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走近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上)

更新:2021-10-14 12:56|编辑:小点点|浏览:306|评论: 0 |来源: 新华社
摘要:  近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开展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2个先进集体和17个先进个人获此殊荣。  一朝入伍,军魂永驻。他们虽告别军旅,但不忘为民初心、不 ...
  近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开展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2个先进集体和17个先进个人获此殊荣。

  一朝入伍,军魂永驻。他们虽告别军旅,但不忘为民初心、不改军人本色,在各行各业奋发有为,始终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抗击疫情,永葆“为民服务”本色

  “2003年,你出征北京抗击‘非典’;2020年,你出征武汉……加油,妈妈!”重温女儿这条信息,退役军人、西安大兴医院质控科主任刘维眼角湿润,思绪被拉回到一年多前。

  2020年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刘维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奔赴抗疫一线,成为陕西省41家医院护士的“临时护士长”。

  刘维16岁考入军校护理系,2003年作为消化内科护士参与抗击非典疫情。17年后,已经脱下军装的她再次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这也是所有退役军人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1993年退役的孟金霞,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巾帼家政服务协会会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孟金霞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组建起了两支突击队:由54名退役军人组成的抗疫突击队,以及巾帼家政服务协会工作人员组建的家政服务队。

  两队人马,一个使命。登记外来人员、排查外来车辆……在孟金霞带领下,他们辛勤奔走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多个办事处和社区,为基层防疫作出了贡献。

  2010年退役的衡飞来自天津,他从学习修鞋、洗鞋开始创业,创办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成为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第十四届全运会洗衣服务商。

  在疫情期间,衡飞组织公司员工24小时为公安干警提供警服的消毒杀菌服务并免费发放洗衣券,还为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免费进行全方位衣物杀菌和清洗服务。

  “退役了也要保持为民服务本色,就是洗衣服也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更贴心。”衡飞说。

  扎根基层,带领乡村百姓致富

  “只要庆峰到地头,桃子丰收有盼头!”在退役军人、辽宁边检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李庆峰负责的河口村,村民们这样说。

  早些年,一些村民认为种桃周期长、投入大,想砍了桃树,是李庆峰请来果树专家,并协调地方政府下拨专项资金,为果农购置农药、肥料和种植器具。

  如今,来河口村赏桃花、买桃子、体验农家乐的人多了起来,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桃树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河口村今天的光景,源于李庆峰10余年对当地的深入走访和了解。“家有山地的村民可以发展什么产业,家有渔船的怎么进一步致富……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干。”李庆峰说。

  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埇桥综合实验站站长王敏退役26年来,坚守农业战线,探索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在安徽全省推广,仅2016年至2018年累计节约成本7419万元;他普及冬小麦精量播种技术,播种面积达240万亩,为农民节约耕种成本近9000万元。

  在广西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退役军人李春燕创业成功后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种植银妃李、青柚等水果,将该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果园村。她推动村里参与县农村改革试点,带领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形式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成功带动村民创业致富。

  立足本职,平凡岗位续写精彩人生

  3年,将区域内1467公里输电线路牢记于心;23年,巡维路程超30万公里……脱下军装,穿上工装,在南方电网贵州兴义供电局工作23年的龙福刚常说:“要把军人的精气神带到工作岗位上,时刻胸怀责任与担当。”

  从业以来,龙福刚以军人的坚韧和执着,带领班员开展了500余次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连续8400余天带电作业“零差错”“零事故”。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

  龙吉克·卡德尔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义务护边员,2008年退役后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家乡,沿着爷爷、大伯、父亲的足迹,担负起护佑一方百姓的责任。

  在广东省珠海市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护林员刘清伟从部队退役后便来到这里,一待就是32年。他履职尽责,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珍稀植物,和队友们先后抓获不法分子160多名,追回被盗挖的罗汉松、黄杨等珍贵植物2000多株,为国家挽回上亿元经济损失。

  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这些退役军人,无愧“最美”称号。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走近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上)

  • 编辑:小点点浏览:306评论: 0 新华社
  •   近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开展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2个先进集体和17个先进个人获此殊荣。

      一朝入伍,军魂永驻。他们虽告别军旅,但不忘为民初心、不改军人本色,在各行各业奋发有为,始终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抗击疫情,永葆“为民服务”本色

      “2003年,你出征北京抗击‘非典’;2020年,你出征武汉……加油,妈妈!”重温女儿这条信息,退役军人、西安大兴医院质控科主任刘维眼角湿润,思绪被拉回到一年多前。

      2020年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刘维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奔赴抗疫一线,成为陕西省41家医院护士的“临时护士长”。

      刘维16岁考入军校护理系,2003年作为消化内科护士参与抗击非典疫情。17年后,已经脱下军装的她再次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这也是所有退役军人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1993年退役的孟金霞,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巾帼家政服务协会会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孟金霞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组建起了两支突击队:由54名退役军人组成的抗疫突击队,以及巾帼家政服务协会工作人员组建的家政服务队。

      两队人马,一个使命。登记外来人员、排查外来车辆……在孟金霞带领下,他们辛勤奔走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多个办事处和社区,为基层防疫作出了贡献。

      2010年退役的衡飞来自天津,他从学习修鞋、洗鞋开始创业,创办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成为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第十四届全运会洗衣服务商。

      在疫情期间,衡飞组织公司员工24小时为公安干警提供警服的消毒杀菌服务并免费发放洗衣券,还为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免费进行全方位衣物杀菌和清洗服务。

      “退役了也要保持为民服务本色,就是洗衣服也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更贴心。”衡飞说。

      扎根基层,带领乡村百姓致富

      “只要庆峰到地头,桃子丰收有盼头!”在退役军人、辽宁边检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李庆峰负责的河口村,村民们这样说。

      早些年,一些村民认为种桃周期长、投入大,想砍了桃树,是李庆峰请来果树专家,并协调地方政府下拨专项资金,为果农购置农药、肥料和种植器具。

      如今,来河口村赏桃花、买桃子、体验农家乐的人多了起来,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桃树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河口村今天的光景,源于李庆峰10余年对当地的深入走访和了解。“家有山地的村民可以发展什么产业,家有渔船的怎么进一步致富……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干。”李庆峰说。

      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埇桥综合实验站站长王敏退役26年来,坚守农业战线,探索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在安徽全省推广,仅2016年至2018年累计节约成本7419万元;他普及冬小麦精量播种技术,播种面积达240万亩,为农民节约耕种成本近9000万元。

      在广西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退役军人李春燕创业成功后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种植银妃李、青柚等水果,将该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果园村。她推动村里参与县农村改革试点,带领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形式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成功带动村民创业致富。

      立足本职,平凡岗位续写精彩人生

      3年,将区域内1467公里输电线路牢记于心;23年,巡维路程超30万公里……脱下军装,穿上工装,在南方电网贵州兴义供电局工作23年的龙福刚常说:“要把军人的精气神带到工作岗位上,时刻胸怀责任与担当。”

      从业以来,龙福刚以军人的坚韧和执着,带领班员开展了500余次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连续8400余天带电作业“零差错”“零事故”。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

      龙吉克·卡德尔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义务护边员,2008年退役后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家乡,沿着爷爷、大伯、父亲的足迹,担负起护佑一方百姓的责任。

      在广东省珠海市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护林员刘清伟从部队退役后便来到这里,一待就是32年。他履职尽责,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珍稀植物,和队友们先后抓获不法分子160多名,追回被盗挖的罗汉松、黄杨等珍贵植物2000多株,为国家挽回上亿元经济损失。

      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这些退役军人,无愧“最美”称号。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