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普安红> 图文报道
> 普安红> 图文报道

普安县政区概况

更新:2016-2-5 15:13|编辑:吴小国|浏览:8407|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  【名称来历】  宋瑞宗景炎元年即元至元十三年(1276),为庆贺战事平息,一统云贵,元朝廷颁旨赐名,将于矢万户府改为普安路总管府,以示“普天安庆”,曾演寓为“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现演寓为“ ...


  【名称来历】

  宋瑞宗景炎元年即元至元十三年(1276),为庆贺战事平息,一统云贵,元朝廷颁旨赐名,将于矢万户府改为普安路总管府,以示“普天安庆”,曾演寓为“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现演寓为“普天之下,平安生息”。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地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东接晴隆县,南连兴仁县、兴义市,西靠盘县,北邻水城、六枝。县城盘水镇,人民政府驻西街12号,电话区号0859,邮政编码561500,距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兴义市城区79千米(公路里程100千米)。

  【政区沿革】周、秦、汉(建元),夜郎国。汉元鼎六年(前111),牂牁郡漏江县。汉元封(前110)至东汉末(220),牂牁郡漏江县、益州郡贲古县。蜀汉(221)至魏景元(260),兴古郡贲古县。晋泰始至太元(265~376),建宁郡漏江县、贲古县。南朝(420~589):宋,漏江县;南齐,建平郡漏江县。梁、陈,乌蛮,阿外格。隋(581~618),暴蛮。唐高祖武德四年(621),西平州。贞观八年(634),盘水县(隶盘州,属戎州都督府)。唐天宝至会昌(742~841)、五代(907~960)、宋宝祐(1253~1258),于矢部。南宋咸淳六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于矢万户府;宋瑞宗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普安路总管府;宋瑞宗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1277),普安招讨使司;元二十二年(1285),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一月(1382),普安卫(隶云南布政司,旋改隶贵州);十五年三月(1382),普安府普安卫;十六年(1383),云南普安军民府普山府、普安军民府普安卫(土、流同治理);二十二年(1389),普安军民指挥使司(隶云南都司,后又改隶贵州都司);二十三年(1390),贵州都司安南卫(卫治今普安江西坡),同年置新兴、新城二所隶安南卫(新兴所即今普安县城);二十五年(1392),迁安南卫治尾洒堡(今晴隆县城);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布政使司安南卫新兴所;明万历三十年(1602),安顺府安南卫新兴所。清顺治十八年(1661),割普安州的马乃、楼下、鼠场三营地和安南卫的新兴、新城二所地置普安县(普安县的体制正式成立);康熙二十二年(1684)五月十八日,县治由新城所迁至新兴所(今普安县城),同时割安南卫的兴仁、兴让二里及阿计、安逸二营隶普安县;雍正五年(1727),改隶南笼府。乾隆十九年(1754)置普安县新城巡检司,改新城为新城镇;嘉庆二年(1797)改南笼府名为兴义府,普安县隶兴义府;三年(1798)置县丞于新城,知县与县丞分疆进行治理。民国1年(1912),裁新城县丞,以其地分设兴仁县;2年(1913),州、厅一律改为县,省下设道,普安县改隶黔西道(道治安顺);3年(1914),黔西道尹刘显潜报准调整兴义、兴仁、盘县、普安等县插花地;12年(1923),废黔西道,县直隶省;24年(1935),全省分建11个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兴仁,普安县隶之。1949年12月,普安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式成立,驻地盘水镇,设置5个行政区,区下设2镇、9乡;1950年3月,普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将原来的5个行政区改成3个行政区;1952年7月,兴仁专区改称兴义专区,普安县随之改隶;1953年4月,普安县划为44个乡镇;1956年7月,兴义专区撤销,普安县改隶安顺专区;同年,普安县第一区更名地瓜区,第二区更名青山区,第三区更名兴中区,第四区更名盘水区;1958年12月,晴隆县辖区全部并入普安县,驻地盘水镇;1959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全县行政区划为8个人民公社、71个管理区;1961年8月,恢复晴隆县,原晴隆县管辖的区、乡全部划归晴隆县,普安县划为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公社,下辖33个管理区;1962年3月,撤销大公社,复置4个行政区,将33个管理区调整规划为22个公社;1965年7月,恢复兴义专区,普安县划归兴义专区管辖;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普安县人民委员会改称谓为普安县革命委员会,隶属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行政公署,县亦改隶;1981年9月,撤销兴义专署,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隶属黔西南州管辖;1984年4月,公社名称全改为乡,盘水镇升格为区级镇,7月撤销罐子窑和青山2个公社;1986年12月,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区、1个区级镇、34个乡、2个乡级镇;1992年1月,撤销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区,设8镇6乡;2007年9月,撤销乡镇设置的44个管理区,将原来设置的167个村、3个社区和下设的1264个村民组整合为75个村、14个社区并下设1094个村民小组、169个居民小组。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普安红 > 图文报道

普安县政区概况

  • 编辑:吴小国浏览:8407评论: 0 兴义之窗

  •   【名称来历】

      宋瑞宗景炎元年即元至元十三年(1276),为庆贺战事平息,一统云贵,元朝廷颁旨赐名,将于矢万户府改为普安路总管府,以示“普天安庆”,曾演寓为“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现演寓为“普天之下,平安生息”。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地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东接晴隆县,南连兴仁县、兴义市,西靠盘县,北邻水城、六枝。县城盘水镇,人民政府驻西街12号,电话区号0859,邮政编码561500,距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兴义市城区79千米(公路里程100千米)。

      【政区沿革】周、秦、汉(建元),夜郎国。汉元鼎六年(前111),牂牁郡漏江县。汉元封(前110)至东汉末(220),牂牁郡漏江县、益州郡贲古县。蜀汉(221)至魏景元(260),兴古郡贲古县。晋泰始至太元(265~376),建宁郡漏江县、贲古县。南朝(420~589):宋,漏江县;南齐,建平郡漏江县。梁、陈,乌蛮,阿外格。隋(581~618),暴蛮。唐高祖武德四年(621),西平州。贞观八年(634),盘水县(隶盘州,属戎州都督府)。唐天宝至会昌(742~841)、五代(907~960)、宋宝祐(1253~1258),于矢部。南宋咸淳六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于矢万户府;宋瑞宗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普安路总管府;宋瑞宗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1277),普安招讨使司;元二十二年(1285),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一月(1382),普安卫(隶云南布政司,旋改隶贵州);十五年三月(1382),普安府普安卫;十六年(1383),云南普安军民府普山府、普安军民府普安卫(土、流同治理);二十二年(1389),普安军民指挥使司(隶云南都司,后又改隶贵州都司);二十三年(1390),贵州都司安南卫(卫治今普安江西坡),同年置新兴、新城二所隶安南卫(新兴所即今普安县城);二十五年(1392),迁安南卫治尾洒堡(今晴隆县城);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布政使司安南卫新兴所;明万历三十年(1602),安顺府安南卫新兴所。清顺治十八年(1661),割普安州的马乃、楼下、鼠场三营地和安南卫的新兴、新城二所地置普安县(普安县的体制正式成立);康熙二十二年(1684)五月十八日,县治由新城所迁至新兴所(今普安县城),同时割安南卫的兴仁、兴让二里及阿计、安逸二营隶普安县;雍正五年(1727),改隶南笼府。乾隆十九年(1754)置普安县新城巡检司,改新城为新城镇;嘉庆二年(1797)改南笼府名为兴义府,普安县隶兴义府;三年(1798)置县丞于新城,知县与县丞分疆进行治理。民国1年(1912),裁新城县丞,以其地分设兴仁县;2年(1913),州、厅一律改为县,省下设道,普安县改隶黔西道(道治安顺);3年(1914),黔西道尹刘显潜报准调整兴义、兴仁、盘县、普安等县插花地;12年(1923),废黔西道,县直隶省;24年(1935),全省分建11个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兴仁,普安县隶之。1949年12月,普安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式成立,驻地盘水镇,设置5个行政区,区下设2镇、9乡;1950年3月,普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将原来的5个行政区改成3个行政区;1952年7月,兴仁专区改称兴义专区,普安县随之改隶;1953年4月,普安县划为44个乡镇;1956年7月,兴义专区撤销,普安县改隶安顺专区;同年,普安县第一区更名地瓜区,第二区更名青山区,第三区更名兴中区,第四区更名盘水区;1958年12月,晴隆县辖区全部并入普安县,驻地盘水镇;1959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全县行政区划为8个人民公社、71个管理区;1961年8月,恢复晴隆县,原晴隆县管辖的区、乡全部划归晴隆县,普安县划为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公社,下辖33个管理区;1962年3月,撤销大公社,复置4个行政区,将33个管理区调整规划为22个公社;1965年7月,恢复兴义专区,普安县划归兴义专区管辖;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普安县人民委员会改称谓为普安县革命委员会,隶属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行政公署,县亦改隶;1981年9月,撤销兴义专署,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隶属黔西南州管辖;1984年4月,公社名称全改为乡,盘水镇升格为区级镇,7月撤销罐子窑和青山2个公社;1986年12月,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区、1个区级镇、34个乡、2个乡级镇;1992年1月,撤销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区,设8镇6乡;2007年9月,撤销乡镇设置的44个管理区,将原来设置的167个村、3个社区和下设的1264个村民组整合为75个村、14个社区并下设1094个村民小组、169个居民小组。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