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 本地资讯> 今日兴闻

册亨:“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 居家带娃也能把钱挣

更新:2021-3-14 11:44|编辑:小点点|浏览:608681|评论: 0 |来源: 人民网贵州频道
摘要:  搬到城里后,就换了一种活法,不再守着苦日子过。”覃忠妹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弼佑镇伟外村人,2019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册亨县城高洛街道巴纳布社区后不久,就有了挣钱的途径。“没想 ...
  搬到城里后,就换了一种活法,不再守着苦日子过。”覃忠妹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弼佑镇伟外村人,2019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册亨县城高洛街道巴纳布社区后不久,就有了挣钱的途径。“没想到从小就会缝缝补补的‘拿手活’,还能当手艺挣着钱!”

  不出门也能把钱挣,守着“穷日子”过多年的覃忠妹笑得比蜜甜。

  “每个月从‘扶贫车间’领点包、鞋子等饰品到家里做,按计件,一个月下来就有2000左右的工资,照顾家里和挣钱两不误。”覃忠妹说。

  在册亨县,像覃忠妹一样过日子的,可不少!

  册亨县素有“中华布依第一县”的美誉,全县70%的布依家庭妇女都掌握纺纱、织布、染印、刺绣、手工民族服饰等技艺。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册亨县妇联聚焦妇女发展就业难题,把“扶贫车间”建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家门口”,为广大妇女同胞提供就业岗位,让“针线活”成为“致富宝”。

  今年27岁的岑霞坦言,在农村,像她30来岁的年轻人,老人老,孩子小,都需要照顾,走不出去,挣不来钱,很是苦恼。“搬进新家园,通过在‘扶贫车间’培训后,我就领东西回家做,我刚学没多久,现在一个月有1000元左右,这种对我们娃娃小又不能出门上班的肯定方便,一个月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是没得问题的。”

  册亨高洛山水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外贸鞋品、服装、手袋生产销售和民族特色手工编织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该自2019年3月成立以来,每天都有数十名妇女在其“扶贫车间”紧张忙碌地进行缝纫、剪线、熨烫等流水作业,就业增收有了着落。

  “修边不能一边大一边小,也不能有刮花的痕迹,一定要细心。”“大家都心灵手巧,这个扣子就钉得好。”日前,在该公司的“扶贫车间”里,正在开展培训。

  “扩大生产规模后,逐步带动500个家庭和20个手工编织点同时生产,解决更多妇女就业。”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黄斌表示,公司采取以工代训的方式开展培训,培训合格的,可以选择在“扶贫车间”上岗就业,也可以将可以半成品带回家中生产,以计件的方式获得报酬。

  在册亨县雲娇布依特色染织刺绣有限公司“扶贫车间”,近百名工人每天也紧张忙碌的赶制订单。

  雲娇布依特色染织刺绣有限公司是册亨最大的服装生产企业,也是册亨县结合“产业脱贫一批”“锦绣计划”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政策,着力培育和发展的就业扶贫车间。“我们主要经营服装刺绣、刺绣产品加工销售等,让具有手工技艺的姐妹们实现赚钱养家的愿望。”该公司负责人杨胜娇说。

  据介绍,册亨县“扶贫车间”以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实现灵活就业或居家就业为目标,同时推出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以工带训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双创+车间+贫困户”等方式,鼓励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扶贫车间。

  据统计,截至目前,册亨县共有特色锦绣坊21个、家庭作坊186个、关联企业6家、布依刺绣培训点7处,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现有就业人员2437人。其中,集中就业968人,居家就业1469人,年产值达6700余万元。

  “‘扶贫车间’已成为册亨引导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特备是易地扶贫搬迁妇女就近就业、实现‘造血式’扶贫的重要载体。”册亨县妇联主席苏朗表示,下一步,册亨县妇联将发挥“娘家人”作用,着力解决广大易地搬迁妇女的就业问题,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业就业脱贫的融合发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肖雄)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今日兴闻

册亨:“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 居家带娃也能把钱挣

  • 编辑:小点点浏览:608681评论: 0 人民网贵州频道
  •   搬到城里后,就换了一种活法,不再守着苦日子过。”覃忠妹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弼佑镇伟外村人,2019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册亨县城高洛街道巴纳布社区后不久,就有了挣钱的途径。“没想到从小就会缝缝补补的‘拿手活’,还能当手艺挣着钱!”

      不出门也能把钱挣,守着“穷日子”过多年的覃忠妹笑得比蜜甜。

      “每个月从‘扶贫车间’领点包、鞋子等饰品到家里做,按计件,一个月下来就有2000左右的工资,照顾家里和挣钱两不误。”覃忠妹说。

      在册亨县,像覃忠妹一样过日子的,可不少!

      册亨县素有“中华布依第一县”的美誉,全县70%的布依家庭妇女都掌握纺纱、织布、染印、刺绣、手工民族服饰等技艺。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册亨县妇联聚焦妇女发展就业难题,把“扶贫车间”建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家门口”,为广大妇女同胞提供就业岗位,让“针线活”成为“致富宝”。

      今年27岁的岑霞坦言,在农村,像她30来岁的年轻人,老人老,孩子小,都需要照顾,走不出去,挣不来钱,很是苦恼。“搬进新家园,通过在‘扶贫车间’培训后,我就领东西回家做,我刚学没多久,现在一个月有1000元左右,这种对我们娃娃小又不能出门上班的肯定方便,一个月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是没得问题的。”

      册亨高洛山水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外贸鞋品、服装、手袋生产销售和民族特色手工编织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该自2019年3月成立以来,每天都有数十名妇女在其“扶贫车间”紧张忙碌地进行缝纫、剪线、熨烫等流水作业,就业增收有了着落。

      “修边不能一边大一边小,也不能有刮花的痕迹,一定要细心。”“大家都心灵手巧,这个扣子就钉得好。”日前,在该公司的“扶贫车间”里,正在开展培训。

      “扩大生产规模后,逐步带动500个家庭和20个手工编织点同时生产,解决更多妇女就业。”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黄斌表示,公司采取以工代训的方式开展培训,培训合格的,可以选择在“扶贫车间”上岗就业,也可以将可以半成品带回家中生产,以计件的方式获得报酬。

      在册亨县雲娇布依特色染织刺绣有限公司“扶贫车间”,近百名工人每天也紧张忙碌的赶制订单。

      雲娇布依特色染织刺绣有限公司是册亨最大的服装生产企业,也是册亨县结合“产业脱贫一批”“锦绣计划”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政策,着力培育和发展的就业扶贫车间。“我们主要经营服装刺绣、刺绣产品加工销售等,让具有手工技艺的姐妹们实现赚钱养家的愿望。”该公司负责人杨胜娇说。

      据介绍,册亨县“扶贫车间”以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实现灵活就业或居家就业为目标,同时推出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以工带训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双创+车间+贫困户”等方式,鼓励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扶贫车间。

      据统计,截至目前,册亨县共有特色锦绣坊21个、家庭作坊186个、关联企业6家、布依刺绣培训点7处,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现有就业人员2437人。其中,集中就业968人,居家就业1469人,年产值达6700余万元。

      “‘扶贫车间’已成为册亨引导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特备是易地扶贫搬迁妇女就近就业、实现‘造血式’扶贫的重要载体。”册亨县妇联主席苏朗表示,下一步,册亨县妇联将发挥“娘家人”作用,着力解决广大易地搬迁妇女的就业问题,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业就业脱贫的融合发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肖雄)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