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透明贴膜固定外周浅静脉留置针,便于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及药物外渗,可以视其污染情况更换。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导致更换贴膜的并非主要是贴膜污染,而是由于卷边等导致的固定不牢固,使其更换频率增加,而且在更换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留置针滑出血管。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就屡次遇到由于患者汗腺分泌旺盛导致的敷贴固定不牢的问题,频繁更换敷贴既增大了护士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请教临床经验丰富的外周静脉治疗师,总结相关经验如下:
1、采用无张力固定方法
常规操作留置针,当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撕开留置针透明贴膜,左手按压留置针软管处,右手持透明膜无张力状态下贴于针眼中心处,双手轻压贴膜使其均匀的与皮肤接触,然后双手大鱼际肌轻压贴膜30秒,通过热的传导作用使贴膜与皮温更接近,更利于贴膜胶层与皮肤粘合,使其更好的贴于皮肤上。
2、改变传统的消毒方式
无论是基础护理学教科书还是临床实践中,成人静脉穿刺都选择使用含碘消毒液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两次待干穿刺,但是有研究表明,先用75%的酒精消毒一次,再用安尔碘消毒两次待干后能明显延长贴膜的使用时间,因为75%的酒精能破坏皮肤表面细菌胞膜的通透屏障,使蛋白质漏出或与细菌酶蛋白起碘化反应而使之失活,从而能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使透明敷贴与皮肤紧密接触。
3、使用水胶体透明贴
水胶体透明敷贴的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钠,具有非常好的吸收性和自粘性,尤其是适用于汗腺分泌旺盛的患者;水胶体还具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能保证局部组织的正常代谢过程,防止微生物的侵袭。此外,水胶体敷料薄且有弹性,能顺应皮肤运动,不宜卷边和松脱。
4、使用各种创新固定法
在透明敷贴外围用粘性更好的胶布包边加固,但应注意勿把穿刺点遮盖以免影响观察有无红肿及药物外渗。图中是某儿科的发明使用的固定方法,有木有觉得创造非常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