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图片新闻
> 本地资讯> 图片新闻

晴隆:十四万亩高山茶绿了山川富了民

更新:2015-5-17 12:30|编辑:千寻|浏览:9061|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世界茶籽化石发源地晴隆县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抓住贵州省大力发展优质茶叶种植的机遇,2008年以来,全县布局,每年以一至两万亩的速度迅速扩展茶叶种植面积,并在原生态早生茶的种苗繁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兴义之窗讯 世界茶籽化石发源地晴隆县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抓住贵州省大力发展优质茶叶种植的机遇,2008年以来,全县布局,每年以一至两万亩的速度迅速扩展茶叶种植面积,并在原生态早生茶的种苗繁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茶叶产值实现亿元目标,成为晴隆县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高山云雾出好茶

  进入夏茶的采摘季节,在海拔1840米的普纳山上,巨鑫茶叶的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每天都有来自附近乡镇的50多名茶农在这里采摘茶青。而在过去,这里只是一片荒坡。

  花贡镇竹塘村村民李孔芝告诉记者:“一天有百把零点收入,草山变成茶山,茶山变成钱。”


普纳山上采茶女

  巨鑫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晴隆县集种、产、销为一体的优质有机茶叶生产企业之一,其出产的茶叶和开发出来的产品先后通过国家农业部“有机原料”和“有机产品”认证,是贵州省第三家获得这一资质的茶叶企业。企业有机茶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出普通茶叶10倍以上,远销乌鲁木齐、北京和沿海地区,2014年实现总产值240万元。

  夏茶采收时节,巨鑫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州巨每天都到茶地里进行把关,招呼大家认真采摘茶青,尽可能在每个环节上保证茶叶的质量。

  胡州巨说:“我们当地自然条件好,土质条件好,打农药、施肥等管理模式都用有机茶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生产的,采茶青、茶青运输,干茶运输都用专用车子。”

  傍晚时分,巨鑫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里仍旧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在严格按照加工优质茶叶的工艺流程,及时对白天采摘来的茶青进行加工。

  胡州巨对记者说:“为了保证茶叶的鲜活度、品质、香型、颜色,我们一天收4次青,从收青一直到做干茶出来一律不能耽误,白天收青,晚上要烘干,耽误后茶青要么会变质,要么会发红,要么味道不好。”


茶产业助农增收

  2008年以来,晴隆县将茶叶产业作为继草地畜牧业之后的农村第二大支柱产业来培育,在资金、种苗、技术、市场上给予茶农茶企大力扶持,茶树面积每年以1到2万亩的速度递增,初步具备了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水平。到2014年底,晴隆县已建茶园面积13.86万亩,涉及茶农3万户近10万多人。同时全县茶叶产量、产值、农民收入逐年增加。2014年,全县完成茶叶产量2609吨,产值突破亿元目标,种茶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超过百分之十八,全县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6家、茶叶加工企业56家,涌现了资产规模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连续四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

  去年以来,晴隆县还依托世界茶籽化石之乡的资源优势,对境内现存的早生古茶树进行普查后,启动了早生古茶树的无性繁殖,成功培育出了“红瘤果茶”、“爬路茶6号”和“红岩14号”等品种。

  县茶业局高级农艺师贺伯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个是高茶多酚,一个是低茶碱,这两个指标目前在世界上是有一定地位的,把这两个品种加速繁育出来,扩大发展基地,带动我们的产业发展。”


碧痕镇东风村万亩茶园基地

  今年,晴隆县还着手规划世界一流的茶叶博物馆和云头山古茶景区,依托古茶树、古茶籽化石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茶文化与旅游结合,力争打造一个生态美、百姓富的世界唯一茶籽化石之乡。(通讯员 杨浩报道)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图片新闻

晴隆:十四万亩高山茶绿了山川富了民

  • 编辑:千寻浏览:9061评论: 0 兴义之窗
  •   兴义之窗讯 世界茶籽化石发源地晴隆县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抓住贵州省大力发展优质茶叶种植的机遇,2008年以来,全县布局,每年以一至两万亩的速度迅速扩展茶叶种植面积,并在原生态早生茶的种苗繁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茶叶产值实现亿元目标,成为晴隆县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高山云雾出好茶

      进入夏茶的采摘季节,在海拔1840米的普纳山上,巨鑫茶叶的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每天都有来自附近乡镇的50多名茶农在这里采摘茶青。而在过去,这里只是一片荒坡。

      花贡镇竹塘村村民李孔芝告诉记者:“一天有百把零点收入,草山变成茶山,茶山变成钱。”


    普纳山上采茶女

      巨鑫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晴隆县集种、产、销为一体的优质有机茶叶生产企业之一,其出产的茶叶和开发出来的产品先后通过国家农业部“有机原料”和“有机产品”认证,是贵州省第三家获得这一资质的茶叶企业。企业有机茶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出普通茶叶10倍以上,远销乌鲁木齐、北京和沿海地区,2014年实现总产值240万元。

      夏茶采收时节,巨鑫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州巨每天都到茶地里进行把关,招呼大家认真采摘茶青,尽可能在每个环节上保证茶叶的质量。

      胡州巨说:“我们当地自然条件好,土质条件好,打农药、施肥等管理模式都用有机茶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生产的,采茶青、茶青运输,干茶运输都用专用车子。”

      傍晚时分,巨鑫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里仍旧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在严格按照加工优质茶叶的工艺流程,及时对白天采摘来的茶青进行加工。

      胡州巨对记者说:“为了保证茶叶的鲜活度、品质、香型、颜色,我们一天收4次青,从收青一直到做干茶出来一律不能耽误,白天收青,晚上要烘干,耽误后茶青要么会变质,要么会发红,要么味道不好。”


    茶产业助农增收

      2008年以来,晴隆县将茶叶产业作为继草地畜牧业之后的农村第二大支柱产业来培育,在资金、种苗、技术、市场上给予茶农茶企大力扶持,茶树面积每年以1到2万亩的速度递增,初步具备了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水平。到2014年底,晴隆县已建茶园面积13.86万亩,涉及茶农3万户近10万多人。同时全县茶叶产量、产值、农民收入逐年增加。2014年,全县完成茶叶产量2609吨,产值突破亿元目标,种茶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超过百分之十八,全县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6家、茶叶加工企业56家,涌现了资产规模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连续四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

      去年以来,晴隆县还依托世界茶籽化石之乡的资源优势,对境内现存的早生古茶树进行普查后,启动了早生古茶树的无性繁殖,成功培育出了“红瘤果茶”、“爬路茶6号”和“红岩14号”等品种。

      县茶业局高级农艺师贺伯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个是高茶多酚,一个是低茶碱,这两个指标目前在世界上是有一定地位的,把这两个品种加速繁育出来,扩大发展基地,带动我们的产业发展。”


    碧痕镇东风村万亩茶园基地

      今年,晴隆县还着手规划世界一流的茶叶博物馆和云头山古茶景区,依托古茶树、古茶籽化石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茶文化与旅游结合,力争打造一个生态美、百姓富的世界唯一茶籽化石之乡。(通讯员 杨浩报道)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