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奋斗者·正青春|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相信奋斗的力量”

更新:2022-5-10 14:28|编辑:柠檬树|浏览:2119|评论: 0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摘要:  记不清多少年了,几乎每个工作日凌晨五点半左右,刘秀祥都会站在学校宿舍窗边,打量着走进教室的学生。  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起得早,哪些学生爱吃什么早餐,哪些学生喜欢成群结队上早读课……对此,刘秀祥 ...
  记不清多少年了,几乎每个工作日凌晨五点半左右,刘秀祥都会站在学校宿舍窗边,打量着走进教室的学生。

  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起得早,哪些学生爱吃什么早餐,哪些学生喜欢成群结队上早读课……对此,刘秀祥显得很得意:“他们肯定不知道我起得那么早。”

  刘秀祥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

  在望谟县,很多人都认识他。学校里,少有学生称他“刘校长”,大家更喜欢叫他“祥哥”。他们说,“祥哥”是好人,他背母求学的故事十分感人。当地人提起刘秀祥,也常常竖起大拇指,话语间充满了浓浓敬意。


《新闻直播间》栏目采访刘秀祥时截图

  刘秀祥皮肤黝黑,声音有些沙哑,看着比同龄人更显成熟。1986年出生的他,自小过着艰苦的日子,从农村走出大山求学,这一路他走得特别艰辛。

  2007年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生病了,平时成绩都很不错,最后还是以6分之差无缘大学。他说:“当时有过轻生的念头,后来看到曾经在日记里写的‘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过头一看,发现有人竟然没有脚’这句话,瞬间觉得一切并没有那么糟糕。”再战一年,刘秀祥考上了临沂大学。


与学生合影留念

  聊起为什么从事教育,刘秀祥脱口而出:“我一直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或许是因为体验过走出大山的不易,或许是不能让自己曾经的遭遇在学生身上上演,刘秀祥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上心,他常说:“对每一名学生都要负责到底!”

  “每一个班级,我最关注‘后进生’。成绩优异的学生很自觉,他们以后更多会留在大城市工作,而这些‘后进生’最有可能回到望谟、建设望谟。”刘秀祥说。

  2015年,在望谟县民族中学工作的刘秀祥主动请缨,接手了高一班级的班主任。“当时大家都不看好这个班,中考总分700分,第一名只考了258分。”

  然而,刘秀祥用3年时间让这个差班华丽转身,中考成绩258分的那位学生高考取得586分的好成绩,班上47名同学也全部考上大学。

  在教育教学中,刘秀祥还碰到了一个难题,很多当地学生由于家庭原因、观念原因不愿意上学甚至辍学。“一方面要做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一方面也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作为过来人,刘秀祥寻思,是不是可以发起一项公益行动来帮助这些孩子。


刘秀祥名师工作室交流 唐波 摄

  在各界人士的帮助支持下,刘秀祥发起了“助学走乡村行动”,创建名师(劳模)工作室,以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劝学和助学活动,学生杨兴旺就是受益者之一。“当时因为家庭原因和缺乏信心不愿上学,刘老师知道后帮我联系资助,还经常打电话安慰我、鼓励我,让我打消了读书无用的念头。”在刘秀祥的指导下,杨兴旺完成了高中学业,现已是贵州民族大学的一名学生。

  在黔西南州,像杨兴旺这样获得资助的困难学生有4200多人。从教近10年时间里,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他骑着摩托车跑遍了每个乡镇,1800多位孩子因他而重返校园。


荣誉证书

  从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到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劳动模范……这些年,刘秀祥获得的荣誉很多,对于这些荣誉他充满感恩也充满敬畏。他坦言:“荣誉对我以后开展公益助学有很大帮助,但是它不属于我,应该属于所有扎根在边远地区的教育者,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一个缩影。”

  “我想给这个地方带来一些改变,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建设和发展大山。”在刘秀祥看来,改变一个地方,教育是一种途径也是一种捷径,而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他愿意去做那个点燃希望的人,愿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守梦人。


刘秀祥在家访 唐波 摄

  扎根教育教学一线,刘秀祥有一种自信——哪个学生大致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他心中有数。他也感到,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觉和自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为此,刘秀祥计划攻读教育博士,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帮助山区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

  在互联网搜索“刘秀祥”,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资讯标题是“那个背着母亲上大学的贵州孝子,如今怎么样了”。走出大山、回到大山,答案都写在了青春的赛道上、青春的奋斗里……

  刘秀祥每次演讲都会用同一句话作为结尾。这句话是——“相信奋斗的力量!”(许邵庭 盛道利)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奋斗者·正青春|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相信奋斗的力量”

  • 编辑:柠檬树浏览:2119评论: 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   记不清多少年了,几乎每个工作日凌晨五点半左右,刘秀祥都会站在学校宿舍窗边,打量着走进教室的学生。

      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起得早,哪些学生爱吃什么早餐,哪些学生喜欢成群结队上早读课……对此,刘秀祥显得很得意:“他们肯定不知道我起得那么早。”

      刘秀祥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

      在望谟县,很多人都认识他。学校里,少有学生称他“刘校长”,大家更喜欢叫他“祥哥”。他们说,“祥哥”是好人,他背母求学的故事十分感人。当地人提起刘秀祥,也常常竖起大拇指,话语间充满了浓浓敬意。


    《新闻直播间》栏目采访刘秀祥时截图

      刘秀祥皮肤黝黑,声音有些沙哑,看着比同龄人更显成熟。1986年出生的他,自小过着艰苦的日子,从农村走出大山求学,这一路他走得特别艰辛。

      2007年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生病了,平时成绩都很不错,最后还是以6分之差无缘大学。他说:“当时有过轻生的念头,后来看到曾经在日记里写的‘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过头一看,发现有人竟然没有脚’这句话,瞬间觉得一切并没有那么糟糕。”再战一年,刘秀祥考上了临沂大学。


    与学生合影留念

      聊起为什么从事教育,刘秀祥脱口而出:“我一直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或许是因为体验过走出大山的不易,或许是不能让自己曾经的遭遇在学生身上上演,刘秀祥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上心,他常说:“对每一名学生都要负责到底!”

      “每一个班级,我最关注‘后进生’。成绩优异的学生很自觉,他们以后更多会留在大城市工作,而这些‘后进生’最有可能回到望谟、建设望谟。”刘秀祥说。

      2015年,在望谟县民族中学工作的刘秀祥主动请缨,接手了高一班级的班主任。“当时大家都不看好这个班,中考总分700分,第一名只考了258分。”

      然而,刘秀祥用3年时间让这个差班华丽转身,中考成绩258分的那位学生高考取得586分的好成绩,班上47名同学也全部考上大学。

      在教育教学中,刘秀祥还碰到了一个难题,很多当地学生由于家庭原因、观念原因不愿意上学甚至辍学。“一方面要做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一方面也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作为过来人,刘秀祥寻思,是不是可以发起一项公益行动来帮助这些孩子。


    刘秀祥名师工作室交流 唐波 摄

      在各界人士的帮助支持下,刘秀祥发起了“助学走乡村行动”,创建名师(劳模)工作室,以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劝学和助学活动,学生杨兴旺就是受益者之一。“当时因为家庭原因和缺乏信心不愿上学,刘老师知道后帮我联系资助,还经常打电话安慰我、鼓励我,让我打消了读书无用的念头。”在刘秀祥的指导下,杨兴旺完成了高中学业,现已是贵州民族大学的一名学生。

      在黔西南州,像杨兴旺这样获得资助的困难学生有4200多人。从教近10年时间里,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他骑着摩托车跑遍了每个乡镇,1800多位孩子因他而重返校园。


    荣誉证书

      从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到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劳动模范……这些年,刘秀祥获得的荣誉很多,对于这些荣誉他充满感恩也充满敬畏。他坦言:“荣誉对我以后开展公益助学有很大帮助,但是它不属于我,应该属于所有扎根在边远地区的教育者,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一个缩影。”

      “我想给这个地方带来一些改变,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建设和发展大山。”在刘秀祥看来,改变一个地方,教育是一种途径也是一种捷径,而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他愿意去做那个点燃希望的人,愿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守梦人。


    刘秀祥在家访 唐波 摄

      扎根教育教学一线,刘秀祥有一种自信——哪个学生大致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他心中有数。他也感到,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觉和自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为此,刘秀祥计划攻读教育博士,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帮助山区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

      在互联网搜索“刘秀祥”,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资讯标题是“那个背着母亲上大学的贵州孝子,如今怎么样了”。走出大山、回到大山,答案都写在了青春的赛道上、青春的奋斗里……

      刘秀祥每次演讲都会用同一句话作为结尾。这句话是——“相信奋斗的力量!”(许邵庭 盛道利)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