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兴义之窗教育> 教育资讯> 医疗

巧制气管内滴药保护套防止针刺伤

更新:2017-8-18 15:26|编辑:computer|浏览:1569|评论: 0 |来源:
摘要:  气管切开患者的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的作用,容易发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并发症。  临床工作中,为达到充分的气道湿化,常采用加温湿化、雾化湿化、人工鼻湿化、气道内滴入或微量 ...
  气管切开患者的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的作用,容易发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并发症。

  临床工作中,为达到充分的气道湿化,常采用加温湿化、雾化湿化、人工鼻湿化、气道内滴入或微量泵入湿化液等方法对气道进行湿化以降低痰痂形成,促进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

  气道内滴入(微量泵入)湿化液的方法因其取材简便、经济、有效,在临床使用仍较为广泛。其优点如下:1、持续气道泵入湿化液量极少,对气道刺激小,避免了呛咳或刺激性咳嗽,病人无不适感;2、使人工气道保持了良好的湿化状态。

  但临床上一般使用输液管头皮针插入氧气管的方法,将0.45%氯化钠持续恒速泵入气道,头皮针插入至氧气管易出现针头刺穿氧气管,从而扎伤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

  为防止气管切开患者被头皮针刺伤,设计制作了一个防止针刺伤保护套管,介绍如下:

  材料:取输液器的针套1个、剪刀、医用胶带、氧气管。


  实施步骤:

  1、剪刀剪去输液器针套一端的封口和较粗的边沿;


  2、将连接好待泵入湿化液的头皮针刺穿输氧管末端约10cm处,插至输氧管内;


  3、将剪好的针套从输氧管末端穿过,直接套于氧气管外,至头皮针的位置;


  4、用胶布缠绕固定,将针套护住插入了头皮针的氧气管。

  经过改良后,头皮针不能刺穿坚硬的保护套,从而更好的保护了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减少了针刺伤的风险,保证湿化液持续滴入气道的有效性。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会计
医疗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