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义龙新区龙广镇纳桃村围绕乡村产业真抓实干,发展培育桑蚕养殖业促群众增收,全力推进农村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龙广镇纳桃村韦天三的种桑养蚕产业点,在养殖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忙着给蚕宝宝喂桑叶,养蚕户韦天三正在查看蚕宝宝的生长情况。
据韦天三介绍,从2018年养蚕以来,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式养蚕到如今标准化、规模化养蚕,养蚕方法水平都在不断的提升,她告诉记者,养蚕最主要的是杀菌消毒,有足够的桑叶供应,让蚕吃饱,管理好是关键。在2019年成立了义龙新区坡漫养蚕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养殖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桑叶种植目前有130余亩,在今年以来大棚内已有12张蚕,在带领了一些农户一起发展种桑养蚕业以外,还带动了周边一些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养这个蚕比养猪养牛好很多,我今年已经养了五批了,马上又进入第六批,每批我都养20多张,每张的产值大概在2000多元到3000元左右,养蚕15天到20天就得一批,而且不愁销路,我们还没有养出来,人家就来给我们订蚕茧了,养蚕的话前期投入确实高,后期就是投点蚕本和工人钱,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每年我们从3月份开始养,到农历的9月份就结束,可以说是做半年休半年。”义龙新区坡漫养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韦天三说。
走进七星村韦天三的桑叶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桑叶集中连片,生机盎然,工人们正在基地里割桑叶、打捆、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以前都是在外地打工,离家又远,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好了,他们在村里面搞种桑养蚕业,给我们带来了一条赚钱的路子,现在每天都能在家门口务工,一个月也能赚几千块的务工费,不用出远门,又能照看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想想都开心。”务工群众王朝会笑着说。
在纳桃村,像韦天三一样养蚕的农户还有很多,韦天兴就是韦天三带领种桑养蚕的农户之一,在韦天兴的蚕房内,韦天三正在一旁给养蚕户韦天兴做技术指导,韦天兴告诉记者,种桑养蚕是一项短平快的增收项目,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是一项能直接带来增收效益的产业,这几年看着村里面发展种桑养蚕的市场前景很好,一家人就开始做起了这个产业,现在他的蚕房内已经从最初的1号蚕房扩大到4号蚕房,种桑养蚕给他们一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像我们这个规模不算大都可以养12张,12张的话就可以卖2万多元将近3万元,所以说这个效益很好,我们这个从3月份一直到现在8月份已经养了六批了,一批是3万元,六批就是18万元,今年的收益大概已经有十五六万元了。下一步准备把我这个蚕房扩大,把这个(桑叶)种植面积扩大,争取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养殖户韦天兴如是说。
“为了把我们纳桃村脱贫攻坚和这个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村目前主要发展的产业有民族刺绣、玩具加工、鲜食牛奶玉米基地、还有种桑养蚕基地,现在种桑养蚕涉及的农户有10户,种植面积有500亩,每亩每年的净收入是8000元。”龙广镇纳桃村副支书王启荣说。
据了解,龙广镇纳桃村辖14个村民小组,2021年全村总户数876户,总人口3586人。据龙广镇纳桃村副支书王启荣介绍,目前种桑养蚕业已成为纳桃村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种桑养蚕除了能给村民带来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就地就业便利,下一步,纳桃村将鼓励更多的村民种桑养蚕,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创新产业化经济模式,加快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步伐。(王洋翠 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