光珍请了收割机来帮忙,再也不用担心高粱种下后没人帮忙收割。
“今年我种了10多亩高粱,因为年轻人在外面打工,我担心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打电话联系合作社的收割机来帮忙收割。真的很方便,省时、省力,收割完拿回去晒干就好。”韦光珍笑着说。
下一步,义龙新区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开展高粱的耕、种、管、收等各个环节全程机械化操作提供有利条件,使农业彻底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转变,让机械化智能化引领义龙新区农业从传统分散低效的农业,向着集约化、现代化农业转型。(宋洁 王洋翠 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