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 本地资讯> 省内资讯

“春风行动 硕果累累”龙头引领抱团打造“武陵菜都”

更新:2018-6-22 17:19|编辑:山遇水|浏览:1668|评论: 0 |来源: 贵州日报
摘要:  春风行动,硕果累累。行走千年丹都万山,一座座标准化蔬菜大棚点缀绿水青山间。在九丰公司的引领下,万山区已建成蔬菜大棚1.2万余亩,年内预计新增1.46万亩以上、累计种植蔬菜14万亩。  在铜仁市万山区与湖南 ...
  春风行动,硕果累累。行走千年丹都万山,一座座标准化蔬菜大棚点缀绿水青山间。在九丰公司的引领下,万山区已建成蔬菜大棚1.2万余亩,年内预计新增1.46万亩以上、累计种植蔬菜14万亩。

  在铜仁市万山区与湖南省芷江、新晃、怀化三县交界地带,素有“万山东大门”的黄道乡热闹非凡,一辆辆悬挂外地牌照的大货车,正等待装运蔬菜。蔬菜基地旁,挖掘机正挥舞着铁臂,平整一堆堆从其它地方运来的肥沃泥土,又将建成新的蔬菜大棚。

  黄道乡,是万山通往湖南的重要集镇。土生土长的杨元桃,自小就与别家的女孩子有些不同。稍懂事,她就发誓要在这片土地上带领乡亲大干一翻。

  她开过砖厂,带领乡亲就业增收。然而,事业并不一帆风顺,六年前,她的美梦却被一场意外事故击破,砖厂破产了,几年的心血积累付之东流。

  2011年,不甘心的杨元桃,在当地干部指引下,决定依托背靠大铜仁、毗邻湖南三县的大市场,规模种植商品蔬菜。

  发展产业,土地、资金、人力三者缺一不可。

  没有资金,可以贷款。只要符合产业政策,能得到政府扶持。然而,土地分散到各家各户,村寨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杨元桃感觉这条路也不轻松。

  好在乡党委、乡政府支持,杨元桃流转40亩地种植露天蔬菜。几年下来,杨元桃从露天蔬菜,再到传统大棚蔬菜,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但没掌握大棚蔬菜技术要领,收益还是不如人意。

  去年底,万山区大力推广“九丰农业+”模式。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高薪聘请10名技术员,分派到10个乡镇(街道)挂职任科技副乡长,专门教授农民蔬菜种植技术。

  起初,杨元桃对外来的技术专家半信半疑,偷偷做对比试验。几月下来,专家种的蔬菜产量、口感、色相等,都比她精心试验的蔬菜好得多。

  “简直没法比!太没面子了!”杨元桃偷偷将试验地里蔬菜拔掉,虚心向山东来的科技副乡长请教,按专家的技术要求发展蔬菜。看着忙碌的工地,已是贵州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杨元桃信心满满。

  “九丰公司不但传授技术,还能帮助开拓市场。”杨元桃的300亩蔬菜完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公司抓住全省春风行动机遇,又流转土地200多亩,目前已经平整完毕,即将建成新的高规格标准化大棚。

  抱团发展产业兴旺

  “在公司干活不费力,收入高。”汇源农业公司的蔬菜大棚里,来自田坪村正在松土的66岁的罗卫英对眼前的发展方式非常满意。几个村民正挥舞锄头,松土、拉线、掏沟……

  前不久,罗卫英请了两天假,去一亲戚家吃喜酒。可刚吃完中午饭,无论主人如何挽留,罗卫英匆匆辞别主人。她说,“我要赶快回去摘菜。”

  和杨卫英一样,许多村民都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天到基地打工挣钱,下班回家照看老人和小孩,在她们看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黄道乡副乡长袁渊说,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发给当地村民工资就超过100万元,带动当地2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来,为了推动蔬菜产业,汇源农业公司除了用好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用活产业扶贫发展子基金外,杨元桃和合伙人唐浩还筹资上千万元,带领乡亲扩大蔬菜规模。

  村里的停车场,村民正把西红柿、丝瓜等蔬菜打包装车。来这里拉蔬菜的有湖南新晃、芷江、怀化等地的客商,蔬菜供不应求。铜仁宏畅果蔬批发负责人陈涛说:“这里的蔬菜口感不错,批发价格也合适。”

  乡亲抱团发展蔬菜产业的热情和活力,带动了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管理等进入农村,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杨元桃说,“结构调整,公司要与村民抱团发展,还要主动与外面的企业和市场抱团,依托九丰公司走农旅一体发展之路。”

  深山崛起“武陵菜都”

  近年,万山为加快转型发展,引进山东寿光的九丰农业,投资5亿元建成九丰农业博览园,年产优质蔬菜6.6万吨,年产值6亿元以上。

  自全省春风行动号角吹响后,万山区采取政府、企业、群众“三方”联动的方式,大力推广“九丰农业+”模式,着力打造大棚蔬菜共同体。

  在九丰公司引领下,全区在每一个乡镇(街道)、每一个贫困村,大力推进标准化蔬菜大棚基地建设。公司免费提供种苗、种植管理技术。

  各村又采取“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农户”运作模式,鼓励合作社、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带动,扶持贫困户建竹架大棚、钢架大棚、标准化钢架大棚。全面推行“一户一亩菜园”“一户一亩果园”“一户一万菌棒等”工程,大力支持和引导贫困户将可用的资源、资金等要素整合起来抱团发展,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走出“造血式”精准扶贫新路。

  目前,万山区已建成大棚1.2万余亩,年内预计新增1.46万亩以上,累计种植14万亩蔬菜,实现村村有大棚、处处成规模,万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武陵菜都”。

  杨元桃察看蔬菜长势。(罗旭 张著昶)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 省内资讯

“春风行动 硕果累累”龙头引领抱团打造“武陵菜都”

  • 编辑:山遇水浏览:1668评论: 0 贵州日报
  •   春风行动,硕果累累。行走千年丹都万山,一座座标准化蔬菜大棚点缀绿水青山间。在九丰公司的引领下,万山区已建成蔬菜大棚1.2万余亩,年内预计新增1.46万亩以上、累计种植蔬菜14万亩。

      在铜仁市万山区与湖南省芷江、新晃、怀化三县交界地带,素有“万山东大门”的黄道乡热闹非凡,一辆辆悬挂外地牌照的大货车,正等待装运蔬菜。蔬菜基地旁,挖掘机正挥舞着铁臂,平整一堆堆从其它地方运来的肥沃泥土,又将建成新的蔬菜大棚。

      黄道乡,是万山通往湖南的重要集镇。土生土长的杨元桃,自小就与别家的女孩子有些不同。稍懂事,她就发誓要在这片土地上带领乡亲大干一翻。

      她开过砖厂,带领乡亲就业增收。然而,事业并不一帆风顺,六年前,她的美梦却被一场意外事故击破,砖厂破产了,几年的心血积累付之东流。

      2011年,不甘心的杨元桃,在当地干部指引下,决定依托背靠大铜仁、毗邻湖南三县的大市场,规模种植商品蔬菜。

      发展产业,土地、资金、人力三者缺一不可。

      没有资金,可以贷款。只要符合产业政策,能得到政府扶持。然而,土地分散到各家各户,村寨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杨元桃感觉这条路也不轻松。

      好在乡党委、乡政府支持,杨元桃流转40亩地种植露天蔬菜。几年下来,杨元桃从露天蔬菜,再到传统大棚蔬菜,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但没掌握大棚蔬菜技术要领,收益还是不如人意。

      去年底,万山区大力推广“九丰农业+”模式。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高薪聘请10名技术员,分派到10个乡镇(街道)挂职任科技副乡长,专门教授农民蔬菜种植技术。

      起初,杨元桃对外来的技术专家半信半疑,偷偷做对比试验。几月下来,专家种的蔬菜产量、口感、色相等,都比她精心试验的蔬菜好得多。

      “简直没法比!太没面子了!”杨元桃偷偷将试验地里蔬菜拔掉,虚心向山东来的科技副乡长请教,按专家的技术要求发展蔬菜。看着忙碌的工地,已是贵州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杨元桃信心满满。

      “九丰公司不但传授技术,还能帮助开拓市场。”杨元桃的300亩蔬菜完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公司抓住全省春风行动机遇,又流转土地200多亩,目前已经平整完毕,即将建成新的高规格标准化大棚。

      抱团发展产业兴旺

      “在公司干活不费力,收入高。”汇源农业公司的蔬菜大棚里,来自田坪村正在松土的66岁的罗卫英对眼前的发展方式非常满意。几个村民正挥舞锄头,松土、拉线、掏沟……

      前不久,罗卫英请了两天假,去一亲戚家吃喜酒。可刚吃完中午饭,无论主人如何挽留,罗卫英匆匆辞别主人。她说,“我要赶快回去摘菜。”

      和杨卫英一样,许多村民都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天到基地打工挣钱,下班回家照看老人和小孩,在她们看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黄道乡副乡长袁渊说,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发给当地村民工资就超过100万元,带动当地2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来,为了推动蔬菜产业,汇源农业公司除了用好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用活产业扶贫发展子基金外,杨元桃和合伙人唐浩还筹资上千万元,带领乡亲扩大蔬菜规模。

      村里的停车场,村民正把西红柿、丝瓜等蔬菜打包装车。来这里拉蔬菜的有湖南新晃、芷江、怀化等地的客商,蔬菜供不应求。铜仁宏畅果蔬批发负责人陈涛说:“这里的蔬菜口感不错,批发价格也合适。”

      乡亲抱团发展蔬菜产业的热情和活力,带动了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管理等进入农村,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杨元桃说,“结构调整,公司要与村民抱团发展,还要主动与外面的企业和市场抱团,依托九丰公司走农旅一体发展之路。”

      深山崛起“武陵菜都”

      近年,万山为加快转型发展,引进山东寿光的九丰农业,投资5亿元建成九丰农业博览园,年产优质蔬菜6.6万吨,年产值6亿元以上。

      自全省春风行动号角吹响后,万山区采取政府、企业、群众“三方”联动的方式,大力推广“九丰农业+”模式,着力打造大棚蔬菜共同体。

      在九丰公司引领下,全区在每一个乡镇(街道)、每一个贫困村,大力推进标准化蔬菜大棚基地建设。公司免费提供种苗、种植管理技术。

      各村又采取“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农户”运作模式,鼓励合作社、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带动,扶持贫困户建竹架大棚、钢架大棚、标准化钢架大棚。全面推行“一户一亩菜园”“一户一亩果园”“一户一万菌棒等”工程,大力支持和引导贫困户将可用的资源、资金等要素整合起来抱团发展,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走出“造血式”精准扶贫新路。

      目前,万山区已建成大棚1.2万余亩,年内预计新增1.46万亩以上,累计种植14万亩蔬菜,实现村村有大棚、处处成规模,万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武陵菜都”。

      杨元桃察看蔬菜长势。(罗旭 张著昶)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