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仁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仁

奋力前行走向新生活 —— 兴仁市陆官街道新市民姚朝波的励志故事

更新:2022-3-2 10:27|编辑:山遇水|浏览:763|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来,先翻身,慢慢转移,好,坐上轮椅……”第一次见到姚朝波时,他正在为下肢瘫痪的“轮友”培训生活自理技巧。  今年51岁的姚朝波,是从兴仁市波阳镇易地扶贫搬迁来到陆官街道在水一方社区居住的新市民。20 ...
  “来,先翻身,慢慢转移,好,坐上轮椅……”第一次见到姚朝波时,他正在为下肢瘫痪的“轮友”培训生活自理技巧。

  今年51岁的姚朝波,是从兴仁市波阳镇易地扶贫搬迁来到陆官街道在水一方社区居住的新市民。2006年,姚朝波在一次意外中受伤,致使腰部以下瘫痪坐上了轮椅,面对妻子的离去、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他没有退缩、没有气馁,不仅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技巧,还精心抚育着3个孩子。此外,他还借助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中练就的技能,为其他残疾人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自理能力实操训练,成功帮助30余名残疾人重树信心勇气,摆脱家人照顾,并凭借自学的营销经验,帮助几家企业策划营销获取收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灾难降临,他用恒心苦练生活技能

  姚朝波曾是村里的能人,先后在兴仁天生桥造纸厂、广西武鸣卷烟厂等地工作。2005年,姚朝波回家买了一辆客运车跑起了客运。然而,一切美好幸福生活,皆因2006年11月的一场意外事故发生了改变,姚朝波在一次行车途中不慎摔伤,腰部以下完全瘫痪,在医院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仍无任何好转,姚朝波只能回家疗养。在姚朝波出院不久,妻子便离他而去。瘫痪在床、妻子离开、债台高筑、3小孩嗷嗷待哺(大女儿6岁,二女儿3岁,小儿子1岁)、老父亲病重……一时令姚朝波万念俱灰,让他一蹶不振。

  “不行,孩子已经失去了妈妈,不能再让他们没有了爸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心振作起来与命运抗争。

  于是,姚朝波开始锻炼自己,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如何使用轮椅,灶台前如何煮饭做菜,如何洗衣、打扫卫生等,这些在正常人眼里不算啥的小事,却让他经常汗流浃背,更是时常栽跟头、受伤。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姚朝波的轮椅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不仅能自由出行,更能胜任基本的生活自理和日常家务活操作。

  克服了心理障碍和身体缺陷的姚朝波,决定重新谋求生计来养活孩子,于是,他在波阳镇街上开了一家彩票店,凭借热情周到的服务,彩票店生意不错,不仅让孩子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并还清了当初治病欠下的10万余元债务。

  感恩回报,他用真心助力患友走出伤残之痛

  姚朝波受伤后,相关部门多次对其进行帮扶:包括厨房、卫生间、进出家门道路改造,赠送轮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3个孩子进行教育资助等,从未间断。2016年,政府在兴仁市区给姚朝波分配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住房,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城里居住。

  来自各方的关心、关怀,让姚朝波倍感温暖,他决定用自己练就的生活技能去帮助其他残疾人。吕仕英是盘州市英武乡一名双下肢高位截瘫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姚朝波在网上认识了吕仕英,交流得知吕仕英的状况后,他便前往吕仕英家,经过姚朝波的几次耐心开导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吕仕英不仅重拾生活信心,还依靠轮椅走出了家门,并做起了编织拖鞋维持生计的行当。

  同样是下肢高位截瘫,现居住在兴仁市陆官街道凤凰城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张贞先,整天躺卧在床,对生活没有信心,后来在姚朝波帮助下,不仅能洗衣做饭,还能带孩子,丈夫也能安心外出做工挣钱养家了。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对其他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和生活自理的实际操作培训能力,姚朝波更加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训练积累出来的经验,锻炼手上臂力、上车下车训练、轮椅速度掌控、轮椅经过路面选择等,通过锻炼,一项项乘坐轮椅技巧、一样样生活自理本领在不懈努力中成功掌握,然后他又毫无保留传授给其他“轮友”。

  姚朝波还经常组织“轮友”外出活动,开展生活技能实操展示、趣味比赛活动等,“轮友”们在互动交流的同时,不断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在结识的“轮友”中,有极大一部分是建档立卡帮扶户,姚朝波都会号召大家要自立自强、不等不靠,有几位“轮友”在他的建议下做起了绣花、钩鞋等手工活,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人生价值。对于一些常年瘫痪的重度残疾人,他会时常到家做心理辅导,传授一些护理、自理技巧,为他们送上一些防治褥疮的自制特效药。

  至今,已有30余名下肢高位截瘫的患者,在姚朝波的帮助下,不仅实现了基本生活自理,还成功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自强不息,他用爱心守护家的港湾

  虽然家庭生活艰难,可姚朝波的3个孩子并没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变得更加乖巧懂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3个孩子都十分争气。如今,大女儿就于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二女儿就读于贵阳幼儿师范学院,小儿子于2021年以中考578分的优异成绩被兴义一中实验班录取。

  “我爸爸就是我们的榜样,在他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伟大父爱,更有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今年已经大四了,我的目标是考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今后也要做像爸爸一样的人,去帮助更多的病患者!”说起自己的父亲,姚朝波的大女儿姚钦钦感到十分自豪。

  姚朝波身残志坚和帮助残疾人的故事逐渐被传开后,也获得了不少外出学习和对其他残疾人进行培训的机会,也认识了更多的残疾朋友。为方便出行,他还购买了小轿车,为进一步壮大帮扶力量,姚朝波牵头组建了残疾人爱心帮扶小组,现已有6名“轮友”加入,并向市、州残联递交了关于在黔西南州组建精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志愿服务队的申请,希望通过团队的力量帮助到更多残疾人。

  如今,姚朝波除了参与一些公益事情外,还在网上帮助几家企业策划营销,每月有4千元左右的收入。

  “每次出去,沿途的风景让我的眼界、心境更加开阔,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社会融入感,让我感到特别温暖,这种美好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动力。”姚朝波说。(李鑫波)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仁

奋力前行走向新生活 —— 兴仁市陆官街道新市民姚朝波的励志故事

  • 编辑:山遇水浏览:763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来,先翻身,慢慢转移,好,坐上轮椅……”第一次见到姚朝波时,他正在为下肢瘫痪的“轮友”培训生活自理技巧。

      今年51岁的姚朝波,是从兴仁市波阳镇易地扶贫搬迁来到陆官街道在水一方社区居住的新市民。2006年,姚朝波在一次意外中受伤,致使腰部以下瘫痪坐上了轮椅,面对妻子的离去、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他没有退缩、没有气馁,不仅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技巧,还精心抚育着3个孩子。此外,他还借助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中练就的技能,为其他残疾人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自理能力实操训练,成功帮助30余名残疾人重树信心勇气,摆脱家人照顾,并凭借自学的营销经验,帮助几家企业策划营销获取收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灾难降临,他用恒心苦练生活技能

      姚朝波曾是村里的能人,先后在兴仁天生桥造纸厂、广西武鸣卷烟厂等地工作。2005年,姚朝波回家买了一辆客运车跑起了客运。然而,一切美好幸福生活,皆因2006年11月的一场意外事故发生了改变,姚朝波在一次行车途中不慎摔伤,腰部以下完全瘫痪,在医院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仍无任何好转,姚朝波只能回家疗养。在姚朝波出院不久,妻子便离他而去。瘫痪在床、妻子离开、债台高筑、3小孩嗷嗷待哺(大女儿6岁,二女儿3岁,小儿子1岁)、老父亲病重……一时令姚朝波万念俱灰,让他一蹶不振。

      “不行,孩子已经失去了妈妈,不能再让他们没有了爸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心振作起来与命运抗争。

      于是,姚朝波开始锻炼自己,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如何使用轮椅,灶台前如何煮饭做菜,如何洗衣、打扫卫生等,这些在正常人眼里不算啥的小事,却让他经常汗流浃背,更是时常栽跟头、受伤。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姚朝波的轮椅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不仅能自由出行,更能胜任基本的生活自理和日常家务活操作。

      克服了心理障碍和身体缺陷的姚朝波,决定重新谋求生计来养活孩子,于是,他在波阳镇街上开了一家彩票店,凭借热情周到的服务,彩票店生意不错,不仅让孩子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并还清了当初治病欠下的10万余元债务。

      感恩回报,他用真心助力患友走出伤残之痛

      姚朝波受伤后,相关部门多次对其进行帮扶:包括厨房、卫生间、进出家门道路改造,赠送轮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3个孩子进行教育资助等,从未间断。2016年,政府在兴仁市区给姚朝波分配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住房,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城里居住。

      来自各方的关心、关怀,让姚朝波倍感温暖,他决定用自己练就的生活技能去帮助其他残疾人。吕仕英是盘州市英武乡一名双下肢高位截瘫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姚朝波在网上认识了吕仕英,交流得知吕仕英的状况后,他便前往吕仕英家,经过姚朝波的几次耐心开导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吕仕英不仅重拾生活信心,还依靠轮椅走出了家门,并做起了编织拖鞋维持生计的行当。

      同样是下肢高位截瘫,现居住在兴仁市陆官街道凤凰城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张贞先,整天躺卧在床,对生活没有信心,后来在姚朝波帮助下,不仅能洗衣做饭,还能带孩子,丈夫也能安心外出做工挣钱养家了。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对其他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和生活自理的实际操作培训能力,姚朝波更加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训练积累出来的经验,锻炼手上臂力、上车下车训练、轮椅速度掌控、轮椅经过路面选择等,通过锻炼,一项项乘坐轮椅技巧、一样样生活自理本领在不懈努力中成功掌握,然后他又毫无保留传授给其他“轮友”。

      姚朝波还经常组织“轮友”外出活动,开展生活技能实操展示、趣味比赛活动等,“轮友”们在互动交流的同时,不断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在结识的“轮友”中,有极大一部分是建档立卡帮扶户,姚朝波都会号召大家要自立自强、不等不靠,有几位“轮友”在他的建议下做起了绣花、钩鞋等手工活,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人生价值。对于一些常年瘫痪的重度残疾人,他会时常到家做心理辅导,传授一些护理、自理技巧,为他们送上一些防治褥疮的自制特效药。

      至今,已有30余名下肢高位截瘫的患者,在姚朝波的帮助下,不仅实现了基本生活自理,还成功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自强不息,他用爱心守护家的港湾

      虽然家庭生活艰难,可姚朝波的3个孩子并没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变得更加乖巧懂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3个孩子都十分争气。如今,大女儿就于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二女儿就读于贵阳幼儿师范学院,小儿子于2021年以中考578分的优异成绩被兴义一中实验班录取。

      “我爸爸就是我们的榜样,在他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伟大父爱,更有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今年已经大四了,我的目标是考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今后也要做像爸爸一样的人,去帮助更多的病患者!”说起自己的父亲,姚朝波的大女儿姚钦钦感到十分自豪。

      姚朝波身残志坚和帮助残疾人的故事逐渐被传开后,也获得了不少外出学习和对其他残疾人进行培训的机会,也认识了更多的残疾朋友。为方便出行,他还购买了小轿车,为进一步壮大帮扶力量,姚朝波牵头组建了残疾人爱心帮扶小组,现已有6名“轮友”加入,并向市、州残联递交了关于在黔西南州组建精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志愿服务队的申请,希望通过团队的力量帮助到更多残疾人。

      如今,姚朝波除了参与一些公益事情外,还在网上帮助几家企业策划营销,每月有4千元左右的收入。

      “每次出去,沿途的风景让我的眼界、心境更加开阔,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社会融入感,让我感到特别温暖,这种美好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动力。”姚朝波说。(李鑫波)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