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冲封管则是预防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保证导管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关于冲封管则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参考2016 版 INS 指南,我们对冲封管的一些细节进行梳理:
1 冲管和封管有什么不同?
冲管:目的是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清除导管内积存的药液,从而减少不相容药物相互接触的风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封管:是在输液结束后,使用不同类型的封管液,以减少内腔堵塞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风险
2 什么情况下需要冲管/封管?
冲管的时机:
①. 在每次输液之前,应冲管并抽回血以评估导管的功能;
②. 在每次输液之后,应冲管以清除导管内腔中输入的药物。
③. 输注高黏滞性液体(输血、成分血、TPN、白蛋白、脂肪乳)后,应立即冲管再接其他药物;
④. 两种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之间;
⑤. 输液间歇期定期维护时(PICC1 周 1 次,输液港 4 周 1 次)。
封管的时机:输液结束冲管后应进行封管。
3 外周留置针冲封管时药液如何选择?
外周静脉留置针推荐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封管。
2016 版 INS 指南推荐:
使用不含任何防腐剂的 0.9% 氯化钠溶液(美国药典)进行冲洗所有血管通路装置;
成人患者,可以选择不含防腐剂的 0.9% 氯化钠进行封管;
新生儿和儿童患者,可以选择 0.5-10U/mL 肝素或不含防腐剂的 0.9% 氯化钠进行封管。
有研究显示,金葡菌在肝素中的生长比在生理盐水中生长快。对于临时导管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封管而不是肝素盐水,如果要用尽量用低剂量的肝素盐水。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以选择肝素盐水封管。
4 可以用5%葡萄糖液冲封管吗?
当输注的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该先用 5% 葡萄糖注射液冲管,然后再用生理盐水/肝素盐水封管。但不可以用 5% 葡萄糖注射液封管。由于葡萄糖可为生物膜提供营养,所以应将其冲出导管管腔。
提醒:不要使用无菌注射用水进行冲管;不可将静脉输注溶液(例如输液袋或瓶)作为冲管液来源。
5 如何选择冲管液量?
根据 INS 指南要求,使用的最小冲管液量相当于导管系统内部容积的两倍(导管及附加装置)。
更大量冲管液(如外周留置针 5 mL、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使用 10 mL)可能清除更多的纤维蛋白沉积、药物沉积及其他残留物。常用冲管液量:
导管类型冲管液量
外周留置针3-5 mL
PICC/CVC5-10 mL
提醒:选择冲管液量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导管类型、患者年龄以及输液治疗类型。输注成分血、肠外营养、造影剂和其他粘稠溶液需要更大量的冲管液。
6 封管液量与冲管液量要求一样吗?
不一样。
封管液量要求在血管通路及附加装置的内部容积的基础上再增加 20% 即可。举例:
导管类型内部容积增加 20%
20 G 外周留置针1.1 mL1.30 mL
4FrPICC1.33 mL1.60 mL
因此,用生理盐水封管,封管液量即冲管液量;用稀释肝素液封管,每次 2-3 mL 即可。
提醒:INS 建议使用 10 mL 注射器或专为降低注射压强设计的冲洗器(即 10 mL 管径的导管冲洗器)评估导管功能。因此,在冲管/封管时应选择 10 mL 的注射器。
7 如何进行脉冲式冲管与正压封管?
脉冲式冲管: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生理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正压封管:由于脉冲封管产生的涡流容易形成负压状态,因此,推注封管液剩 0.5-1 mL 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使针头退出过程中导管内始终保持正压状态。
提醒:封管时必须使用正压封管技术,以防止血液回流入导管尖端,导致导管堵塞。
连接无针正压接头:封管液推注完毕,先去除注射器后夹拇指夹。
连接肝素帽:将针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正压推注封管液,一边推一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先夹闭拇指夹,后退针。
冲封管时能注意到以上几点,将会大大减少留置针留置期间的回血,延长留置时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