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兴义之窗教育> 教育资讯> 医疗

“手脚发麻”不要掉以轻心!

更新:2017-10-18 11:52|编辑:computer|浏览:1754|评论: 0 |来源: 宜阳县中医院药剂科
摘要:  手脚麻木,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很多人都会觉得“忍忍就好了”。确实,对于偶尔生理性的手脚发麻,可以自行缓解,但若经常出现手麻,千万别轻视,很可能是疾病的表现症状!1、生理性手脚发麻  生理性的手脚发 ...
  手脚麻木,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很多人都会觉得“忍忍就好了”。确实,对于偶尔生理性的手脚发麻,可以自行缓解,但若经常出现手麻,千万别轻视,很可能是疾病的表现症状!

1、生理性手脚发麻

  生理性的手脚发麻主要由不良姿势或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导致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畅,如:上厕所久蹲、久拎重物、睡姿不正确等。

  这类手脚麻木一般症状较轻,对身体的影响较小,通常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握拳、拍打、紧绷脚部等动作重复几次,即有缓解之效。


  手脚发麻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或是经常出现,很可能是疾病引起的,也被称为病理性手脚发麻。

2、颈椎病

  长时间久坐、低头、枕头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引发颈椎病。

  临床中,因颈椎神经压迫导致的手麻比例可高达70%,是引起手麻最为常见的疾病,且大多伴有关节增生或韧带钙化等症状,出现颈肩部的肌肉酸痛,甚至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

症状表现

  ① 拇指、食指麻木,可能预示着第5、6椎间孔压迫了颈神经;

  ② 中指麻木,可能预示着第6、7椎间孔压迫了颈神经;

  ③ 时常感到脖子很累,似有重物压着,早上起床时双手有僵硬、麻木感,可能预示着第七颈椎棘突处的卡压。


3、腰椎间盘突出

  有人认为80%的慢性疾病与衰老都源于脊椎的变形与弯曲。但在20岁以后,椎间盘会开始退化。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有外伤史、不良姿势等群体容易引起腰椎疾病。

症状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常表现为反复性的下肢麻木,单侧或者双侧的大腿、小腿以及足部出现麻木,同时伴有腰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4、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主要是外伤、劳损等引起的腕部病变或退变,压迫到神经时会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也可能伴有胳膊、手腕等处的麻胀感,手指灵活性降低。

高发群体


  一般好发于常搬运、托举等工作人员,但手机、电脑玩得过多也会增加病发风险。

5、神经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是神经纤维和髓鞘遭受免疫攻击造成的,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上常有对称性的疼痛,有麻木、虫爬、发热、触电样等异常感觉,且下肢症状较为多见,从脚趾到膝盖都可能出现不适症状。

6、一过性脑缺血

  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血栓脱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诱发一过性脑缺血,严重时可能预示着脑梗等高危疾病,应积极预防、治疗。

  好发于三高、心房纤颤、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等中老年人。

症状表现

  常表现为手指发麻或是一侧的肢体发麻。若伴有头痛头晕、视野黑蒙或视线模糊、流鼻血、协调能力差等症状时,可能是中风征兆,需警惕。

7、三高等血管性疾病

  三高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血流不畅或减缓、神经变性,细胞所能获取的氧气等养料也会减少,都可能引起手脚发凉、麻木,或有紧绷感,甚至疼痛感。

建 议

  三高患者应积极参与正规合理的治疗,控制病情,适当进行锻炼及补充营养元素。若出现手脚发麻的症状,需配合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

  若出现第5点中的抽搐、单侧麻木等症状时要警惕中风。

8、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虽然很少有人知道,但患者并不少见,也是肩臂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主要是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处受压迫引起的。

症状表现

  临床上常表现为肩、臂及手的疼痛、麻木,甚则肌肉萎缩无力、手部青冷发紫、桡动脉搏动减弱等。

  病理性疾病引起的手脚麻木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辅助改善症状。

9、日常调理,改善状况

  1  科学运动,常活动手脚

  健康群体应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对于疾病患者,应量力而行。

  日常有空多活动手脚。在中医看来,双手及双脚有很多重要的经络和穴位,经常按摩、活动等刺激有助于疏通经络,从而减少甚至防止发麻。也可适当多走鹅卵石路,刺激脚部穴位。

  2  纳豆,健骨骼,护血管

  黄豆经特殊发酵处理后的纳豆,可以辅助溶解血栓,逆转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疾病,也能保护骨骼。

  ① 其卵磷脂可调节血脂,降低坏胆固醇,防治血管硬化及血管内膜的损伤;

  ② 其钾元素可以促进钠盐的排出,有一定的辅助降压功效;

  ③ 其维生素K2,不仅能促进骨骼发育与健康,又能减少钙化风险,保护血管。

  3  深海鱼,防中风,护神经

  深海鱼中含有ω-3脂肪酸,能降低坏胆固醇、甘油三酯,保护心脏、血管、神经健康,又有抗炎性,能减少关节僵硬和疼痛。其中,深海鱼中的DHA、EPA,能辅助修复血管,预防脑出血。

  研究证明,每周吃2-3次深海鱼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深海鱼油,有效含量更高,可降低心率失常风险,心脏病患者补充ω-3脂肪酸后也能减少再发的风险。

  这些症状都收藏好,很多人还不知道,赶紧给他们看看吧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会计
医疗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