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久违的小长假生活。望谟县各红色景点人气高涨,活动丰富多彩,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人们从中感悟榜样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80多年以前,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这里修建了兵工厂,制造子弹和枪打敌人,才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你们才能安心在学校上课!”“这么远红军怎么来啊?”“红军靠双腿走路,东西也靠自己背,还帮助老百姓做好事,我们要以红军战士为榜样,做好红军精神的继承人!”
“五一”假期,望谟县王母街道新市民何小涛带着家人来到贵州省红色教育示范基地——望谟县麻山镇卡法村进行参观。“选择和家人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目的是让一家人都接受一次爱国教育,也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接过时代和历史的接力棒。”何小涛说。
卡法村是红七军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黔桂边委卡法连队支部的诞生地,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望谟县将红色基因注入乡村振兴进程,实现革命老区乡村“党建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蝶变,反映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的有力实践。
在卡法村,市民游客穿越往来,欣赏田园风光,观看文物遗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孩子们来现场接受红色教育,不但要看,还要写观后感,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五一”假期,望谟县石屯镇村民陆远航特地带上一家五口,来到蔗香镇蔗香村,参观中共黔桂边区委旧址,感受先烈精神。
1930年5月,为保存红色革命力量,红八军一纵队渡过红水河,驻扎蔗香休整长达半年,与当地老百姓建立深厚的军民“鱼水情”,红军精神传承至今。
和陆先生一家人一样,今年“五一”假期,红色主题游成为望谟县许多市民的出行首选,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情,纷纷自驾或家庭组合前往瞻仰革命遗址,追寻红色记忆,聆听红色讲解,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黔桂边区委旧址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光芒更发耀眼。近年来,望谟县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和临港优势,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随着产业路、步道、亲子运动园等设施的不断完善,蔗香镇逐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假期里,在望谟县蔗香镇露营基地、桑郎镇七星桥及新屯村等景区,众多游客在开心地开展野钓、游船、烧烤、亲子游、野餐等活动欣赏节目感受民族特色,畅享假期生活。
早晨的阳光洒进院坝,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百味鱼馆热闹起来了,鱼馆主人刘享泰和聘请的厨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每逢节假日,我们百味鱼馆都很忙,游客来得比较多,我们必须为客人搞好服务,让他们玩得开心!”刘享泰笑靥写在脸上。(岑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